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bplbp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培养兴趣,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以兴趣为基础的。
  有人说过: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促使大脑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学习能力、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因素,发现并总结运用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不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既能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又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第二:采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是矛盾的,只有充分采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优越性。
  第三: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简单地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位好老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不同的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也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使他们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爱动脑筋、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老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果涉及到语文、科学、自然等学科的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从真正意义上产生对知识需求的渴望。
  再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一题多题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子。
  一个车间前3天生产零件1200个照这样计算,4天又生产,这一周共生产多少个零件?第一解法先求出平均l天生产多少个零件然后求出后4天生产多少个零件,最后求出这一周生产多少个零件。综合算式是1200÷3×4 1200=2800(个)。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平均一天生产多少个零件,然后直接乘以一周的天数(3 4)就可以得出结果,算式是:1200÷3×(3 4)=2800(个)。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2400 400=2800(个)。其中,2400是1200乘以2得到的,表示生产6天的零件数,400是1200除以3得到的,表示平均1天生产的零件数;最后用6天生产的零件数加上1天生产的零件数,就是这一周7天生产的零件数了。这便是一种创新的解法。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基础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激发兴趣,也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总结上述,不难得出: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而且要教会学生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训练,学生一定能声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让我们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操作材料是数学教育的媒介,是帮助幼儿系统的建构数学知识,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利用操作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取数学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操作材料 发展 提高 数学能力 思维能力  操作活动作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以为广大教师所共识。但对操作活动的关键之一——操作材料的认识欠妥,对其在幼儿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为此,我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教学模式在改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 观察 猜想 质疑 统摄 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通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开放不够,学生参与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许多老师难以从习以为常的教学定势中摆脱出来。在7月份的省级课改培训会后,我才深深地感到以往那些陈旧的教法以及僵化、狭隘、权威的框框,扭曲了数学教学改革,因此,清醒认识并大胆跳出教学框框,有利于教师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有用的数学,激活数学课堂的生机。  一、跳出框框,以“再创造”的眼光,展示探索过程。  在当前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学年,我将“小学生数学书面作业评语”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尝试,我发现用写评语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能够改变学生对作业不上心,写好写坏不在乎的现状。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
期刊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小做起,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乐此不疲,兴趣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原动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胆地
期刊
内容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情感教学  数学的教育目标是“以数学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现在
摘要:现在当前的数学课程有着很多不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很多的手段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局限,因此,很多的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偏颇,为了能够适应发展的时代模式,对于教育的评价来说往往过于拘泥于成绩,单一方面的评价对于纸笔的检测要求比较高,但是不能够充分反映相关的情况。因此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进行改进,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善于归纳,让学生学习的条理清楚,分门别类,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提高。 
拖钩刨工作机构由不同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可以分为如下几组:基础元件(安装所有零部件的支承板)、可更换元件(垫、盖、转动柄、刨屑厚度限制器和刨煤机在输送机上的支承)
摘要: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准确严密的数学品质,而类比思想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 类比思想 形式类比  高等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和思想解决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尤其是对相关内容进行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