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妙笔忆师恩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值得回忆的老师,会时常想起,时常动容。文学名家们妙笔生花,追忆师恩师情,讲述他们与老师之间难忘的故事和深厚的情谊。
  王蒙感激不已的老师,是启蒙老师华霞菱。王蒙在《华老师,你在哪儿》一文中写到:二年级时平生第一次造句,用“因为”造了一个长句,受到华老师的激赏,并在班上念了这个句子,王蒙因此爱上了写作。只是,王蒙在后来的写字课上忘了带文具,按规矩应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此时与王蒙一同没带文具的女生说:“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听了这话王蒙是绝地逢生,随即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王蒙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事后华老师找到王蒙,问道:“当那个女生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王蒙脸一下子就红了,他无地自容。这是王蒙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直到现在,王蒙心里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莫言終生难忘的老师,是只教过他半学期体育的王召聪老师。莫言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道:“王老师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因为莫言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那时的夏天,学生都在教室午睡。莫言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本能地将木板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莫言叫出来,问莫言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莫言说怕把同学们惊醒。他看了莫言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莫言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莫言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认为莫言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莫言内心深处的善良,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他说话。这件事,莫言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感动不已。
  格非印象最深的老师,是一位“神仙”老师解永复。格非在《我的启蒙老师》一文中写道:“解老师体硕身长,仪表不凡,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只是脸相有点凶。”他从不体罚学生,因为他根本用不着。他成天神情肃穆,眉头紧锁,同学们见了他就害怕。这个人的一切都是神秘的。他一来,学校的其他教师几乎立即全都变成了杂役。他像是变戏法似的变出一门门课来。格非说,他们终于知道,这世上的课除了念小人书之外,尚有语文、算术、音乐、体育诸多名堂。不用说,所有这些课都由解老师一人承担。格非一直保留着小学三年级时解老师教他们写的一首诗。只有四句话,竟然没有标题。解老师在格非的方格本上批了一个大大的“优”字,并在每一个字下面都用红笔画了圈,以示褒扬。字迹漫漶,且已褪了色。估计格非后来的从文,也许与这个“优”字有密切的关系吧。
  悠悠师恩最难忘。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去,洒下心血点点。浇花朵,育桃李,春华秋实,奉献赤诚一片。师恩令我们难忘,温暖的话语,感动的瞬间,无论相隔多年,忆起都如同昨天。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女生,去年,有幸考入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刚刚入校就被誉为校花。就读本校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大三的师兄带着我几乎走遍了城市的每一处生态公园,让我一下子喜欢了漳州这片神奇的生态城市。我们曾经逛过郊野公园、碧湖生态公园、九龙公园、芝山公园、荔枝海公园以及本校前方的九龙江岸道,景色之美让我流连忘返。偶然,在凤凰台资讯网看到这样一则信息《漳州西院湖计划8月底开放 探营景观揭开神秘面纱》。据说西
期刊
清晨水边晨练,傍晚湖边发呆。湖,融入了漳州人的生活,成了漳州人的脸面,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五湖四海”,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城花海半城湖,城中有林有花有湖,作为中心城区,芗城区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持续探索“生态+”模式,推进“五湖四海”、九龙江畔“百花齐放、百树成荫”绿化工程等建设,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古城文化、林語堂文化、陈元光文化……
期刊
周末的上午,迎着蒙蒙细雨,我们几位文友来到荷步村赏荷。荷塘位于荷步小学的斜对面,地点幽雅、静谧。每年,我都会来这里观赏荷花。这一片怡人的莲荷让我每每牵挂惦念,魂牵梦绕。面对荷塘,隔离车马喧嚣的三尺红尘,仿佛踏入超凡脱俗的境界,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和舒展。  雨中的荷塘边,几乎没有其他的游人。绵密细腻的雨丝如烟似雾,微风过后,白茫茫一片笼罩在天地之间。远处,列队迎迓的莲荷映入眼帘,绿盖叠翠、白粉相衔,
期刊
老街香港路石牌坊下面,有一块立着的介绍这条老街情况的牌子,上面说这里有现代作家杨骚的故居。这座故居的正门在香港路90号,这是一处典型的闽南“竹竿厝”,后院的小巷连接另一条老街龙眼营。后院朝北另一处小院开了个边门,从香港路二巷出入。杨骚出生在这里,住了18年,一直到赴日本东京留学。从日本回来后,又住了几个月。我要讲的故事,发生在此时。  1985年,一个非常晴朗的初秋日子。天空透明得让人想到什么叫一
期刊
福建省诏安县靠海的梅岭镇,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城洲岛。据说,那是一座无人居住的生态海岛,美丽的不得了。这个岛屿自从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海洋公园后,更是声名鹊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周日,天气晴朗,正是出游好时候,同事们相约一起去游览城洲岛。  我们坐在船上,向着美丽的岛屿前进。帅哥美女们一脸愉悦,笑容灿烂。在船上,远远看到的城洲岛,她彷如一只巨龟,在万顷碧波中闭目养神,好似在养精蓄锐等待远道而来
期刊
当年,在人市路与新华东路的交叉处是一个不小的三叉路口,非常“闹热”,这就是本地人称为 “巷口头” 的地方。  寻找老鼠尾巴  正对着叉口的是一家牛肉店,学校布置“除四害”的时候,父亲曾带我来这里找过老鼠尾巴。因为老师说一条老鼠尾巴可以抵一火柴盒苍蝇,我们的任务是:要么交三火柴盒苍蝇,要么交三条老鼠尾巴。我回家后向父亲说了这事,父亲认为牛肉店是吸引老鼠的地方,可能找得到老鼠尾巴,这样我就可以少打些苍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美人蕉聚在一起盛放。  这却不是头一回感受徐志摩在日记《西湖记》里说的“数大了似乎按照着一种自然律,自然的会有一种特别的排列,一种特别的节奏,一种特殊的式样,激动我们审美的本能,激发我们审美的情绪。”他把西湖的芦荻与花坞的竹林,都归类于数大的美,“那不是智力可以分析的,至少不是我们的智力可以分析。”  当我看见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既怕强风又惧霜冻的美人蕉,在这寒风吹拂的
期刊
地处平和大山深处的家乡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今日的家乡不再是从前那个贫穷落后和脏乱差的模样,她变美了、变富了、变年轻了,充满朝气、活力和魅力。今年国庆节回老家的所见所闻,让我感慨万千,意犹未尽。  山村也闹堵车  我的老家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土楼中的“美女楼”、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就坐落在蕉路村。国庆节不想远行,不想给景区“添堵”。10月2日早,我选择从漳州回
期刊
唐朝年间,有个陕州人叫张玄靖, 科举考试后进入朝廷做官。由于他依附当时朝中权臣慕容宝节,和慕容宝节走得非常亲近,官慢慢做大了,从左卫仓曹升到了监察御史。刚刚到御史台为官,张玄靖显得比较低调和谦虚,一律称呼当时年长和比自己官阶高的同事为“兄长”,待人也非常恭敬。時间慢慢一长,他自恃有慕容宝节作后台,自己又升官至殿中御史,就开始没把同事放在眼里了,再也不称呼年长的同事为“兄长”,改为直呼他人名字。后来
期刊
提起中国历史,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三国时代了,三国时代之所以深入人心,和小说《三国演义》产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情节有极大的虚构成份,不可当正史来读。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三国史话》一书,对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三国史进行了权威性的阐释,高屋建瓴、抽丝剥茧,把历史真相逐一还原;其中的一些独道见解,让我们看到了史学大师眼光的独特之处。  作者首先归纳出了后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