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活动中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一点精彩的讲解,多一点课堂的体验式活动,让每一个学习个体在数学体验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在数学学习体验中,不仅要求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而且还要求这种活动能引起学生内心的感受、反应和领悟,从而对抽象的概念有所经历与感悟,达到有效学习、有效思考、有效运用的目的。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思考;思维

一、课堂上,我们在实践


  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通过体验活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下面笔者就以“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但是“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课堂中如何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有所感悟成为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对于怎样体验更有效,依然心存疑虑,笔者就这堂课的三种体验方式与大家共同探讨。
  【设计一】由主题图展开体验活动
  (1)观察主题图,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想象1000米是多长。
  (2)揭示:1千米=1000米。
  (3)体验活动:教室里走一走10米是多长。
  揭示:走100个10米是1千米。
  【设计二】由100米展开体验活动
  (1)体验活动: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走一走。
  (2)10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设计三】由10米展开体验活动
  (1)体验活动之一:10个人手拉手大约是10米,在此基础上量出10米,感知10米的长度。
  (2)猜想: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多少名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1000米需要多少名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
  (3)体验活动之二:走一走10米要走多少步?100米要走多少步?(200步)
  猜想:1千米要走多少步?(2000步)
  (4)体验活动之三(课后体验):你的家到学校需要走多少步?走一走,看一看,说说你对1千米的感受。
  【课后反思】
  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都试图让学生经历体验,但效果究竟如何呢?
  设计一运动场的跑道很多学生没有亲身感受。虽然学生知道了1千米=1000米,但究竟1千米所表示的实际长度是多少,通过这样间接的情境体验学生根本无法感受。体验活动“走一走10米有多长”,因受场地限制,不可能每个人都走一走,再者也无法直接猜想1千米有多长,所以这样的体验活动因为走过场而显得毫无意义。
  设计二中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对于100米有所了解,让学生对于1千米的实际长度有所感悟。但1千米究竟有多长学生还是模糊的。同时,由100米感知1000米的过程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缺少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所以没能在“直观感受与数学思维”之间建立起联系。
  设计三让学生思考并到操场上手拉手体验,数一数步数的体验,课后实际走一走1千米的体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让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一步步靠近我们需要的大数。这里的活动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真实地感受“10米”“100米”并想象1000米,既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体验,又引发了数学思考。同时在原有知识概念的基础之上充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经验,使学生形成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二、激活思维的体验式学习之实施策略


  (一)激活:从形象走向抽象
  教学中,通过设计体验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这样可以实现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但体验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需要实现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需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初步感知】“大计量单位”需要形象感知
  计量单位的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教师设计这样的过程:找一找1千克、1克、1分米、1厘米、1毫米,体验1分、1秒等,让学生对这些计量单位所对应的具体量有所感知。但是作为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真实地再现这个单位所对应的具体量,单纯地说理,学生只能掌握1千米=1000米,对于1千米实际所对应的长度仅限于“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对于大计量单位的教学,必要的直观感知不可缺少!因此,笔者设计了请每个学生走一走10米、100米有多长的环节,让学生积累一些直观感受。
  【课堂实录】
  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不可能的,那么教学中该如何达成目标呢?我们必须借助数学思考,让学生从积累的直观感受中猜想“1千米”,并从“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
  10个人手拉手大约是10米,感知10米的长度。教师请学生猜想: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多少名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1000米需要多少名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
  【深度思考】“形象感知”需要思维提升
  从上述课例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无法让学生感受实际长度时,可以通过“视觉冲击、推理想象”让学生掌握知识。从“形象”走向“抽象”,形象是手段,抽象是目的。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的就是数学思考。数学思考能让学生将粗浅的“体验”升华,充分的体验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激活:从独立走向整合
  在计量单位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设计多个活动,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感观地获得体验,感受实际具体量的大小。然而,是否体验活动越多,教学就越到位?
  【初步感知】“大计量单位”需要多种体验
  “大计量单位”的教学如果仅通过单一的“手拉手”的活动体验,学生获得的感受也将是单一的。因为仅通过看并猜想1千米的长度,学生根本无法实际感受“1千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途径,使学生对“1千米”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体验除了“手拉手活动”外,还有“数一数1千米走多少步”“走一走,看一看,说说你对1千米的感受”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实在的经历和感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深度思考】“多种体验”需要建立联系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教师必须合理设计体验活动,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整合,同时巧妙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多种体验需要建立联系,将独立的素材整合为一体时,我们需要一条主线 ,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紧紧围绕“1千米”建立起3个材料间的相互关系,按照表象積累(感知10米的长度)、直接体验(感知100米的长度)、直观体验(感知1千米的长度)将独立的体验活动成为一个序列。
  ◇ 10个人手拉手大约是10米。
  ◇ 走一走100米是多少步。
  ◇ 走一走,看一看,说说你对1千米的感受。
  由此,我们发现:当“独立”的素材走向“整合”时,在经历比较、分析之后,学生的思考变得有序、推断变得合情合理。这也是我们教学希望达到的目的:直观的体验唤醒学生的思考!
  (三)激活:从基础走向拓展
  为了让体验活动行之有效,为了让思维向纵深发展,我们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感悟积累。大计量单位的教学,除了直观体验、合情推理、深度思考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让学生获得间接的体验。积累的开始可以是最基础的练习,但是积累的目的是灵活运用。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如果只设计与“1千米”有关的练习,学生对于“1千米”的直接、间接体验一定深刻,但不一定灵活。事实证明,大计量单位的教学需要大量积累,要让学生从基础走向拓展!联系已经获得的体验和感受,运用比较、推测的方法,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体验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数学思维激活了,学习才得以深入!
  (浙江省安吉县晓墅小学 313000)
其他文献
(致读者:自本期开始,本刊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的鲜活、中肯、丰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黄宁  宋小词的作品向来大开大阖,凄凉悲怆、冷硬艰涩,使人深感生活之绝望,却又生出缕缕不绝求生的温情。《固若金汤》对边缘人物的心态与处境刻画人微,其实,即使有名分编制,
【教学回顾】  这是一节常态的练习课,内容是“梯形的面积”。在回忆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方法之后,笔者给出了这样一道题:  计算以下三个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很快就算出三个图形的面积是“31.5”,并发现“虽然形状不同,但上底下底相同,高也相等,所以面积也相等”。还有几个在自言自语:“老师,你出的题也太简单了!”  师:“那么我来提高一点难度怎么样?”  “好!”全班几乎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数学活动的探究、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数学观念的形成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有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是不少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倍数、因数”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思考,以求教于
【案例】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两节“认识平行”的异构课,两节课在对“平行”的认识上都费尽心思,但实际的效果却都不是太好,一腔心血付东流,其中的缘故着实让人深思。  A教师是先出示路灯、跑道、电线杆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在图中哪里看到了直线,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出以下三组直线:  继而介绍这三组直线的共同特点:都在同一平面上,并借助纸盒演示,费了很大的劲才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在同一平面,什么是不在同
【摘 要】“以学定教”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挖掘课堂生本资源,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成为了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以“不规则图形面积解决问题”的前置教学尝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不会估算”到“创造性估算”,从“不愿估算”到“喜欢估算”,注重强化儿童对知识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验,以实现教学创新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以学定教 课前
就小学生而言,有序思考是相对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智能,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这方面的训练。  而人教版修订教材就在教材编排中凸显了这一点。以下是修订前后两个版本中一、二、三年级关于“有序思考”内容的编排对比:  修订前教材 修订后教材  一上:分类一上:  一下:摆一摆 想一想一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或决定着学生后天数学学习的成败。与显性的数学知识相比,数学思维是抽象的,这就决定了数学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显得并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有较好的数学素养、明确的思维培养意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艺。郑毓信教授认为: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能将数学思维的教学真正渗透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之中,即以数学思维方法的分析指导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一次偶
杭州师大戎松魁先生来信,邀我看一下小学数学教材中“比”的定义和例题。信中写道:  在人教版小学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3页上,以我国“神舟五号”顺利升空为载体,对“比”和“比值”的意义作了这样的描述:“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在2014年7月出版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8页上引进“比
【摘 要】“内容重复”的复习课怎样实现学生有兴趣、有意义、结构化的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学生自主化的板块整理、典型题摘录、错题分析、自己出题等方式将复习课课堂还给学生,并着力通过“反思”联系、反观“相同”、反刍“错因”的方法,深化对数学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自主 反思 角色反转 伙伴共研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常常不能一次性把握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是指普适性的、一般性的、数学学科特有或者比较突出的思想,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将基本数学思想界定为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这三个基本数学思想也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