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品质办园之逆境中的成长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ua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探索高品质办园模式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逆境.要变危机为契机,需要管理者直面难题,以“时代规律、责任担当、教师团队”为决策原点,注意“绩效提升、时间管理、部门协同”等关键点,并通过组织集体反思,对今后管理的“发展规划、日常管理、关键节点”进行提升与赋能.
其他文献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公布的TIMSS2019结果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东亚国家/地区在数学测评中的表现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新加坡数学各项测评排名全球第一.各参与国家/地区学生自1995年以来数学测评成绩整体呈上升趋势.学校环境、课堂教学、教师及家庭等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提高数学成绩须关注学校氛围与纪律安全,重视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丰富家庭学习资源供给,赋予儿童更多的早期教育活动机会.
1999年,张望(1916-1992)先生的家人把“藏书、作品、文稿、书信、刀笔、印章等数百件遗物全部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①,其中有8封许广平致张望的书信.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支持下,笔者尝试对这8封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书信进行释读,进而又幸运地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资料库中找到了张望致许广平的5封书信的照片(另外还有张望在1937年4月29日致许广平的书信原件,但该信已经收入198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许广平藏书信选》之中,所以本文不再进行研究),这5封书信与“张望文库”中的许广平致张望的8封书信是许广
期刊
生态雕塑是近些年艺术界新出的一个词.什么是生态雕塑,如何界定生态雕塑?目前讨论得还不多.rn理论的观察常常是从艺术现象入手的.2014年11月,由蓝顶美术馆主办的“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在三圣乡荷塘月色旁的锦江湿地推出,有三十位雕塑家参展.这个展览第一次提出了“生态雕塑”的概念.
期刊
一译作还原:叶灵凤的翻译文学rn李欧梵曾把叶灵凤与赵景深、邵洵美、张若谷并列为30年代上海文坛中“自成风格的权威译者”①,但叶灵凤的译者身份、翻译文学至今仍未得以研究.最新出版的《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叶灵凤卷》②中亦未见其翻译作品.
期刊
姬子,对我来说原先是个陌生的名字,而且当他还健在的时候,我们竟无缘相识.2019年8月,石家庄美术馆举办他的第十一场大型个展(准确地说是遗作展),王春辰来函邀请.为了与会发言,我第一次读到了他的一些资料,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到了石家庄美术馆,参观了四个展厅的作品(尤其是那幅超长尺幅的巨作——《大宇畅神图》)以后,大受震撼,亦大为感动!在此之前,简直想象不出,国内还有这么一位非常了得的水墨画家!展览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且终身难忘!
期刊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双减”时代,教师研修要紧跟教育发展步伐转型升级.但现实中的教师研修存在思想固化、急功近利、路径模糊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教师自主发展通道太多导致的应接不暇;专业引领规划过强导致个性抹杀;评价机制迭代太快导致难以预设;教育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等.对此,可以通过组建教研共同体助力教师增进教学理解,规划实施研修课程,引领教师培育教学素养,利用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提升课程领导力等,在教研转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县域内建立城乡教育合作体,实现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其关键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实质在于合作体学校的规划,核心在于作为龙头的县城学校对以上两个规划的执行和落实.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明确城乡合作体学校的管理权责关系,合理制定城乡合作体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将规划落实在具体教育教学行动中,以师资促发展,以督查促行动,从而促进县域教育的协同推进和整体提升,实现县域教育的良性发展.
表现欠佳教师是指在专业表现上未达到最低标准的教师.表现欠佳教师的有效识别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学生反馈、同行观察、校长评价、家长投诉和标准评价等方法进行识别.为帮助教师改善欠佳表现,可以借鉴布里奇斯、琼斯等人的观点对教师进行辅导.
关怀理论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行为,最终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心理等方面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家庭关怀缺位、学校关怀缺失和同龄群体关怀缺乏是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原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在家庭方面,应推崇自由对话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在学校方面,可大力推行感化教育,补足校园欺凌治理的短板;在教师方面,要鼓励学生同龄群体间积极交往,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等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当前,校园欺凌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研究者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校园欺凌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把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置于家校社共育视域下进行研究,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以及家校社联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