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对教学最丰富理解的教师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师:您认为当前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之处是什么?要着眼于这一关键之处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对策是什么?
  戴维:改进教师质量的一个好的方法,是增加国家及私人对教师教育的资金投入,这样可以使得教育学院有更大的自由去建设一流的、高水平的教师教育项目。教师教育项目的改善以及对于学生的资助,可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申请者加入教师教育的项目中来。另外,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提高教师教育者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敏锐的感受力。
  中国教师:对于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价,您有何看法或建议?
  戴维:现行的政府授权的评估机构是从教育系统外部对教师教育进行评估,通常使用一大堆的评分指标。我认为,美国目前这些外在的评价是可以改进的。他们经常要求有大量数据,包括那些成功实践的定性指标。这种方法并不是真实的,它其实是一种审计,而不是适合帮助教师教育者提高他们工作的艺术性—的确,“艺术性”这个词不是外在的评价者想去了解的,因为他们只是从关注定性指标这一种角度去了解质量。对于教师教育的评估如何能够更加开放,也就是说,评价应包括教师教育项目是如何帮助准教师发展他们完善的、启发性的教育哲学,而不单单是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工具。外在的评估者应该将他们的评价根植于对教学最丰富的理解中去,把教学作为一种道德和知识的实践,而不是一个机械的传递系统。
  :您能为大家介绍一些当前职前教师教育的优秀理念和做法吗?
  戴维:我写过一些关于教育和世界主义方面的文章,包括2011年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教师与世界:教育作为世界主义的研究》以及一系列文章。我相信,“世界主义”这个概念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哲学方法去理解快速发展的全球化世界中的教学。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去理解教师教育项目的精神所在以及教师教育项目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中国教师:对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您认为大学能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这些作用?
  戴维:我相信大学在培养新教师的过程中还是起着核心作用的。教师不仅仅是国家的公务人员。他们是有独立思想、思维缜密、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将他们对于美德和卓越的丰富创见带入他们的工作中。我认为,基于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应该更多地植根于人文科学中—艺术、文学、哲学诸如此类。在教师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候选者应该是作为主体的人参与。而人文科学应该渗透在这个培养过程中。
  教师候选者应该明白,做一名教师是一种尊严的呼唤,也是极大的挑战。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学,能够帮助教师候选者拥有作为人的深刻敏锐性,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困难与挑战都是人生的自然状态。今天的年轻教师要为课堂所发生的一切现实做好准备,他们所需要的是道德的力量,而不单单是最新的网络技术。人文科学可以帮助人们发展对于人类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并加深人们在世界中向善的力量。人文科学—或基于人文主义的教师教育—能够帮助教师候选者们理解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挣扎,同时也能知道,面对这些,为了孩子和年轻人,我们会有不计其数的方法可以去重获力量,并不断向前。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生)
  (责任编辑:林静)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有的放矢,有效收集资料,整理内化,体会资料的实用性;走进课堂,学会适时运用资料。资料的收集与运用,要基于文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资料收集与运用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信
【摘要】在学前教育领域,有很多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但基于“儿童视角”的环境创设研究并不多见。我们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回归与还原儿童的真实生活。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反映的是儿童、课程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环境为例,阐释了“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本质、路径以及价值取向,提出了“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与思考以及课程与环境的同构
数学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就可能从整体上认识数学,形成知识链条,经历思维过程,体会到数学的有序有理,从而越学越清晰,越学越轻松。这是思维发展的核心,也是原汁数学的本质所在。本文以“图形的放大與缩小”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让数学课“原汁原味”。  一、思维的起始点:打破原有的平衡  案例1:教师出示一张A3纸与一张A4纸,并将A3纸对折,刚好与A4纸一样大
还记得小时候,当我们矮矮的个子穿行在人群中时,我们曾感到无助和彷徨,因为我们无法与成人站在同一高度看世界。于是,我们渴望这时能有个大人俯下身来,感受我们内心的“不满”,微笑着聆听我们内心的呼声。如今的我们已经长大,那么就俯身下来,去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呼唤吧,他们也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渴望有人为他们敞开心灵的大门。
近读《费孝通在2003》一书,特别是书中《文化自觉——传统与现代的接榫》一文,尤受启发。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不仅仅是‘除旧开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另一方面也同时继续并更新了‘传统’。”对此,书中另一处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从‘今天’是可以推测‘昨天’的,因为历史并没有‘走’,它还包含在‘现在’里。人们一般不去关心这个时间概念——我们说昨天已经过
作为校长,他用一个“中”字,耕耘着他的学校。这里,人们寻中、问中、执中而得中,这里尊重差异、各美其美。这里,是郑州市第九中学,他,就是校长田宝宏。  多年来,他以“中教育”理念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相信“种子的信仰”、欣赏差异之美,用特长交往改变分数交往,在学校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生态大课堂”的课堂形态构建和以“课型教学”为主题的课改实践,用实际行动探索和实践新课改的学校独有路径。在谈到郑州九中的教育教
知识分子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是在书斋里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两耳不闻窗外事,享受独处的快乐,拥有学术的独立和自由;或者以天下为己任,关注国计民生,在公共领域挥洒舍我其谁的参与热情。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学者,其专业领域与公共领域有着密切的关联,注定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所以他的个人际遇与时代风云的变迁息息相关。  近年来,梁思成的名字常被学者和大众传媒提起,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或许很多人是从热播的电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为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前行,必须要有新方略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深入學习贯彻新时代党中央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在送教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宁阳四中”)创建于1985年,学校以“良心”为校魂,以“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校训。尽管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的口碑也很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如何大面积提高升学率,如何培养优生,学校特色化不够明显等。经过反复的研讨和论证,学校明确从语文课程改革开始,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并带动其他学科
刘振佳  男,1955年1月1日出生,山东省龙口市人,教授。1974—1975年,担任多种经营管理员;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到曲阜师范学校工作,直到2015年退休。199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曾任曲阜师范学校语文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师范语文教学研究学科组组长,现为济宁学院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副主任。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120余篇,海内外报告100余场,为儒家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