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新课改跨班级选项教学模式的探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目的:对高中体育跨班级选项教学模式的探讨。方法:通过研究法、分析法、调查法、实践法、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课的分项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揭示了分项教学的魅力。结果;通过分项教学的开展和研究,使中学的体育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也步入了良性的轨道。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体育课堂 分项教学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而学校体育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跨班级选项教学是完成高中体育新课改模式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
  二、实施过程和研究措施:
  (一)准备阶段(2008年7月—2009年7月):组织理论学习,聘请专家指导研究实施方案,进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按计划组织实施,确定实验班级,明确实验要求,进行问卷访谈等调查。聘请专家现场分析,做好过程调查、分析、记载。设计问卷调查,各子课题分组进行问卷调查。
  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提倡“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工作目标,不断增强教师的“一流意识、科研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开展教育观念大讨论、大学习,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逐步形成责任分明、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的运行机制。
  四、设计实验方案,对实施课改的理论依据进行考证。征求有关专家意见,修改实施方案。
  五、利用田径排球、传统学校优势,切实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形成以排球、田径为校本教研课程。
  六、重视普及、培养学生排球与田径兴趣。新生入学,让新生了解国内外排球与田径发展状况,灌输和丰富学生排球与田径知识;组织学生观看排球与田径比赛,激发学生爱国激情;组建排球与田径兴趣小组、组织排球与田径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排球与田径才能。
  七、实施教学计划。在高一阶段,涉及的教学内容除了五个选项科目外,还安排了田径、体操、游戏等内容,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高二的分项教学打好基础。高二实施分项教学后,各教学班以各个项目为核心,重新制定教学计划,主要有身体素质单元计划、选项科目单元计划和田径单项单元计划。
  八、建立竞赛活动体系,充分发挥活动的示范效应。学校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年级排球与踢毽子、跳绳比赛等一系列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改变竞赛规则,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活动内容,努力选择学生最喜欢、最受欢迎、最有社会价值的体育项目。
  九、制定考试与评价体系。根据不同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身体要求规定:生长发育情况占10%,每个选修项目一般每学期安排2—3个考核内容(占30%),每学期安排2—3个身体素质的考核内容(20%),学习态度占10%、意志品质占10%、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占10%,不固定具体的考试时间,当学生认为可以达到考试要求时,随时可参加考试,学生对考试的心理压力明显降低,敢于考试善于考试的能力在提高,理论采取写小论文和心得体会相结合的办法(10%)。
  十、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撰写相关论文和教学案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做好结题工作。
  十一、成果分析: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使体育课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并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出了积极性尝试。
  (二)“基础+限制选修”学习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自我意愿及发展的内在需要,尽量满足其兴趣爱好,因而赢得了学生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大大强化了学习积极性,共同的兴趣成为强大的推动力。
  (三)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对教学内容认识和理解的局限性,紧紧围绕学生主动参与这个核心,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重新优化组合,在教学上并重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形成了我校特色校本教材。
  (四)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改变约束性强的班级授课制,创造了以共同爱好与需要为基础、以悬想相同的学生分班授课制。这既拓展了更为广泛的授课时空,又使教学的中心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大,大胆培养学生的自锻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锻自练习惯。
  (五)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评价与考试体系。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帮助学生学会与课程目标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自己,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十二、总结:由于在实验研究中,要求行动者参加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创造性,转变了学生观念,为学生今后独立进行科学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尽可能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项和重新选择要求,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青少年体质状况关系到民族的未来,高校体育是中学体育与群众体育的重要衔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体育工作.各层级高校也都在努力寻求一条合理且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通过对人文精神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联系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热点,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状况,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如采用开放式教学等进行探索,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人文精神 大学生    一、高校体育教育在人文精神构建中的积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为了克服困难,消除障碍,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四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在一个人身上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意志表现。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运动项目对意志品质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
中图分类号:G822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所谓有效性锻炼就是指短跑速度训练过程中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较高的完成速度训练目标的基本锻炼方式和手段的总称。从这个角度看,对于短跑速度训练的有效性锻炼这个课题,有这样几个要素。第一,速度与力量这个概念。其次,运动员本身的生理特征和运动特征。第三,影响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有效性的因素。最后,短跑训练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取适用于评价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维度及对应指标,分析我国十强制药企业及国际制药巨头技术创新绩效,在30年观察数据基础上,重点探究近10年国内十强制药企业对国际制药巨头的技术创新追赶绩效趋势;探究国内大型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短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战略管理,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深入了解涉及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和评价维
中图分类号:G871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1  摘 要 射击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因为射击是个人项目,比赛中无法接受团体技战术的配合和情绪上的相互感染,也不可能更多地接受教练的指导,只能单兵作战,而此时对每个运动员来说意志品质显得尤为最要,可以说是走向成功的法宝。  关键词 射击 意志品质 培养    一、前言  具备一定技术的队伍,在比
自199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职业打假开始出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是,职业打假的发展历程却呈现出一个先升后降的趋势,先是在1993年后产生,于2014年前后发展速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在项目设置方面过于单一化、竞技化,与“键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相脱节.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发展方向在哪?是展示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2    摘 要 竞技体育的残酷,淘汰率之高,是每位体育工作者都有目共睹的。多年来我国现行的业余体校的培养目标、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造就了一大批的被淘汰下来的业余体校学生。业余体校毕业学生,除了仅有的几个能被高一级运动队吸收外,其余毕业生因文化基础查较差,难于达到普通体育院校或普通高校招生的文化要求,而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