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推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f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津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农村中学是典型的薄弱学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充分认识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科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是建设并全面推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中学 薄弱学校 信息技术
  
  农村中学是典型的薄弱学校,要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首先改变农村中学薄弱的现状。科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是建设并全面推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正确认识农村中学现状与素质教育总体要求的差距
  
  认识农村中学,从学校内部看,生源差、办学经费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且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精神压力大,学生学习被动;从社会角度看,学生及家长和社会强烈不满,导致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和高收费现象愈演愈烈;从教育本身看,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全民性、平等性、强制性原则。
  
  2根据农村中学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2.1 应用信息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主要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 “实践”和“应用”中培养。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必须运用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
  当今计算机文化和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应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
  2.1.1把信息技术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新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维度展开。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
  2.1.2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中,必然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 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 Internet更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2.1.3应用信息技术构造各种教学环境
  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
  2.1.4用信息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学业上失败的学生在同伴帮助过程中经历成功的体验,重塑自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消除在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应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2.2 应用信息技术首先应转变观念
  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不少学校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信息技术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考核仍是笔试,仍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念不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2.3 加强农村中学自身建设
  农村中学建设主要依靠两方面的力量:一是政府物质及政策上的支持;二是学校自身努力。加强农村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力量、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是办好农村中学的前提条件。也有农村中学条件并不差但办学质量薄弱的。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面对大面积的差生和学历达标程度不高的师资队伍,关键是要端正办学思想,彻底放弃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拼升学率”的做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务真求实地从多维度进行探索、实践,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2.4 素质教育要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认知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原则背道而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实现意义学习。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Internet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持。
  对于信息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农村中学,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双主”教学模式强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习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
  无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双主”教学模式,都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到底采用哪种形式,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正确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是建设农村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作者简介:袁蓉,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江苏省南通市江海小学 江苏南通226017)    摘要: 低年级学生常常是依自己的性子来做事,缺乏理性。在数学教学中,依学生的认知特性,将其引入数学殿堂,使其感到身在其中的乐趣,这样,学生会在无形中养成自觉学习数学习惯,懂得如何自主探究数学的奥妙。  关键词:渗透 激发 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数学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使学生更好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桂花小学 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评价的根本目
(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浙江兰溪3211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凸显数学思维。要尊重原有认知经验,在自主学习中激活思维状态;要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在自主参与中促进独立思考;要把握最佳交流时机、在合作讨论中开发集体智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是数学的根本。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注重理性思维。因此,不管教师运用
(浙江省象山县西周中学浙江象山315722)     摘要:什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关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边杖子中心小学辽宁 朝阳122000)    摘要:素质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语言表达能力就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入手着手去研究。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要加强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训练,精心组织操作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说出实践过程、思考过程。掌握综合性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培养好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维能力
(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 福建 长汀366300 )    摘要:本文认为,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处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情境 数学学习 课堂教学    笔者探究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学生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中学 浙江 兰溪 321100)    摘要: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注意问题引入的适时性;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性;要立足能力的培养,注重方法训练的科学性。  关键词:开放性问题 初中科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倡导开放教学,而开放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的开放性。就初中科学教学而言,开放性问题,从内容上看具有新颖性,从形式上看具有生动性,从解决的路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