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资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传播更多类型的信息,这必将带来教学领域的全面变革。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小学语文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明确提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抱着教材不放,而要借助网络平台,充分运用影像资料,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一、运用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成为繁重的劳作,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相反还会望学生畏。影像资料更具情节性与动态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天性与认知特点,更能调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影像资料,以此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为学生营造愉悦而开放的教学环境,进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如在学习《火烧圆明园》这一课时,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热情,自然学生就不能真切地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截取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将静止的文字教材转换成真实的背景与画面,学生更能为影像资料中圆明园的辉煌所震惊,为西方列强侵我中华而愤怒,更能激起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展开主动而积极的认知活动,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影像资料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处于形象认知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文章的理解大多浮于表面,对于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刻立意、真挚情感等难以理解,这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在写作时并不是无病呻吟,并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在简练的文字背后,包含作者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些情感并不浮于文字表面,不是教师可以直接外加的,而是需要读者深入思考才能深切体会的。影像资料并不是单纯的视觉刺激,而是以图文声像传递教学信息,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样更能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如《火烧圆明园》,如果只是单纯地阅读,那么学生并不能从文字中产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截取影视剧片断,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更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需要学生亲身感受、用心体会的,教师的讲解与单纯的阅读无法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影像资料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的瓶颈问题,更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运用影像资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黑板加粉笔加教材加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展现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如寓言故事、神话伟说、科普知识等,传统教学只是能进行机械的讲述,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影像资料集文学性、艺术性与文化于一体,以图文声像立体直观而动态地展现相关的话题,将其引入语文教学中,更能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展开学习,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流畅。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更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环境,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更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可以说影像资料的运用,让整个语文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更能突出语文的学科特征,将平面的课堂化为立体的教育场所,让学生在光影的世界中确立学习主体地位,展开主动探究,更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
  四、运用影像资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像资料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说是对文字的全面阐释,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影视剧资料,为学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1.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运用影像资料,可以将文学作品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这样更能让学生从中了解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更加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2.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悠久的历史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影像资料的引入,可以向学生更加生动而真实地展现历史文化,这样不仅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的历史文化,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更加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影像资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教学资源,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影像资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欣赏片断入情入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综合水平,进而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实现语文高效教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肺癌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S-P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之一,是一种多病因、多层面、表现极不均一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征包括雄激素过多症、排卵功能
[目的] 对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 immature eggs antigen,SIEA)免疫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的睾丸及卵黄腺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SIEA抗日本血吸虫
摘 要: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受到了各界关注。语文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水平,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同时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素质 培养策略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与语文学习息息相关。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与作用是巨大的,能够学好语文对于一个人一生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的重要意义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有效的阅读能够更好地强化小学语文学习效果,丰富小学生的知识,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学好小学语文这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红细胞膜带3蛋白阴离子交换活性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分别取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全血制备红细胞膜血影,Westernblot检测带3蛋白表达,同时以SPQ为
本课题采用基因拼接(SplicingOverlappingExtension,SOE)的方法,以pComb3H-SS噬粒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库容量为4×105的人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Fab噬菌体抗体库,从所构建的文库中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抗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MG患者血清中多数抗AchR抗体针对的是α亚单位上的主要
“十六位DAC转换器”是本所修连存,张金春最近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它主要应用在MAT系列质谱仪中进行高精度磁场控制,目前已通过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转换 The 16-bit D
黄河流域不同生态条件下籽棉衣分的区域分布特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周关印,杨付新,付小琼,王秀玲籽棉衣分的高低除受品种本身遗传因素控制外,还受地点、年份、熟制类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