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语法学习中的问题提出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提出自己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语法 学习 问题 方法
  初中英语语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否能够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关键。往往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法问题。
  1. 初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法学习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要从传统单纯的语法讲解中解脱出来,勇于创新,把语法教学渗透于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中,使语法教学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互动性。
  2. 初中英语语法有效教学的方法
  2.1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增添课堂趣味性
  英语语法相对繁琐,这样就更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方式,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中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最新最热门时事新闻添加到例句中,更好地揣摩语境句意来解决语法问题。贴近生活与实际,不用刻意去追求语法形式与结构的复杂化,在各方面做到有时效感和时尚感。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把教师所教的语法规则转化为自己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语法的学习。
  2.2 有效培养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与整合,甚至增加部分学习资料,让学生看得懂语法的原理与规则,提高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既巩固复习了语言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设计一个竞猜的游戏,让学生做不同的动作(打球、吃饭、钓鱼、擦桌子……),让全班其他学生运用句型“What’s he / she doing? He / She is doing ...”来猜测动作。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法进行语法教学,对比法分为英语语法对比和英汉语法间对比,在对比中发现不同语法的异同,加深了语法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2.3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
  学生如果只是机械地在句子中练习语法,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无味。语法课应与阅读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语言,思考单个语言句子如何贯穿为一整篇文章。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分析这些语法现象,使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对语法知识感到乏味。也可以在篇章中检测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语法听写就是这样一种对学生语法知识考核的一种方式。初中课堂语法听写法步骤如下:首先第一次听时,学生听大意,不做记录,一至三次;第二次听时记录下关键词,一般为实义词,三至四次;接着学习者在小组之间讨论,然后构造出一篇短文。然后不同小组之间交换文章,分析批改文章,或者教师讲评普遍存在的语法错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此文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既系统的学习了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4 探究型任务教学法优化语法教学
  初中英语教师在语法的教学上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教师设计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抽象的语法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抽象的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使英语语法的教学活动转变成一种活动化的语法教学过程。这样,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弊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深层刻的体会了语法在语言形式中的作用,强化了学生对语法规则的印象。
  2.5评价的多元化检验语法学习效果
  语法学习效果的检验,不仅仅是看做对了多少语法题目,考了多少分来评价的,而应该是方式多样并且灵活多变的,例如开展各类交际活动和纠错竞赛等等。教师通过这些活动检验了学生掌握语法的实际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供语法水平。评价方式多元化,才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和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检查后还要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不能为了检查而检查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
  2.6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语法学习途径
  课外活动不能是大量题海练习形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课外活动应该形式多样,比如说创办班级英文报纸、设立电影赏析课、开展英语竞赛、引导收听英文广播录音、引导学生收集名言佳句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
  [1] 欧阳慧卿. 初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J]. 基础英语教育, 2007(06).
  [2] 刘玉颖. 初中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探讨[J]. 民营科技, 2011(10).
  [3] 辛涛, 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0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外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怎样做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目标文化导入,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主要研究目标,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希望能对中学英语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推动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文化导入 策略  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状况;而文化又依赖语言而存在
【摘 要】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满堂灌",在教学中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主体作用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有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内在要求,如何创设生活、问题、合作等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改进学习方式来适应新课改。  【关键词】 英语 课堂教学情境 学生 创设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教室环境)、景象(课文文境)、境况(学生心境)等,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来创设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
江边漫步,巧遇友人.寒暄后,友人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给我看,让我猜猜照片上的花是什么花.绿叶中的白色喇叭状花朵,这不是牵牛花吗?我脱口而出:牵牛花.友人摇头.蕹菜花?友人
【摘 要】 英语对话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置对话教学的导入环节,把大量的对话练习时间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各种英语对话的条件和机会,重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进行英语对话训练,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英语对话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对话教学 能力 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强化
【摘 要】 笔者通过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暗示教学法可以做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对暗示教学法的基本理论进行总结的前提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关键词】 暗示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 运用手段  1. 理论依据——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因此也被称为“洛扎诺夫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协调大脑两个
【摘 要】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纠正错误从而不断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对学生而言,错误是一种资源,让他们在教师的矫正下,知道错误的原因,从而学会正确处理错题,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而调整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认识错误 分析错误 处理错误  错误分析理论认为:学习者接受了大量语言信息的输入,然后对这些新
【摘 要】 本文从初中英语书面表达的特点以及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为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书面表达 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被作为国际间交流的一种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它是用来交流和沟通的。但是就目前来看,初中生的书面表达水平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着力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水平的提高,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奠定基础。鉴于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趟出了一条英语口语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在应试制度的影响下,我们的英语课堂多注重笔试内容的教学,而
【摘 要】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介绍了“支架”理论,分析了“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的四个环节: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对"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支架 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的五级语言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阅读时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把握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