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认为,组织一场成功的培训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即:培训规划、现场组织和 培训评估。周到的规划是培训获得成功的前提,现场组织和培训评估是培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者相互配合,组成了一场高效培训的完整流程。文章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企业培训组织工作 三大要素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2-229-01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价值在于其积极的态度、卓越的技能和广博的知 识。由于知识爆炸和科技高速发展,每个人的知识都在快速老化,所以企业培训在企业人力 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良好的组织工作是企业培训成功的基础。组织一场成功的培训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即: 培训规划、现场组织和培训评估。周到的规划是培训获得成功的前提,现场组织和培训评估 是培训必不可少的环节。三者相互配合,组成了一场高效培训的完整流程。
一、培训设计规划
做好一场培训,规划必须先行。培训规划主要是确定一场培训的总体框架安排。搭好框 架后,其他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讲 师、培训方式等。根据经验,培训规划一般需要在培训前的三个月开始进行。
1.培训对象。不同岗位、不同级别、不同阶段的员工,需求的知识、技能和关注点不尽相同。因此, 企业培训的第一步,要像细分市场一样,细分培训对象,把同一知识、同一水平层面的员工 安排在一起培训,这样就可以避免学员接受课程深浅不一的情况,有利于培训现场的充分交 流和沟通,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满意度。另外,确定培训对象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在最需 要的时候选最需要培训的人进行培训;针对具体的岗位或职位及其在组织运营中的重要程度 选员;充分体现员工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需要的结合。
2.培训内容。培训主要是找出员工水平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之后,缺什么,补什么,而不是赶时 髦或照搬其他企业的课程,还要避免原理概念讲得很清楚,但“如何解决问题”却没有下文 ,导致学员反映“讲的都对,但没有用”的情况。因此,在内容设计上,需要通过调研,了 解人员工作中的难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确定培训重点。另外,不要忽视了对以前培训过的 课程的调研,通过调研和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和关注重点,避免培训内容前 后撞车,这样还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带着问题来上课,培训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3.培训讲师。讲师是培训成功主要保障,讲师请不好,整个培训就有可能砸锅。现在讲师良莠不齐 ,贸然聘请将冒很大风险。因此,培训前对讲师的考察至关重要。考察主要包括:讲师的讲 课风格、特色是否能被学员接受;讲师的讲课技巧、现场控制能力是否娴熟;讲师的阅历、 专业知识是否丰富;讲师的人品、工作态度是否端正等。考察主要通过听讲师试讲、征询他 人意见、专业媒体报道、朋友推荐等方式。讲师的挑选是个比较费神的事情,随着培训市场 的发展,企业采取与知名顾问公司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因为顾问公司作为专职机构, 它对讲师的筛选和使用比较严格,它能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人选。同时,顾问公司 能站在专业立场上为企业提供配套的服务。当然,对顾问公司的考察也要慎重,要对其声誉 、受训客户、培训历史等进行综合考察。
4.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中,有些讲师虽然讲课内容充实,但是讲课形式呆板、照本宣科、满 堂灌, 讲得学员哈欠连天,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因为讲师没有掌握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有几 个特點:一是边干连学;二是与原有知识比较学习;三是实用性强。因此,培训除原理 讲授外,还要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多采取激发学员参与热情的培训方式,如案例讨论、情景 模拟、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双向互动等,培训要有很强的操作性,使学员能即学即用,这 样的培训才会受欢迎。因此,与讲师沟通培训方法也是培训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培训现场组织
在培训过程中,组织者要及时与老师、学员沟通交流,指出讲师培训的优缺点和学员 的反映情况,并与讲师协调改进,这时组织者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激发学员兴奋点。如果老师讲的课很受学员欢迎,培训组织者就要把学员兴奋点及时反馈给讲师,让其 着重对待。如果学员对现场培训意犹未尽,这时可以采取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安排课下座谈 研讨等形式,让培训效果升华。
2.把握主题方向。培训过程中,讲师讲课或者学员讨论,出现跑题甚至是企业避讳的话题, 或者讲师讲 课层次混乱、内容含混不清时,培训组织者就要随时提醒讲师、调整讲话内容或层次安排, 使培训按照事先的规划进行。
3.把握课程松紧度。培训过程中,学员如果反映课程节奏慢或者跟不上讲师的速度时,就需 要提醒讲师调整时间和节奏,按学员接受的速度进行。
4.协调培训形式。培训形式要与学员的全体情况相匹配,在培训中如果学员对培训形式(如 游戏、讨论 等)不认可,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学员对培训形式所表现的主题不明白,接受起来有难度, 这样就需要及时调整培训形式。
三、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是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是培训工作最后阶段。培训评 估技术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及评估体系,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培训规划是否具 有成效等进行检查与评价,然后把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培训的依据之一。
评估可以在四个层面上进行:
1.反应评估。反应评估是第一级评估。即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 程度。反应层面需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等。适合的 方法有问卷、面谈、座谈会、电话调查等方式。
2.学习评估。学习评估是第二级评估。着眼于对学习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 为方式方面的收获。评估的方法很具体,无论是测试、模拟、讨论、技能练习还是教师的评 价,都是为评估学习的情况。学习评估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 程。
3.作为评估。作为评估即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行为导面的评估主要有 观察、主管评价、同事的评价等方式。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层面的评 估可以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可以使更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 培训。
4.结果培训。通过企业或学员的上司最关注的并且可量度的指标来考查、判断培训成果的转 化,与 培训前进行对照,看最终产生什么结果。如果能在这个层面上拿出翔实的、令人信服的调查 数据,不但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于培训的疑虑心理,而且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 的培训费用用到最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课程上来。
评估工作完成后,应针对本次培训的优缺点,及时进行总结,撰写培训评估报告,把 好的经验进行积累,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重点改进,为今后的培训做好铺垫。
如果能按照这种流程来执行培训管理工作,培训工作的效果与效率一定能得到提升, 培训满意度自然能得到提高,形成多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山西物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山西太原 030024)
(责编:贾伟)
关键词:企业培训组织工作 三大要素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2-229-01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价值在于其积极的态度、卓越的技能和广博的知 识。由于知识爆炸和科技高速发展,每个人的知识都在快速老化,所以企业培训在企业人力 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良好的组织工作是企业培训成功的基础。组织一场成功的培训必须具备三大要素,即: 培训规划、现场组织和培训评估。周到的规划是培训获得成功的前提,现场组织和培训评估 是培训必不可少的环节。三者相互配合,组成了一场高效培训的完整流程。
一、培训设计规划
做好一场培训,规划必须先行。培训规划主要是确定一场培训的总体框架安排。搭好框 架后,其他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讲 师、培训方式等。根据经验,培训规划一般需要在培训前的三个月开始进行。
1.培训对象。不同岗位、不同级别、不同阶段的员工,需求的知识、技能和关注点不尽相同。因此, 企业培训的第一步,要像细分市场一样,细分培训对象,把同一知识、同一水平层面的员工 安排在一起培训,这样就可以避免学员接受课程深浅不一的情况,有利于培训现场的充分交 流和沟通,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满意度。另外,确定培训对象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在最需 要的时候选最需要培训的人进行培训;针对具体的岗位或职位及其在组织运营中的重要程度 选员;充分体现员工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需要的结合。
2.培训内容。培训主要是找出员工水平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之后,缺什么,补什么,而不是赶时 髦或照搬其他企业的课程,还要避免原理概念讲得很清楚,但“如何解决问题”却没有下文 ,导致学员反映“讲的都对,但没有用”的情况。因此,在内容设计上,需要通过调研,了 解人员工作中的难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确定培训重点。另外,不要忽视了对以前培训过的 课程的调研,通过调研和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和关注重点,避免培训内容前 后撞车,这样还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带着问题来上课,培训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3.培训讲师。讲师是培训成功主要保障,讲师请不好,整个培训就有可能砸锅。现在讲师良莠不齐 ,贸然聘请将冒很大风险。因此,培训前对讲师的考察至关重要。考察主要包括:讲师的讲 课风格、特色是否能被学员接受;讲师的讲课技巧、现场控制能力是否娴熟;讲师的阅历、 专业知识是否丰富;讲师的人品、工作态度是否端正等。考察主要通过听讲师试讲、征询他 人意见、专业媒体报道、朋友推荐等方式。讲师的挑选是个比较费神的事情,随着培训市场 的发展,企业采取与知名顾问公司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因为顾问公司作为专职机构, 它对讲师的筛选和使用比较严格,它能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人选。同时,顾问公司 能站在专业立场上为企业提供配套的服务。当然,对顾问公司的考察也要慎重,要对其声誉 、受训客户、培训历史等进行综合考察。
4.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中,有些讲师虽然讲课内容充实,但是讲课形式呆板、照本宣科、满 堂灌, 讲得学员哈欠连天,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因为讲师没有掌握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有几 个特點:一是边干连学;二是与原有知识比较学习;三是实用性强。因此,培训除原理 讲授外,还要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多采取激发学员参与热情的培训方式,如案例讨论、情景 模拟、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双向互动等,培训要有很强的操作性,使学员能即学即用,这 样的培训才会受欢迎。因此,与讲师沟通培训方法也是培训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培训现场组织
在培训过程中,组织者要及时与老师、学员沟通交流,指出讲师培训的优缺点和学员 的反映情况,并与讲师协调改进,这时组织者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激发学员兴奋点。如果老师讲的课很受学员欢迎,培训组织者就要把学员兴奋点及时反馈给讲师,让其 着重对待。如果学员对现场培训意犹未尽,这时可以采取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安排课下座谈 研讨等形式,让培训效果升华。
2.把握主题方向。培训过程中,讲师讲课或者学员讨论,出现跑题甚至是企业避讳的话题, 或者讲师讲 课层次混乱、内容含混不清时,培训组织者就要随时提醒讲师、调整讲话内容或层次安排, 使培训按照事先的规划进行。
3.把握课程松紧度。培训过程中,学员如果反映课程节奏慢或者跟不上讲师的速度时,就需 要提醒讲师调整时间和节奏,按学员接受的速度进行。
4.协调培训形式。培训形式要与学员的全体情况相匹配,在培训中如果学员对培训形式(如 游戏、讨论 等)不认可,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学员对培训形式所表现的主题不明白,接受起来有难度, 这样就需要及时调整培训形式。
三、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是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是培训工作最后阶段。培训评 估技术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及评估体系,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培训规划是否具 有成效等进行检查与评价,然后把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培训的依据之一。
评估可以在四个层面上进行:
1.反应评估。反应评估是第一级评估。即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 程度。反应层面需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等。适合的 方法有问卷、面谈、座谈会、电话调查等方式。
2.学习评估。学习评估是第二级评估。着眼于对学习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 为方式方面的收获。评估的方法很具体,无论是测试、模拟、讨论、技能练习还是教师的评 价,都是为评估学习的情况。学习评估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 程。
3.作为评估。作为评估即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行为导面的评估主要有 观察、主管评价、同事的评价等方式。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层面的评 估可以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可以使更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 培训。
4.结果培训。通过企业或学员的上司最关注的并且可量度的指标来考查、判断培训成果的转 化,与 培训前进行对照,看最终产生什么结果。如果能在这个层面上拿出翔实的、令人信服的调查 数据,不但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于培训的疑虑心理,而且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 的培训费用用到最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课程上来。
评估工作完成后,应针对本次培训的优缺点,及时进行总结,撰写培训评估报告,把 好的经验进行积累,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重点改进,为今后的培训做好铺垫。
如果能按照这种流程来执行培训管理工作,培训工作的效果与效率一定能得到提升, 培训满意度自然能得到提高,形成多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山西物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山西太原 030024)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