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的纪念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WTO五周年纪念日。中国从政府到民间,从媒体到学术机构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记者有幸在此前后回国亲历了部分场面,愿意将加入五周年的点滴感受记录在此,以飨读者。
  该不该加入WTO?
  想不到关于是否应该加入多边贸易体系的问题在中国竟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从1986年中国决定申请复关到2001年中国批准加入WTO议定书,尽管国内的官方和主流意见没有改变,但反对加入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现在,中国加入WTO已经五年了,反对当初决定的意见仍然存在。要考察这个问题,最基本的一点在这里其实不需赘言,因为在纪念加入WTO五周年的各种庆祝活动中对这一点有全面和充分的提及。那就是,加入WTO五年来,中国在进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充分证明了加入世贸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少数人关于加入WTO可能给中国部分产业带来冲击的担忧也并没有发生。因此,记者支持中国政府和主流的意见,即加入WTO是正确的政策选择。
  當然,反对派面对以上的论据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加入WTO可能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最好还是由历史来检验吧。
  
  是否能以更好的条件加入?
  
  该不该加入和能不能谈得更好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现实中这两个问题却往往绞缠在一起或者发生混淆,从而使第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淹没了第二个问题。某些反对加入WTO的人经常以条件不好作为支持自己论点的理由,而一些参加甚至领导过谈判的人在为自己的工作进行辩护时又似乎更加注重从第一个问题中寻找证据而对第二个问题则有所忽视或者缺乏强有力的论证。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其实对于这两个问题还是有必要进行区分的。
  那么,是否有可能以更好的条件加入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谈判的过程和结果都取决于很多因素,而历史又是不能假设的。只能说,正反两方面都有各自的道理。拿反方来说,中国加入WTO的最终协议里确实包含了一些不利条款。这些条款是歧视性的,在中国加入前从没有其他任何成员受到同样的歧视,至今,在中国之后加入的其他新成员也尚未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而从正方角度来说,这些是中国为加入所付出的代价。加入谈判本身就是力量对比不平衡的谈判。作为申请加入方和出价方,对于其他成员的要价,在关键时刻,中国只能做出选择。不接受就意味着不加入。相比起来,第一个问题是更重要的,总体而言,加入对中国是有利的。在第二个问题上,尽管中国做了一些让步,但让步是值得的,得是大于失的。
  上面已经提到,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恐怕很难得出结论。记者只能说,加入之后,中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将不利条款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精神上的纪念
  
  最后,记者想谈谈对于加入五周年的纪念,或者说庆祝。记者更倾向于用“纪念”这个字眼。可能是受传统的影响,中国一向对逢“五”和逢“十”的周年颇为重视。此次加入WTO五周年也得到了国人的重视,记者表示认同。记者只是觉得,借纪念加入五周年之机进行一下反思似乎比任何形式的庆祝活动更为实际。更准确地说,记者并不反对庆祝,而且加入这五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是值得庆祝的。但是庆祝本身并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最根本的是要利用庆祝更好地宣传和推行正确的政策。因此,记者本人希望通过一种精神上的纪念来庆祝加入五周年。
  这种精神上的纪念不仅适用于五周年,更适用于加入本身。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而通过庆祝加入WTO五周年,中国政府和人民再次明确地向世人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外国政府和人民对此没有任何理由再进行怀疑,中国的各级官员也不能只是把WTO挂在口头上,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
其他文献
2007年2月6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举办的“2007(第五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跨国公司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商务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国资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杜邦、通用汽车、微软等著名跨国公司的代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等国有企业代表,其他中外企业的高管及经济贸易发展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汇聚一
期刊
原产地规则是一国在产业与贸易方面的重要法律制度。伴随WTO的成立,一项比较原则的《原产地规则协定》诞生了。原计划在WTO成立后的3年内要制定出一整套协调的、非优惠的原产地的认定标准及规则,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同一产品应赋予原产地的标准如何,意见自然不尽一致,10年过去了,这套标准何时出台,人们还在屈指等待。WTO的成员目前仍在适用自己制定的原产地的法律法规。  原产地规则与纺织品与服装
期刊
当记者拿到“CRO首席责任官”栏目的设置说明和要求后,脑海中立即出现了一个身影,一个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欢背着一个双肩背书包,出席在众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健康和公益事业项目等活动和研讨会中的外国人——拜耳大中华区企业公关传媒部总经理华威濂。是的,在2006年,华威濂的身影频频出现在这些领域的活动中,他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公众所熟悉。其实伴随着
期刊
去年国家电网公司率先发布了央企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其后,国家电网公司又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的成员,在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今年新年伊始2006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又以更创新的方式,呈现在公司利益相关方面前。其特点可用16个字来形容:国际理念、中国特色、内容创新、形式友好。这是一份运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指导,又结合公司特点的报告。其内容较之去年有较大的进步和创新,形式也便于人们阅读
期刊
对于都市女性来说,“爱慕”一定是一个不陌生的品牌,如今在各地高档时尚的大型商场琳琅满目的内业专区,你都会发现爱慕的身影,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爱慕确确实实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在与戴安芬、华歌尔等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技,为装点中国都市女性高质量、高品味的生活而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爱慕十余年的发展为中国内衣的品牌建设、文化底蕴的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坐落于望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
期刊
阿伦·克拉莫(Aron Cramer)    商业就是在商言商……但它应该是合法经营,并且不应以牺牲后代为代价。”  这一新说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修正了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说法。被Interface公司的创始人,雷·安得森(Ray Anderson) 用来描绘当今企业在社会中的真实地位。没有赢得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存活下来。同
期刊
在2006年《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强调了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纺织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的重要性,其中明确指出行业应“积极推动并完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建设,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据此,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即CSC9000T的建设与实施已经成为今后五年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2005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了题为《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
期刊
按照入世承诺,我国5年过渡期行将结束,中国经济要在更加全面开放的环境下前行,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起点。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的纪念日。一进入今年的冬天,一些地方和行业部门各种有关入世五周年的纪念和研讨活动就接踵而至。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古以来在阶段性的时刻总结以往、展望未来是我们良好的传统,更是由于加入世贸5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而
期刊
加拿大人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利于增加中国农产品对加出口,中国的水果和蔬菜、方便食品、鱼类和海产品、有机食品向加拿大出口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半部,总面积为 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资料,2006年第二季度末人口总数为3250万人,其中,英裔居民占28%, 法裔占23%,其他欧裔占15%。加拿大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多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
期刊
本刊讯 一年前,作为目前国内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我国首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一年后,仍然是在人民大会堂,中国信保一如既往地密切关注、实时跟踪全球190个国家(除中国外)风险水平的变化,如期推出新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6)》。  12月11日, 2006版《国家风险分析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