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EP:促进软件企业开拓欧美业务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oka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SEP计划通过搭建企业培训、市场拓展、技术支撑和金融服务等4个支撑平台,全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重点支持全国100家企业软件出口欧美。
  
  软件外包近年来已为我国软件企业所关注,并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热点和方向。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呈膨胀式增长,据麦肯锡预测,到2009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软件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国际化已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内在需求,以软件外包作为突破口是实现我国软件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
  2006年12月19日,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承办的2006“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COSEP)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开展COSEP服务创新,提升软件出口能力”为主题,围绕COSEP三年的成绩与经验、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以及促进国内外企业合作等问题展开。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马林英、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林哲莹以及国家外专局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有关领导到会并致辞。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全球软件外包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美市场占全球软件外包发包市场份额的83%,仅美国的占有率就高达67%,日本的比例为7%。接包市场主要在印度、爱尔兰、加拿大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另外中国、菲律宾、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加入了世界软件外包的行列。
  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马彦民介绍,与印度、爱尔兰等软件外包大国相比,我国在全球的外包市场中的份额还比较小。2005年我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5.3%,但是同期我国在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份额仅仅为2.3%,比2004年只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从发包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对日本的外包仍占主导地位。2005年我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62.4%来自日本,18.9%来自美国,4.2%来自欧洲。另外,从软件外包的外包内容来看,日本客户与美国客户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日本客户一般倾向于自己做分析,整体设计甚至详细设计,我国软件外包企业大多只是承担一些加工性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而美国客户更倾向于把比较大的软件开发项目和项目中比较烦琐的模块整体外包,这对软件服务商的管理水平和流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有利于软件外包服务商获取更多的国际化的经验。因此无论从数量来说,还是就质量而言,日本的软件外包发包市场很难与欧美相比,要想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软件外包服务规模,必须加快开拓欧美的外包市场。
  正是基于这一点,2004年11月,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中国软件出口欧美工程”,即China Offshore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ject,英文简称COSEP。COSEP计划通过搭建企业培训、市场拓展、技术支撑和金融服务等4个支撑平台,全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重点支持全国100家企业软件出口欧美,并推动其中一部分具备条件的软件企业“走出去”。
  马彦民在发言中谈到,2003年11月启动COSEP试点工作,2004年3月进入试点实施阶段,开始为全面启动COSEP积累经验。2007年开始,将对COSEP试点机构进行动态调整,加强与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和国际咨询公司的合作,并且深化平台功能,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继续发挥火炬软件产业基地作用,强化服务功能,促进特色发展。目前,COSEP试点企业从最初的30家增加到99家,企业集聚态势十分明显。近期对82家试点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82家试点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45.7亿元,软件出口达到2.62亿美元,分别占32个软件基地总销售收入的4.32%,软件出口总额的11.8%,而82家试点企业仅占软件基地入园企业总数的0.5%。马彦民总结说,经过三年多的实践,COSEP试点工作受到多方关注和积极响应,成效显著。
  最后,火炬中心正局级调研员裴夏生为大会作总结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加强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大力推进软件产业国际化是一项国家战略,软件外包正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有效突破口之一。要继续树立和宣扬我国软件外包的国家品牌,整体提升我国软件服务外包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其他文献
在2006年《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强调了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纺织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的重要性,其中明确指出行业应“积极推动并完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建设,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据此,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即CSC9000T的建设与实施已经成为今后五年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2005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了题为《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
期刊
按照入世承诺,我国5年过渡期行将结束,中国经济要在更加全面开放的环境下前行,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起点。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的纪念日。一进入今年的冬天,一些地方和行业部门各种有关入世五周年的纪念和研讨活动就接踵而至。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古以来在阶段性的时刻总结以往、展望未来是我们良好的传统,更是由于加入世贸5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而
期刊
加拿大人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利于增加中国农产品对加出口,中国的水果和蔬菜、方便食品、鱼类和海产品、有机食品向加拿大出口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半部,总面积为 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资料,2006年第二季度末人口总数为3250万人,其中,英裔居民占28%, 法裔占23%,其他欧裔占15%。加拿大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多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
期刊
本刊讯 一年前,作为目前国内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我国首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一年后,仍然是在人民大会堂,中国信保一如既往地密切关注、实时跟踪全球190个国家(除中国外)风险水平的变化,如期推出新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6)》。  12月11日, 2006版《国家风险分析报
期刊
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纪念日。中国从政府到民间,从媒体到学术机构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记者有幸在此前后回国亲历了部分场面,愿意将加入五周年的点滴感受记录在此,以飨读者。  该不该加入WTO?  想不到关于是否应该加入多边贸易体系的问题在中国竟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从1986年中国决
期刊
中国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忧不在WTO, 而在于改革疲劳症,在于能不能及时进行结构改革,以把握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机遇。    对于中国加入世贸这一重大事件,当前主流评论仍认为是利大于弊。五年表现,成绩斐然,面临的挑战亟需进一步改革予以应对。但持相反意见的人也为数不少,因为中国对世贸做出了很多改革和开放市场的承诺,他们认为得不偿失,便把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拉大,失业率高,国企倒闭,腐败现象都归咎于WTO
期刊
5年前,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让人兴奋,也让人憧憬。入世,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如何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  入世之初,江泽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世贸组织”专题研究班座谈会说:“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我们全党来说,是一次新的学习,也是一场新的考试。这是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很实际很具体
期刊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海外事业活动关连协议会(CBCC)联合主办的“2006第二届中日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进一步合作:竞争和共赢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会长田润之表示,近来随着中日关系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两国各界加强合作的热情进一步上升,两国合作潜
期刊
那是曾经令多少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一刻——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宣布:根据WTO接纳新成员的规则,部长级会议以协商一致的方式批准中国入世。与会者全体起立,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数百名记者以最快速度向全世界传出了这条新闻。第二天,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仪式举行。30天后,即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位成员。  回顾
期刊
1.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案正式施行,要求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2. 1月5日,商务部《WTO经济导刊》杂志社联合厦门市贸发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厦门大学等单位举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厦门)研讨会  3. 2月22-23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4. 3月,商务部《WTO经济导刊》杂志社组织出版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