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41-01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 ,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两个或几个幼儿在一起并不一定意味着合作,这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两个幼儿在一起游戏,但并不一定是共同完成一项主题,他们有可能相互模仿对方或互借玩具,然后各玩各的,这是平行游戏或协作游戏而不是合作游戏。
  目前,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我们曾对淅川县近千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这种现状必须 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 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保育员搞卫生时,教师帮着擦玻璃、抬桌子.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 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 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 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2、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作为教师,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3、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 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密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4、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5,及时对幼儿鼓励、引导, 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 ", “你们两个配合的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 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要跟他商量着玩呢。""你们都想当船长,没人当水手,玩不成了,怎么办?"“一本书,如果是三个人一起看,会怎么样?”“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这样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各种意识的能力在逐渐的提高。
  教育是讲究艺术的,幼儿的教育更要用一种美和高雅的方法去渗透,这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社会,教师的育人观正处于调整,重建的过程。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出了错综复杂的问题。“辛勤的园丁”这些原本就属于教师的光荣称号现在正在被人们质疑。使得教师师德的建设迫在眉睫,非常紧迫,势在必行。  关键词:师德建设 加强 紧迫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40-01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
摘 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新词涌入我国,使得我们的思维越加丰富。这些新词,有些是可以从汉语中找到相应的词条,但也有一些很难找到对应的字眼。因而,为了尽量保持这些新词的原意,往往应采用音译的方法来处理。音译在我国源远流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思考。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源语的内涵,还需考虑能否为读者所接受。因此,本文粗浅谈一下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的翻译技巧及其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在进行着,但在思品课程开卷考试的大背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加之受生活经历的限制,学生学习思品课兴趣不够浓厚,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学习。思品课在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要解决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唯有进行教学改革,大力构建思品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任务。  一、更新观念和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奠定思想基础  放眼现今的课堂教
期刊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家庭环境和教育状况方面的一些不足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为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母一方,其他监护人或者儿童自己看护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不能与父母生活在
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长河中,宋词以其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陆游的《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雖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写尽多少离别依恋与爱恨情愁,而对于这些用情歌咏的古人,柳和陆的词以其缠绵哀婉成就婉约派代表。但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苏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