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美美人蕉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美人蕉聚在一起盛放。
  这却不是头一回感受徐志摩在日记《西湖记》里说的“数大了似乎按照着一种自然律,自然的会有一种特别的排列,一种特别的节奏,一种特殊的式样,激动我们审美的本能,激发我们审美的情绪。”他把西湖的芦荻与花坞的竹林,都归类于数大的美,“那不是智力可以分析的,至少不是我们的智力可以分析。”
  当我看见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既怕强风又惧霜冻的美人蕉,在这寒风吹拂的季节,照理应该凋落或萎蘼,但为了迎接“2016形象中国·海峡两岸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活动,秋末的漳州角美台商投资区中心城区,寂然无声的美人蕉花大色艳漫漫地喧嚣绽放,禁不住惊喜万分,张口结舌找到一句“非笔墨所能形容”想要忽悠过去,却见到承办此次活动的闽南日报记者报道时撰了一副对联““花田美事”喜迎八方贵客,“幸福角美”笑纳四海宾朋”,贴切地把花田的美丽和角美的幸福都活泼地调动起来,犹如风吹过花田时,美人蕉在晃动着它鲜艳明丽的色彩一样欢快喜悦。
  下雨的上午,车子往角美开镜场地开去。承办方选择美人蕉花田作为首站开镜之地,真是挖空心思的想法,成群结队的工作人员,认真尽力要将想法实现成真,这份由衷的期待就连天公也来帮忙。明明有雨的清晨,来到花田之地,美人蕉的艳色叫摄影家们放弃大会准备的雨伞,全搁在车上,只数人披着塑料雨衣,为了把绚艳的花儿留住,他们把最重视的摄影机攒在怀里,一边伺机寻觅心中值得留下的画面拍摄,根本不理下雨会湿人,淅淅沥沥的雨被众人忽视之后自觉无趣,细成雨丝若有似无在飘洒。
  喧天鼓声不受雨滴影响,美人蕉亦非鼓声催促才盛开,刚下车的摄影家被璀璨的花儿迷惑得失去方向,各自朝各人心目中的“美丽”走去,工作人员不断要求人人赶紧归队,开镜场地已布置妥当,中间大片红底布幕,幕上黄色的“开镜仪式“字体映得显眼瞩目,突出地上铺着青色地毯的舞台,舞台前摆一排红纱巾盖着相机镜头的摄影机。舞台左右两排伫着8个扛着“花样漳州,幸福角美”的红衣美女。当局的细心在于这8个字可对应镜头和角度的需求随时走动。响亮的鼓声突然被震耳欲聋的电音取代,从花田里蹦蹦跳跳,随着快节奏摇摆出来的是电视上看过的台湾电音三太子。这三个或戴眼镜或咬奶嘴,粗眉大眼,手穿白色大手套,分别穿著红色黄色与白色的大毛毛鞋,跳着街舞的三太子,是神偶结合现代电子音乐,将传统信仰融合热门音乐,形成神圣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现象,在台湾红到发紫,被誉为最具台湾特色的民俗艺术表演人物,成为一个成功地把严肃的宗教仪式转化为活泼的流行文化的典范,也是大受年轻道教信徒欢迎的节目,甚至登上美国MLB, 2008年“道奇台湾日”活动时也邀请电音三太子跳Lady Gaga舞曲开场并开球,上海世界博览会亦邀请他们到来演出。
  电音三太子出来之前,美人蕉花田边的表演是漳州传统舞蹈“大鼓凉伞”。这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在欢庆胜利时跳的群舞,漳州每逢节日必定表演。往往把气氛搞得无比热烈。胸挂大鼓,双手打鼓的鼓手和持彩色凉伞的舞者以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鼓乐声和一边旋转舞动长柄凉伞的粗犷豪迈舞者一起出现。身著鲜艳丝绸布料民族服装,再加上凉伞边的垂穗不断地随风飘荡,矫健的舞姿和潇洒的鼓乐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这充满战斗豪情和必胜信念的舞蹈增加了温柔流韵, 难怪在舞蹈界有“活化石”美称。
  电音三太子和大鼓凉伞的表演都有声有色,静静在花田里盛开的美人蕉却没有一点声音。绚丽的红色,明亮的黄色,还有红黄二色混合的叫鸳鸯色,斑斓灿烂,奇异的是混合色的殷红花瓣是全红,橙黄花瓣却洒着红色的斑点,无论什么颜色,全都仪态万千、娇艳欲滴。后来漳州的朋友发来短信告诉我,美人蕉共有乳白、鲜黄、橙黄、橘红、粉红、大红、紫红、复色斑点、红黄相间、红瓣金边等50多个花色品种。
  美人蕉不只长在花田里,还入了古今文人的传说和诗画中。当年考入西南联大,在昆明居住多年因而文章时常写昆明的花的汪曾祺,是我喜欢的作家,他也为美人蕉的美而心动“昆明的美人蕉皆极壮大,花也大,浓红如鲜血。红花绿叶,对比鲜明。我曾到郊区一中学去看一个朋友,未遇。学校已经放了暑假,一个人没有,安安静静的,校园的花圃里一大片美人蕉赫然地开着鲜红鲜红的大花。我感到一种特殊的、颜色强烈的寂寞。”
  色彩鲜艳到感觉寂寞的花,依照佛教的传说是由佛祖脚趾流出的血变成的:恶魔提婆达多,见佛陀有大能力,善行和名誉也与日俱增,便暗中设计欲伤害佛陀。 某日,提婆达多查出佛陀出游的行程,埋伏在佛陀将经过的山丘上,并投下大石打算伤害佛陀。人算不如天算,大石尚未滚落到佛陀之前,已粉碎成好几千个小石片,其中一枚碎片伤到了佛陀的脚趾,流出来的血被大地吸了进去,长出美丽艳红的美人蕉,大地在这个时候裂了开来,卑劣的恶魔提婆达多给吞沒了。美人蕉是佛祖脚趾流出的血变成的,故又名“昙华”。唐朝之前它原名“红蕉花”,一直到唐朝诗人罗隐作诗歌颂“芭蕉叶叶扬瑶空,丹萼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之后,美人蕉取代了红蕉之名。
  今天下雨的美人蕉,叫人想起明朝诗人皇甫汸《题美人蕉》:“带雨红妆湿,迎风翠袖翻。欲知心不卷,迟暮独无言。”沉默无语的美人蕉,花语为“坚实的未来”,深秋在漳州角美的台商投资区,参与“2016形象中国·海峡两岸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活动开镜仪式的朋友们都看见,缤纷绚烂的美人蕉花海,那强烈的生存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风中雨里,大片大片的嫣红艳黄,张扬得无比眩目和抢眼。
其他文献
前一次走进浦南,是因为大唐松洲书院。这一次,近距离了解浦南,则是因为古傩。  傩,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苦难”的“难”,从字的构造上看,表达出人们在苦难中需要寻求解脱的愿望。起源于远古洪荒时期的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是融原始面具舞、祭祀、音乐、戏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多用于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王今栋在《傩的秘密》一书中说:“傩是一种声音、一种影子、一种民间群众的浪潮
期刊
漳州市区胜利路与新华东路有一个交叉口,胜利路两侧屹立的是现代时尚的楼台店面,新华东路北段是古早闽南味的骑楼门店,新华东路南段的古旧建筑早已拆建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建筑了。走到这个点上,你如果带着些许怀旧凭吊之意,东西南北对对眼,你会发现,这里似一鼎大锅,把现代时尚味与古早闽南味煮成一锅了,那是一种时空交错,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悲欣感觉。走进古称“岳口街”的新华东路北段,走进漳州历史,沿街寻常人家的古旧
期刊
1785年10月,福建闽县(今福州)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为了在河南推广红薯种植,拯救灾民,结果病逝于该省。乾隆帝闻讯,对其报国精神极为赞赏,赏给他国子监学政的职衔,以示嘉奖。这位福州老农便是陈世元。  陈世元的太祖父(五世祖)陈振龙是长乐县青桥村人(今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不到20岁便考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今天菲律宾)经商时,他发现当地高岗旷野,遍地青藤,家家户户种植红薯。它们
期刊
孟春已去,仲春将来。  欣欣然行走于二月的九龙江畔,似乎总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继醒来了,让人生出一些说不清的期待。微雨似油,润开了桃枝柳枝上的一串串蓓蕾。树的枝条明显有了活性,风吹过,树也会点点头。阳光也是绿色的,江水在盎然的绿意中,添加了新鲜的自由。不知不觉中,圆山脚下的小草继续松动着身边的硬土,幼小的昆虫丰满着它的翅膀,无边的草浪也正在向远处汹涌。即便在暗夜里,春天还是勃勃生长着的。偶有
期刊
我是一名女生,去年,有幸考入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刚刚入校就被誉为校花。就读本校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大三的师兄带着我几乎走遍了城市的每一处生态公园,让我一下子喜欢了漳州这片神奇的生态城市。我们曾经逛过郊野公园、碧湖生态公园、九龙公园、芝山公园、荔枝海公园以及本校前方的九龙江岸道,景色之美让我流连忘返。偶然,在凤凰台资讯网看到这样一则信息《漳州西院湖计划8月底开放 探营景观揭开神秘面纱》。据说西
期刊
清晨水边晨练,傍晚湖边发呆。湖,融入了漳州人的生活,成了漳州人的脸面,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五湖四海”,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城花海半城湖,城中有林有花有湖,作为中心城区,芗城区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持续探索“生态+”模式,推进“五湖四海”、九龙江畔“百花齐放、百树成荫”绿化工程等建设,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古城文化、林語堂文化、陈元光文化……
期刊
周末的上午,迎着蒙蒙细雨,我们几位文友来到荷步村赏荷。荷塘位于荷步小学的斜对面,地点幽雅、静谧。每年,我都会来这里观赏荷花。这一片怡人的莲荷让我每每牵挂惦念,魂牵梦绕。面对荷塘,隔离车马喧嚣的三尺红尘,仿佛踏入超凡脱俗的境界,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和舒展。  雨中的荷塘边,几乎没有其他的游人。绵密细腻的雨丝如烟似雾,微风过后,白茫茫一片笼罩在天地之间。远处,列队迎迓的莲荷映入眼帘,绿盖叠翠、白粉相衔,
期刊
老街香港路石牌坊下面,有一块立着的介绍这条老街情况的牌子,上面说这里有现代作家杨骚的故居。这座故居的正门在香港路90号,这是一处典型的闽南“竹竿厝”,后院的小巷连接另一条老街龙眼营。后院朝北另一处小院开了个边门,从香港路二巷出入。杨骚出生在这里,住了18年,一直到赴日本东京留学。从日本回来后,又住了几个月。我要讲的故事,发生在此时。  1985年,一个非常晴朗的初秋日子。天空透明得让人想到什么叫一
期刊
福建省诏安县靠海的梅岭镇,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城洲岛。据说,那是一座无人居住的生态海岛,美丽的不得了。这个岛屿自从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海洋公园后,更是声名鹊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周日,天气晴朗,正是出游好时候,同事们相约一起去游览城洲岛。  我们坐在船上,向着美丽的岛屿前进。帅哥美女们一脸愉悦,笑容灿烂。在船上,远远看到的城洲岛,她彷如一只巨龟,在万顷碧波中闭目养神,好似在养精蓄锐等待远道而来
期刊
当年,在人市路与新华东路的交叉处是一个不小的三叉路口,非常“闹热”,这就是本地人称为 “巷口头” 的地方。  寻找老鼠尾巴  正对着叉口的是一家牛肉店,学校布置“除四害”的时候,父亲曾带我来这里找过老鼠尾巴。因为老师说一条老鼠尾巴可以抵一火柴盒苍蝇,我们的任务是:要么交三火柴盒苍蝇,要么交三条老鼠尾巴。我回家后向父亲说了这事,父亲认为牛肉店是吸引老鼠的地方,可能找得到老鼠尾巴,这样我就可以少打些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