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概念讲解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d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所以现在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花大量的时间,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在基本概念的讲解上,花的时间较少,是蜻蜓点水式的。这其实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没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的学生,他们如何胜任对未知的探究,又如何能在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面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化学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也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及其规律的起点。下面是我对做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的探究:
  1 提高对基本概念重要性的认识
  化学概念,对学生以后进行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那么让学生真正学好化学是很难的。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它重要性的认识。老师认识提高了,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概念就会得到更多的突出;学生认识提高了,学习时就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而不会满足于一知半解。
  2 讲解时,注重关键的字、词
  把握好化学概念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找关键词,然后再做出点评和解释,纠正学生种种认识上的偏差。
  3 深入剖析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对某些难以理解的化学概念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掌握概念的本质意义。例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由上可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剖析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
  4 运用对比方法,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解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后,提问:“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对吗?为什么?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全部”来分析,由此加深对酸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尽量多运用实验、教具和多媒体,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
  初中的学生大多数的思维还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形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因此在讲解概念时,要尽可能的进行直观教学。要尽可能多运用各种各样教具。比如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时,由于它们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如果不运用模型,学生就很难理解它们的结构。同时,多媒体技术也是很好的直观教学媒介,它能呈现给人们形象、动态的影像。因此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它、用好它。比如,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总是不理解,很多学生根据这个概念,错误的认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重视实验都是不过分的。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比如,饱和溶液与未饱和溶液,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手配制,这样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同样,溶解度、质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让学生建立概念。否则,老师空洞的讲解,只能使学生听的枯燥。
  6 选择典型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一个化学概念形成之后,学生对其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粗糙的,必须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此时,练习就是个不错的方法。在教学中,对化学上重要的概念或难以掌握的概念,老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习题给学生练习。学生在习题练习中,不仅可以巩固已经掌握了的化学概念,还能深化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在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基本概念重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多运用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关键词】
期刊
班会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班会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工具。开学两周以来,我发现班内部分学生做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对他人、对集体漠不关心。针对这一现象,我召开了一节“责任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其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而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1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小神探”  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的自我教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如何在教学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 师生 效果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对学生的塑造和培养。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它的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教师,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笔者作为一名管理者,始终认为学校的发展首先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学校要帮助教师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专业发展能力,并且通过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知识结构单薄。专业活动需有其自身独持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知识是构成专业标准的依据。从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
期刊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情境 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
期刊
【摘 要】 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  1 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坏境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对独生子女因材施教,如今已成为摆在教师、家长和社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我认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影响及学校、教师的因素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定位也越来越高。目前,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及相当多的企业单位,引进人才的重要标准,仍旧是高学历,而不是真正重视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历热”持续升温。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迎接21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
期刊
高中课程改革的大潮扑面而来,高中学校每个学科的教师,都要重新接受新课程标准的“锻炼”和“改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中学历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1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兴趣培养  有位哲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