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情境 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
  1 引进时代“活水”,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中当然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广搜博采,时刻注意引进时代的“活水”。
  适当延伸教材。由于语文教材的滞后性,课文的一些内容或观点已经过时了,我们就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以课文为源头,发掘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充满时代新鲜气息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补充同题材名作,扩大学生阅读面。教了蒲松龄的《狼》之后,我补充了几篇有关狼的文章:《母狼的智慧》、《西伯利亚的七匹狼》、《狼人情》、《狼与鹿》、《狼羊同笼的启示》。这几篇文章都写狼,但角度不同,学生读后,兴趣盎然。趁此机会,我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狼的资料。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注入新观点,介绍新成果。一些课文的提法,随着时代的前进已经显得陈旧甚至落后,一些曾经是作为经典的评论,现在已经过时,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注入新的观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紧扣课文作引申,补充介绍相关的时文佳作,既拓宽视野,又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2 教师要真正“活”起来
  2.1 转变观念,体现新理念。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要活,要变“以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中学,在教中悟,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不将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而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变传统的“聚焦式”教学转而为“立体型辐射型”教学,课堂上注意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让学生生命活力涌动;变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不将分数看作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2.2 活用知识,熟练驾驭课堂。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是有限的。聪明的教师要善于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灵活地服务于他的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熟练地驾驭好语文课堂。只有寻求充满生机的教学方法,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课才会充满活力。
  2.3 活用教材。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如果课堂教学只是“抱着教材打滚”,只在一间房子里兜圈子,就难以求活,何况有些教材距学生所处的时代较远,很难引导学生进入境界。这就需要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与教材内容相通的联结点,巧妙地给学生搭桥架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活用教材的前提,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增强学生对教材的亲切感。
  2.4 激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间环节则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教学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3 让学生“活”起来
  3.1 开放教育,让学生主动学。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们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3.2 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组织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主体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其语文素养可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当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报刊上时,家长看了欣慰,亲戚看了高兴,朋友看了喝彩,学生也能感受到经过艰辛努力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3.3 体验成功,让学生乐学。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学生的学习兴趣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激活。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问题时,教师就应适时作出肯定或表扬;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时,教师也应先肯定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的一面,然后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鼓励和褒扬,学生就会学得开心。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下得及时,学生富于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溢于言表。在教学中欣赏学生,在欣赏中教育学生,学生会因此心智灵慧、行为机敏,会变得更有个性。
  激活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要让学生在主动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开拓思维,培养能力。
其他文献
新的课堂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怎样的课堂氛围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1 激发兴趣,体现主体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生动有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趣味题,引导他们钻研,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期刊
每年高考语文一结束,作文题总是备受人们关注,今年当然也不例外。说实话,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命题者那捉摸不定的命题,但考试以后对作文命题的完美与否,心里还是非常有数的。广大师生喜欢什么样的作文命题呢?  1 命题要有文学色彩,富有内涵,但不虚无缥缈  据我们与学生座谈得知,绝大部分同学对偏重诗意虚化的作文题并不看好。如,今年的安徽卷《时间在流逝》,仿佛要考生一头钻进故纸堆里;广东卷《回到原点》,则只是停
期刊
【摘 要】 篮球裁判员在临场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怯场”的现象。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市学生裁判员在临场执裁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法,可解决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和自信心上的不足,在执裁时能排除外界干扰,保持心理稳定,充分发挥执裁水平,顺利完成比赛任务,使我市学生篮球裁判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学生篮球裁判员 怯场 心理   
期刊
所谓“自学互帮导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茁壮了,成长了。他们说:“给我一双慧眼,我就能发现宝藏;给我一双翅膀,我就能拥有阳光;给我一双脚蹼,我就能遨游海洋……”他们在“自学互帮导学”中战胜了自我。有人说:“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以前的教学,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在课堂上习惯了听和写,填鸭式教学让他们畏首畏尾。现在他
期刊
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要体现在使学生获得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并且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等方面。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石,几何概念是学习几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几何概念的教学。讲清几何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几何概念,这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条件。  1 利用直观多媒体教学模型,培
期刊
背景资料:下课铃声响了,有的教师依然口若悬河的讲个不停,学生都异常反感;然而有时,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下课铃声响了,老师要立即停止讲课,学生却异常恳切地请老师拖堂讲完。这是同一种情况下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方面,一般来说教师压堂对于教师自己和学生都是一件无益的事。第一,压堂会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据科学统计,人的注意力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之分,而有意注意只能
期刊
【摘 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关键词】
期刊
班会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班会更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工具。开学两周以来,我发现班内部分学生做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对他人、对集体漠不关心。针对这一现象,我召开了一节“责任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其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而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1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小神探”  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的自我教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如何在教学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 师生 效果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对学生的塑造和培养。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它的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教师,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笔者作为一名管理者,始终认为学校的发展首先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学校要帮助教师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专业发展能力,并且通过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知识结构单薄。专业活动需有其自身独持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知识是构成专业标准的依据。从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