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学生的诸多能力中,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进步的动力,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未来的发展。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善于把握机会,发展学生思维,激活他们的创新智慧。本文就此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1.引言
  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兴国是基本战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各阶层学校的重点任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需要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中物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课程,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摒弃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方式,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高素质的人才应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新课改积极提倡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随着当前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竞争的不断增强,社会已经进入飞速变化的时代,各领域各种形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竞争的实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能力的较量,即科学技术水平的较量,因此,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学,故培养初中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符时代高速发展的需求。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3.1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
  由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其个性品质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青春期叛逆心理,个性品质容易受到误导,甚至有些学生放弃学习。另外,初中生刚进入初中,对初中物理知识容易产生好奇心,喜欢问很多为什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正确引导学生探究物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还应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并在行动上支持学生大胆证明自己的想法。同时,让学生学会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因为受到挫折而放弃物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可以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坚固的基石。
  3.2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将部分实验课时缩短,仅剩的小部分实验课时也以“讲”代替“做”的形式完成,不重视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实际上,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实验探究,因此实验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并积极加以利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初中物理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将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实验,教师主要予以适当的辅导与帮助,而不是采用以往的“教师承包”方式,将所有实验内容一手承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实验。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同时鼓励学生,就算实验设计失败也不必气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越挫越勇的精神,充分以创新能力设计实验。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上完《测量物体的质量》一课后,组织学生设计“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制订,待确定方案后,再进行实验,并展示实验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经过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实验多姿多彩,而实验成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如有学生这样设计:实验为“测量一张纸的质量”,实验步骤为先调节天平和横梁平衡,然后将纸张和砝码分别放置在天平盘中,随后计算出纸张的质量,但最后无法测量出纸张的质量。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一张纸是无法通过天平测量出来的,但可以通过天平测量出若干张纸的质量,然后算出一张纸的质量。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意识,学会自主创新学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平台。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承重大王”比赛,比赛内容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不同的方法,使硬纸片承受更多的方形积木,最后以方形积木数量最多者为冠军。这样的课外活动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性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深化学生对力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力学奠定基础。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同时学到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学他人之长以补吾之短。
  4.结语
  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同时应充分利用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旭.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A4).
  [2]焦西会.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32).
其他文献
教育公平,是原则,是理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取向.教育公平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三大人口问题之一,研究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未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本文通过人口变异系数的计算及相关
茶水漱口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叩齿咽津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考试模式的不断改革,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策略也需要相应地作出调整,以期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和考试模式改革相适应。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是所有物理教师应探讨的课题。  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让生活走入课堂。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与科学技术、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习物理常常演变为解题
小组合作学习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若干同学进行组合后,以共同合作、共同研究、共同经历为特征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偏重形式,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造成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偏低,未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多样性等特点,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构建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并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权
注重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是学生产生想说、敢说、乐说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高
期刊
雁荡山作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兼具美学、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从北雁荡山部分景点切入,分析雁荡山地质、人文与生态等旅游资源的特点,从而解释雁荡山作为中国典型历史
妻子到一个县挂职当副县长,我便和县官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得知我写小说,便有了许多话题和看法。提到目前反映官场的小说,他们颇为不满,说要么把官写得很坏,要么把官写得
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尤其是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中极重要。因此,我们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未必每个同学都出口成章,但至少也不宜讷讷不能出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