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_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性。

方法

入选22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hs-CRP水平的四分位数间距,将患者分为4组:Q1组(hs-CRP<6.26 mg/L),Q2组(hs-CRP 6.26~14.44 mg/L),Q3组(hs-CRP 14.45~33.08 mg/L),Q4组(hs-CRP>33.08 mg/L)。比较4组之间的基线资料、CIN发生率及院内临床事件。对比剂肾病定义为使用对比剂后48~72 h血肌酐值比基线值升高超过5 mg /L。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hs-CRP与CIN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

220例患者中,21(9.8%)例患者发生CIN。Q1、Q2、Q3和Q4组的CIN发生率分别为1.8%(1/55)、1.8%(1/55)、14.5%(8/55)和20.0%(11/55)(趋势检验,P<0.01);院内病死率、需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均>0.05)。ROC曲线显示:hs-CRP界值为16.85 mg/L时,其预测CIN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61.8%,曲线下面积0.748。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CIN发病率显著相关(OR=6.88,95%CI:2.23~21.21,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贫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左心室射血分数<40%、年龄>75岁、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糖尿病史后,hs-CRP>16.85 mg/L是 CIN的独立危险因子(OR=15.91,95%CI:3.43~73.85,P<0.01);年龄>75岁(OR=7.27,95%CI:1.85~28.63,P<0.01)及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6.38,95%CI:1.48~27.41,P<0.05)与CIN发生率显著相关。

结论

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水平与CIN相关,hs-CRP升高的患者发生CIN的风险增高。

其他文献
自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公布心房颤动(房颤)指南后,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有了两个评分系统,即传统的CHADS2评分和欧洲指南推荐的CHA2DS2-VASC评分[1]。后者问世后,在我国就一直存在到底使用哪一种的争论。多数意见认为,由于CHADS2[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高血压(hypertension)、年龄(age)、糖尿
期刊
载脂蛋白J(apolipoprotein J,apo J)是1983年从公绵羊睾丸液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最初命名为clustering,伴随着其他物种体内的各种细胞其同系物的发现,1992年更名为clusterin(又称apo J)[1]。这种糖蛋白可以与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极高密度脂蛋白(VHDL)相结合,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75 000~80 000的异质二聚体蛋白质[2]。apo
期刊
近日当选世界心脏联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理事,参与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区域化和本土化工作。指南区域化和本土化中一个重要议题是不同种族人群使用心血管药物的剂量差异问题。
期刊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单独以及联合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sion defibrillation, ICD)治疗不同程度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EN 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美国食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非编码基因(noncoding repressor of 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NRON)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过表达和干扰后,对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NFAT)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成管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NRON基因在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相关心肌损伤及术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拟行择期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106例成功完成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组51例,对照组55例。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PCI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PCI术
目的探讨CT路标和磁导航系统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连续入选门诊双源CT检查诊断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30例。将靶血管的冠状动脉CT影像转入磁导航系统,经剪辑、重建后投照在X线屏幕上作为实时路标。记录靶病变特征、放置导丝过程所需的时间、X线暴露量、对比剂用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对30例入选患者的36
目的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AS)的即刻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1例ICD术后发生VAS患者,回顾性分析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即刻及远期随访疗效。结果11例共接受15次消融,其中心外膜途径6次。术中9例共诱发20种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平均周长为(384±141)ms,20%为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性室速。7例诱发出多形性室速。平均X线透视时间(26±17)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普通人群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与慢性肾脏疾病(CKD)具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探讨我国CKD与罹患房颤的关系。方法1168例CKD住院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3±14.2)岁,男性占54.5%。房颤由心电图或既往确切病史判定。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各亚组房颤的患病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房颤发生的关联因素。结果平均eGFR为(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常规培养3 d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10、100、1000 μmol/L)的H2O2处理24 h建立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分别为10 μmol/L H2O2模型组、100 μmol/L H2O2模型组及1000 μmol/L H2O2模型组,另以完全培养基进行常规培养作为对照组。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