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不愿显示自己但包含着其余一切的生命有力地支配着我,
  下定决心今天什么也不唱,只唱男人们彼此依恋的歌,
  沿着那真实的生命一路将它们散播,
  由此遗赠各种各样的健壮的爱,
  在我四十一岁第九个月的甜美的午后,
  我为所有现在或曾经是青年的男人们奔走,
  去诉说我的白天黑夜的秘密,
  去歌颂我对伙伴的需求。
  ——惠特曼《在人迹罕至的小径间》
  风靡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暮光之城》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于近日正式宣布出柜。“暮光女”克里斯汀与“暮光男”罗伯特(Robert Pattinson)之间的爱恨情仇,曾是许多《暮光之城》电影粉丝热议的焦点。如今,这对银幕上的金童玉女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分道扬镳,“暮光女”更是出柜,当真是世事难料、白云苍狗。
  对于同性恋,人们总是充满好奇、疑惑,或许还有不屑与厌恶。但你见或不见,他们就在那里,不因你喜恶而有丝毫改变。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诗人惠特曼,对美国诗歌影响久远,甚至可以说其影响是世界性的。然而,在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许多人却对他的诗歌颇有微词。因为这位豪放粗犷、不拘一格的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不仅不羞于描写性,而且还将同性之间的情感作为了诗歌刻画的对象。
  Homosexual(同性恋)一词,最早出现在匈牙利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抨击德意志帝国政府的一篇文章中。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颁布新宪法,将从事男性同性性行为的行为者判处一年到四年的监禁。在抨击政府新法令的文章中,Kertbeny开创性地使用了这个词。
  但随着心理学的发展,homosexual开始在医学临床研究中被用作指代一种精神疾病的称呼,因而也被同性恋者视作一个带有歧视、污蔑意味的称谓。
  人类文明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接纳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期间不少研究人员、医生费尽心思希望将同性恋的阴霾彻底驱散。对同性恋治疗屡战屡败的尝试,也是人类不断探索自身、认识自身的过程。
  治愈同性恋的徒劳
  阿兰·麦席森·图灵,是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的数学天才。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更因为他设计的图灵机为二战情报破译工作做出的贡献,而被历史学家认为,他是让二战提早两年结束并至少拯救2000万人生命的“功臣”。而这位贡献卓著的数学家,还有着另一重身份——同性恋者。
  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模拟游戏》(Imitation)讲述的就是图灵的一生。在影片的结尾,图灵悲惨地面对着破损的图灵机,双手颤抖地连字都写不好。最终,他带着对不被当时所处的世界理解的情感,吃下了注射有氰化物的苹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图灵的悲惨遭遇让许多人难免唏嘘不已,而让这位剑桥高材生研究生涯尽毁的便是他是同性恋的特殊性取向。
  1952年,图灵承认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并被控“明显的威胁和性颠倒行为”罪。经过公审,图灵有两个选择——坐牢和荷尔蒙(雌激素)注射,也就是所谓的“化学阉割”(chemical castration)。
  “化学阉割”始于美国,是对犯强奸罪的男性采取的一种注射雌性荷尔蒙药物使其丧失性冲动的手段。而当时的图灵,为了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免受牢狱之灾,被迫接受了雌激素注射。接受治疗之后,包括乳房不断发育等一系列药物副作用在图灵的身上显现。这个酷爱体育运动的国宝级科学家,身体和心灵都遭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深渊。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对于同性恋的治疗手段种类繁多,“化学阉割”只是其中一种,而且绝不是最残忍的一种。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医学院教授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基于脑前叶切除对某些精神病人有效的假说,发明了脑叶白质切除法,并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种方法在当时人类脑科学知识相对匮乏的当下曾风靡一时,而在当时被视作精神疾病的同性恋者也成为该疗法治疗的对象。不过,手术对象在术后常丧失精神冲动,出现类似于痴呆的症状,最终使这一疗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被抛弃,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如今对于该疗法的评价也多为负面。
  在同性恋治疗的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成功案例”便是“娘娘腔男孩实验”。1970年,5岁的美国男孩儿柯克·墨菲(Kirk Murphy)因为女性化的举止,被父母送往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参加一项长达10个月的改造计划。在乔治·亚伦·瑞克斯(George Alan Rekers)的主导下,柯克的父母需要在他表现出女性举止行为时通过冷漠、体罚的手段加以纠正。该实验在当时获得了成功,因为成年后的柯克行为举止再无异常,甚至还加入了当时禁止同性恋入伍的美国空军。就当瑞克斯为自己的成功大肆宣扬之际,柯克在38岁时上吊自杀,使同性恋治疗蒙上了又一层阴霾。
  20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将 “同性恋”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之后,医生、心理学家发明了众多方法来帮助人类摆脱这个看似驱之不散的顽疾,直至1974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将其从疾病列表中除名,治疗“同性恋”的尝试才最终在不断的失败中暂告段落。但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同性恋的“治疗”仍在继续,诸如最近印度爆出的“矫正强奸”事件便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
  同性恋成因争辩
  著名精神学家弗洛伊德曾在《致一位美国母亲》的信中写道:“同性恋当然没有什么优点,但它也没有什么可耻之处;它不是罪恶,不是堕落,不能把它当做病态。我们认为它是由于某种性发展受阻所导致的一种功能形式。”
  弗洛伊德对同性恋的认知是否是同性恋的成因呢?随着现代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对于同性恋的成因,也有了诸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同性恋的成因给出了诸多解释,只不过这些解释并不能够完全清晰阐释同性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199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西蒙·利维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同性恋的研究报告。在其研究中,他对41具男性尸体的大脑进行了解剖研究,其中包含19具男同性恋者的尸体。通过对比分析,他发现男同性恋者的下丘脑中的一组细胞比非同性恋者小,而下丘脑是大脑负责调解包括性活动在内的身体功能的器官。
  这项研究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只不过,研究本身样本量较小,并且是在成年人开始同性恋活动数年后观察的他们的脑部变化,并没有从出生开始就对其脑部变化进行观察,所以有专家认为,这一研究仍无法解释,到底是人的后天行为影响了大脑组织,还是同性恋者天生具有这样的大脑结构特征?
  除此之外,贝利与皮拉德所进行的双胞胎研究,也是同性恋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二人对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普通兄弟三个人群中的同性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中,如果有一个是同性恋,另外一个则有约50%的几率成为同性恋。而在异卵双胞胎中,这一几率仅为22%,普通兄弟中的这一几率更低仅为9.2%。这一研究向人们展示了同性恋遗传的可能性。不过研究者也解释称,实质性的遗传不能等同于完全的继承,而只是表现为一种几率,几率越高,越能说明同性恋是遗传的。不过,也有专家对该研究能够证明同性恋的遗传性提出了质疑——如果同性恋是遗传的,那么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人是同性恋的话,另外一人为何不是100%是同性恋呢?
  对于同性恋的研究,还有著名的《X染色体中的DNA标记同男性性行为倾向的联系》一文。这篇论文的作者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生物化学实验室基因部主任迪安·哈默博士。在这篇论文中,他指出男同性恋家族都是来自母亲的直系遗传,从而指出同性恋是具有遗传性的。不过,哈默的研究方法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耶鲁大学的乔治·里施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却没能重复出哈默的研究成果,也使得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遭受了挑战。
  由此看来,同性恋的原因十分复杂,科学家的研究多是探索其生理原因和先天性,但遗憾的是,目前的研究并不能排除同性恋后天习得的可能性。对于同性恋产生的原因,或许未来有相关研究能够给出更明确权威的解读。
  正视同性恋
  对同性恋的歧视,从将同性恋视作精神疾病并加以强制治疗就不难看出。如今许多国家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包容,但对同性恋极为不友好的国家也并不在少数。在今天的印度,同性恋仍然是一种最高可被处以10年监禁的罪行。
  1993年美国心理学会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关于在校男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的决议》中就指出,许多男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自卑和自我伤害的行为。这与社会的歧视使之所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不无关联。
  与同性恋一起产生的还有另一个群体——恐同症群体。这是一个对同性恋抱持偏见、歧视的群体,他们多对同性恋有厌恶情绪。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剔除时,有法国学者还发起了国际不再恐同日,希望借此减少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歧视。
  对于遭受审判饱受折磨的天才科学家图灵,英国已经做出正式道歉,还给了他迟来的正义。2009年8月,牛津大学一位程序员便向英国政府递交了一份获得成千上万签名支持的请愿书,要求政府向艾伦·图灵道歉。同年的9月10日,时任英国首相的戈登·布朗便在英国首相办公室网站上发表文章,向图灵道歉——“对不起,你本应受到更好的对待。”
  但人们并不满足于此。2011年12月,一次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席卷英国互联网,希望政府对图灵的罪名——“严重猥亵罪”进行特赦。活动征集到了37000个签名,但最终却遭到拒绝。
  直至2013年圣诞节前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宣布赦免图灵。据英国司法大臣称,女王特赦图灵,是因为“在现代,这个判决既不公平,又具歧视性。”
  2014年10月30日,科技大佬——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商业周刊》网站发表文章,正式宣布出柜,并宣称“身为同性恋者我感到很自豪”。而且,他也指出,许多人都知道了他的性取向猴对待他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同。
  应该说,从一定程度而言,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逐渐加深,以及同性恋自身的抗争与努力,社会对这一群体正在越来越包容。
其他文献
当一个人的一生都付诸于一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当一个人的满腔热血都为一所学校而挥洒;当一个人的理想和愿望都寄托于一所学校的未来,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说这个人的灵魂与这所学校的根脉紧紧相连。而我们要追述的便是萨本栋与素有“南方清华”之称的厦门大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个重要的转折  1902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萨本栋是名门望族之后。他少年时代在福州求学,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
期刊
1986年7月,是樊仲维第一次见到王大珩时候。那时,樊仲维是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学系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王大珩则是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长春光机所前所长的身份在浙江大学做讲座。  当时的浙大光仪系(现更名为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光学工程研究基地,长春光机所被赞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但,当时的樊仲维对王大珩和长春光机所并没什么深入的了解,在他看来,这次讲座不过是学校邀请学者
期刊
2013年11月22日,山东省青岛市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发生爆炸,造成了62人遇难、136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为“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而引发爆炸”。  2014年8月1日,台湾高雄发生了燃气爆炸事故,导致22人遇难、270人受伤。事故原因为“燃气管道老旧造成的接缝泄露,或是雨水造成的管道腐蚀,从而造成燃气的泄漏,引起爆炸”。  腐蚀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20
期刊
这个月最热门的科技话题当属中国科学家于2015年4月18日在生物学杂志《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 & Cell)在线发表了人类生殖细胞基因修复技术的文章,据介绍,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表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组的研究。随后,引发了国内外学界对该项研究的广泛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声音:其一,支持该项研究,以国内声音为主;其二,反对声音,以西方学者为主;其三,提倡中立性的谨慎研究,持此观点的人国内外都
期刊
一股智能化的浪潮正向我们袭来,“无线”一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无线”(Wi-Fi)。然而另一项无线技术也悄然间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无线充电技术。  1901年,与托马斯爱迪生齐名的美国塞尔维亚裔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获得金融家约翰·皮尔蓬·摩根的资助,在纽约长岛建立了187英尺(约57米)高的无线电能传输塔——沃登克里夫塔。在这之前,特斯拉曾在科罗拉多州进行实
期刊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爆炸般,传入各大新闻、报纸、互联网头条。  与其一道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抑郁症。  其实不止张国荣、朴树、崔永元、杨坤等文艺界名人相继罹患抑郁症,更甚者,连卓别林、憨豆、金凯瑞等带给观众无限欢乐的喜剧演员也被抑郁症压得喘不过气来。  十二年一轮回,张国荣去世给人们造成的悲伤早已转为怀念,但抑郁症从未离开。  抑郁?抑郁症?  也许从人类社会化开始之
期刊
斯皮尔伯格,一个与美国科幻电影密不可分的美裔犹太人。他是科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代表美国电影的一个时代。面对他极度热爱的科幻片,他曾说过:“其他电影类型各有各的局限,而拍科幻片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所长,即使那样,你仍会觉得自己的创造力匮乏。所以说,科幻片是给想象力丰富的人开的糖果店。”  温暖甜蜜的棒棒糖  在斯皮尔伯格的早期电影中,很多影片都存在甜蜜温馨的场景,这也许与他幼时经历有关。  1
期刊
6岁的锦溪(化名)安静地站在角落,睁着一双大眼睛观察屋里的所有人,双腿站得扭曲,但可以蹒跚移步。和志愿者出门玩耍前,他执拗地要求坐轮椅,原本想鼓励他走路的志愿者以为他想“偷懒”,只好用轮椅推他出去。到达集合点后,他开始尝试和志愿者“交流”,从时不时地注视,到试探性地握手,拉志愿者的胳膊,但就是不说话。无论志愿者怎样鼓励引导,锦溪始终不开口,重复着上述“尝试动作”。  看到其他小孩骑车玩,安静的锦溪
期刊
2014年已经浩浩荡荡的过去,声势不小的原因是这一年国内外发生了形形色色的事件,在科技界也引起了大大小小的涟漪和波浪。有些事件虽然被划分在政治、民生、体育等不同领域,但都与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科学家》杂志便在各个领域整编了十件具有代表性的焦点事件,从而了解大众对哪些事件的感触更为深刻。  【微博观点集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我是MH370,不要问我是从哪里给你写信的。我最近
期刊
近日,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打乱大脑中一种微妙的化学平衡可能导致精神紊乱的发生,这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这项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该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突变会影响一些特定基因的功能,促进大脑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的平衡失调,而这种平衡对正常大脑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健康的大脑能够在兴奋性和抑制性化学信号之间维持一种精妙的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