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改革疲劳症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忧不在WTO, 而在于改革疲劳症,在于能不能及时进行结构改革,以把握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机遇。
  
  对于中国加入世贸这一重大事件,当前主流评论仍认为是利大于弊。五年表现,成绩斐然,面临的挑战亟需进一步改革予以应对。但持相反意见的人也为数不少,因为中国对世贸做出了很多改革和开放市场的承诺,他们认为得不偿失,便把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拉大,失业率高,国企倒闭,腐败现象都归咎于WTO。实际上,这些负面现象是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改革未到位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法治来加以解决。
  在一些行政机关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加入WTO把我们折腾得够呛了,现在已经加入世贸,不能再折腾下去了”。把改革开放、履行入世承诺说成是“折腾”,而不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这是一种改革疲劳症的反映,具体表现就是安于现状,不愿触动既得利益,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
  中国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忧不在WTO, 而在于改革疲劳症。在于能不能及时进行结构改革,以把握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全球经济体系不可能停滞不前,多哈回合还在进行。很多主管部门产生厌战情绪,不愿再改下去,以为一切负面的问题都是加入WTO带来的。凡事都怕半途而废,不把改革进行到底,那就会前功尽弃。
  难道不加入WTO问题就不存在了吗?如果退出WTO就能解决负面问题,那就简单了。只要中国政府照会世贸总干事,6个月内便可退出,解除所有义务,当然也失去一切权利了。可以肯定地说,美欧的保护主义势力会求之不得。他们就可以借此毫无顾忌地通过对华保护主义法案。加入WTO 前的中美最惠国待遇之争,相信人们还未淡忘。希望人们不要误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吃了大亏,应该说,我们实现了共赢。实践证明,多边贸易体制最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应该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我们可能会为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而感到沮丧,愤愤不平。然而WTO本来就是为成员国提供一个平台来解决争议,平衡成员国之间的利益。我们应该学会利用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然我们也会有赢有输,但我们应该从全局来衡量利弊得失,不能因个别行业或个别企业的利益而放弃全局的利益。
  很多人喜欢用爱国主义口号来为国企声辩,说“凭什么把巨大的国内市场拱手奉送给外国企业?”对一般公众而言,这种口号听起来非常受用。但是我们应该记住,中国只有开放,只有成为有60多亿人口的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才是大市场。改革开放之前,我國的进出口占世界市场不足2%。中国企业要进军世界市场就必须同时开放国内市场,通过公平竞争获取最大发展。国企固然是非常重要,但只有那些不断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国企才真正有意义。那些长期亏损,要国家不断注资,要国家长期保护的国企对国家来说只是负担,对平民百姓也不公道。只有开放竞争,才能保持经济活力,才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在一个富有活力、欣欣向荣的过渡性经济中,国有企业比重的下降并非坏事。这说明各种经济成分都活跃起来了,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这也有利于解决巨大的就业压力。
  对三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应该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它们对提升中国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国际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带来了资本,带来了技术,带来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也获得了很高的回报。这就是互利共赢。中国和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一样,为了鼓励外资在一定年限内都给予它们一定的优惠待遇。这是为了补偿投资环境的不足,在当时是绝对需要的。现在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的投资环境已大有改善,国内企业抱怨为外资企业提供的优惠条件是“超国民待遇”,对国内企业不公平。目前国家已经适时地开始研究统一税收制度问题,进行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也需要进行全面权衡,要考虑左邻右舍的投资环境,考虑国家真正的实力,更不要给人排斥外资的印象,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得有包容天下的胸怀,20年前讲包容天下可能有不自量力之嫌,现在这样讲可以说是当之无愧。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来实现经济大国之梦!
其他文献
原产地规则是一国在产业与贸易方面的重要法律制度。伴随WTO的成立,一项比较原则的《原产地规则协定》诞生了。原计划在WTO成立后的3年内要制定出一整套协调的、非优惠的原产地的认定标准及规则,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同一产品应赋予原产地的标准如何,意见自然不尽一致,10年过去了,这套标准何时出台,人们还在屈指等待。WTO的成员目前仍在适用自己制定的原产地的法律法规。  原产地规则与纺织品与服装
期刊
当记者拿到“CRO首席责任官”栏目的设置说明和要求后,脑海中立即出现了一个身影,一个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欢背着一个双肩背书包,出席在众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健康和公益事业项目等活动和研讨会中的外国人——拜耳大中华区企业公关传媒部总经理华威濂。是的,在2006年,华威濂的身影频频出现在这些领域的活动中,他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所熟悉。其实伴随着
期刊
去年国家电网公司率先发布了央企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其后,国家电网公司又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的成员,在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今年新年伊始2006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又以更创新的方式,呈现在公司利益相关方面前。其特点可用16个字来形容:国际理念、中国特色、内容创新、形式友好。这是一份运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指导,又结合公司特点的报告。其内容较之去年有较大的进步和创新,形式也便于人们阅读
期刊
对于都市女性来说,“爱慕”一定是一个不陌生的品牌,如今在各地高档时尚的大型商场琳琅满目的内业专区,你都会发现爱慕的身影,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爱慕确确实实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在与戴安芬、华歌尔等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技,为装点中国都市女性高质量、高品味的生活而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爱慕十余年的发展为中国内衣的品牌建设、文化底蕴的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坐落于望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
期刊
阿伦·克拉莫(Aron Cramer)    商业就是在商言商……但它应该是合法经营,并且不应以牺牲后代为代价。”  这一新说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修正了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说法。被Interface公司的创始人,雷·安得森(Ray Anderson) 用来描绘当今企业在社会中的真实地位。没有赢得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存活下来。同
期刊
在2006年《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强调了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纺织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的重要性,其中明确指出行业应“积极推动并完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建设,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据此,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即CSC9000T的建设与实施已经成为今后五年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2005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了题为《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
期刊
按照入世承诺,我国5年过渡期行将结束,中国经济要在更加全面开放的环境下前行,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起点。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的纪念日。一进入今年的冬天,一些地方和行业部门各种有关入世五周年的纪念和研讨活动就接踵而至。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古以来在阶段性的时刻总结以往、展望未来是我们良好的传统,更是由于加入世贸5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而
期刊
加拿大人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利于增加中国农产品对加出口,中国的水果和蔬菜、方便食品、鱼类和海产品、有机食品向加拿大出口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半部,总面积为 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资料,2006年第二季度末人口总数为3250万人,其中,英裔居民占28%, 法裔占23%,其他欧裔占15%。加拿大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多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
期刊
本刊讯 一年前,作为目前国内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我国首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一年后,仍然是在人民大会堂,中国信保一如既往地密切关注、实时跟踪全球190个国家(除中国外)风险水平的变化,如期推出新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6)》。  12月11日, 2006版《国家风险分析报
期刊
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纪念日。中国从政府到民间,从媒体到学术机构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记者有幸在此前后回国亲历了部分场面,愿意将加入五周年的点滴感受记录在此,以飨读者。  该不该加入WTO?  想不到关于是否应该加入多边贸易体系的问题在中国竟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从1986年中国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