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在西院湖生态公园里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ans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女生,去年,有幸考入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刚刚入校就被誉为校花。就读本校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大三的师兄带着我几乎走遍了城市的每一处生态公园,让我一下子喜欢了漳州这片神奇的生态城市。我们曾经逛过郊野公园、碧湖生态公园、九龙公园、芝山公园、荔枝海公园以及本校前方的九龙江岸道,景色之美让我流连忘返。偶然,在凤凰台资讯网看到这样一则信息《漳州西院湖计划8月底开放 探营景观揭开神秘面纱》。据说西院湖生态公园位于芗城金峰片区西院村,接瑞京西路,邻北江滨路,朝九龙江畔,距闽师大只有几分钟车程,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我约上师兄一起前往观景。翌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驱车到达景区,映入眼帘的是“西院湖生态公园”七个大字。我急着牵住师兄的手快速跑进公园。这里湖光秀丽,万花争艳;湖边绿意葱葱,栈道穿插湖心,亭阁崭新庄重,远景高楼林立;湖中荷叶娇媚,白鹭嬉戏飞翔;塑胶道环绕景区、青石台阶有序错落、绿野环抱清湖;正南面圆山就像背景画一样凸显了周围靓丽的景观。我们闲逛之中,仿佛置身于迷幻的仙境,顿觉醉意朦胧,喜笑颜开。
  漫步西院湖成了我与师兄课后休闲的习惯。有一天我邀请师兄隔日到西院湖观看日出,师兄满口答应。翌日清晨,我带上音乐播放器和野餐食品,师兄带上画板,我们骑着自行车出南校门走北江滨路很快就到了西院湖生态公园。此时,整个公园还沉浸在睡梦之中,天色灰暗,周围环境异常宁静,朦胧的西院湖显得格外虚幻,有着一种梦一般的美丽。我们选择在“绿林映岸”休息,等待日出;同时,欣赏着处于黑暗中的西院湖,远处传来了原野的昆虫和小鸟的叫声,它们正在唤醒西院湖如梦的风景。我们等了许久,微风轻飘,感觉有些凉意,不知不觉,天色逐渐由暗变亮,晨曦的微光显得有些遥远,但西院湖像仙境一样逐渐呈现在眼前,模糊迷幻的湖景虚幻而富有魅力……瞬间,红日突破地平面,一束束阳光射进了西院湖,暗绿色的公园从灰暗中解脱了出来。整个景区亮丽秀美,变得青翠碧绿。第一次在西院湖撞见了日出,我们喜不自禁,欢愉拥抱,期待日出的心态实在太美妙了。七色彩光映照在西院湖周圍,霞光万丈。天色转换很快,一会儿,天空就变得蔚蓝清澈。此刻,绿野秀丽,树林青翠,湖光羞涩,栈道姣美,水草窈窕,荷叶娇淑;只见几十只白色的鸥鸟在湖面取水、嬉戏和觅食,让人感觉兴致勃勃;鱼儿在水面遨游荡起涟漪使清澈的湖水增添了活力;湖岸在美人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迷幻优雅;湖面的光彩就像一幅幻境妖娆的画卷,美不胜收。
  晨练的人们陆续在风景如画的西院湖汇聚,有的跑步,有的散步,有的观景。居住在周围的人习以为常地在这里活动,或是锻炼身体,或是吸收新鲜空气,或是读书看报……此刻,师兄欣赏完湖景后,情不自禁取下画板。难得师兄有这种雅兴,我反应很快,立刻取出笔墨纸砚呈给师兄,然后拿出矿泉水瓶,打开瓶盖倒一点水在砚池后开始磨墨,师兄把宣纸铺在画板上开始认真地构思。为了不打扰师兄作画,我走到一处与湖面最近的平台,禁不住起身跳舞。师兄画画真是神笔,美丽的日出景象和我的舞蹈跃然纸上,把我的舞姿勾勒得优美秀逸,靓丽的倒影映射湖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师兄的画笔描绘湖边的美人蕉亭亭玉立,绚丽耀眼,配上鸥鸟在戏水觅食,荷叶娇媚清纯地在湖面含蓄微笑,水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倒向一侧,湖岸绿柳随风飘逸,显得整个西院湖就像仙境画卷,太绝、太美了。这幅画取之于西院湖日出的灵感,是用心灵感应、娴熟的画功与美丽的风景结合而成的,在我看来是一幅无价之宝啊!师兄对我说:“你的舞步婀娜多姿,婉约动人,轻盈潇洒,动作灵活,旋转的舞蹈和高超起伏的舞步,翩翩亦然,千姿百媚,配上这风景秀逸的环境和悠扬玄妙的歌声,让我观赏到有生以来最具魅力的歌舞节目,且有西院湖绝佳的景色作为背景方能诞生出这幅令我满意的画。”
  西院湖生态公园不如碧湖大,却浓缩了碧湖的美丽于一身,是一处袖珍的生态公园。我们期待二期工程完工,那将是别有一番景象。西院湖由于与九龙江相伴,可以望见著名的圆山,因此,堪称“山、江、湖、平川”于一体的人造与自然和谐结合的景区,其排水渠道风景姣美也堪称一杰。
  傍晚的夕阳漂亮极了,天空中自然而然渐渐架起一道彩虹,正好从圆山跨越九龙江南、北岸至西院湖。从霞光稀疏到形成彩虹,空中彩云的集汇只用了半个小时,致使彩虹越发靓丽光彩,其周围白云纷飞,使得蔚蓝色的天空呈现七色光辉,精彩纷呈。夕阳下的西院湖倒映着色彩斑斓的天色,仿佛置身于水天一色的迷幻境地。西院湖景色优美,岸道周围种植许多树木,各类花草芳香四溢;木质栈道穿插至湖心连着各路平台和绿野曲折优雅;跌宕起伏的绿野谨小慎微地呵护和衬托着碧丽金光的湖面,拥抱着“月湾寻迹”“栖居水畔”“疏林碧水”“绿林映岸”四个景观节点区;形成了山坡绿水、栈道环绕、溪涧小路、亭阁屹立、奇葩点缀、柳树弯腰、石阶登步、小桥飞架、沟渠豪放、湖光秀逸的绝美景色。居住在周围的万科小区、格林兰亭小区、金峰小区等群众带着小孩正分享着美丽的风光。老人散步、中年人闲聊、青年人读书、小孩嬉戏,几乎所有的人均脸带笑容,在享受如画的风景。
  沿着小道漫步,我们遇见一片袖珍的花海,只见各色花草争奇斗妍。偶然看到奇葩绚丽、绿草翩跹,扑鼻而来的清香使人飘飘欲仙。尤其是绽放在西院湖湖畔成片硕大而娇媚的美人蕉,简直是惊世骇俗,美妙绝伦。清湖因为有美人蕉的陪伴才显得秀美和妖艳。绿野上绿色叶草为主基调,各色野花争奇斗妍,芳香四溢。这里,黄色的花朵特别多,还有紫色花、红色花、蓝色花和白色花等各色花朵点缀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绿野。我们休闲散步,观赏随风舞动的芳草奇花。每到一处花卉集中的地方,我们就会停下来闻一闻花草释放出来的香气。临水而居的一块弯如钩月的小广场可以歇息和观景,广场四周,刻意安排着“石溪花境”“蜿蜒汀步”“浅水草坡”等景观小品。可以向岸边寻一片白的、红的、紫的、黄的、蓝的千屈菜、芙蓉花、三角梅和鸢尾群落的色调。我们享受柳树林和香樟林带来的阴凉与清爽,在湖面找到荷叶漂浮、鲤鱼嬉戏、野鸥栖身、水草翩跹、美人蕉亭亭玉立的美妙感觉。西院湖是孩子们的乐园,在湖岸边专门设立孩子玩耍、嬉戏的一片绿野和平台,使一大群孩子在这里体验天真无邪的浪漫。这里三口之家过来“度假”的人特别多,特别是休息日时间,简直热闹得让人兴高采烈。
  夜色降临后,湖光景色幽雅安静,月挂天际,天上群星闪烁,倒映在湖中的迷人天色让人感觉天地交融,如梦如幻。西院湖,我们一日寻它千百度,入夜后,不知何时,密密麻麻的草地灯一盏一盏闪着亮光,与满天的星星遥相呼应形成了立体空间拼图像是童话的景象;虫叫声和来自天籁之音伴随音乐在西院上空唱响,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我拿起手机把最后想拍的夜景一一拍下,满意地携师兄依依不舍地离开令我们激动千百次的西院湖。
其他文献
舞台聚光灯下,演员端坐,琵琶轻抱,一袭高贵典雅的旗袍,朱唇未启,琴弦未动,仿佛已有了仙气,霎时将人的魂灵聚拢,待演员“轻拢慢捻抹复挑”,美妙的弦乐、歌声便向四周荡漾开来……  恍惚间,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蜚声中外的苏州评弹,然而它却是土生土长于古邑漳州的艺术奇葩——锦歌。  听锦歌弹唱,曾是我童年延续至今的美好记忆。  记得第一次听锦歌弹唱,源自学校附近一墙角卖唱的两位老人,一男一女,一跛一瞎,琴为
期刊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读张镃的这首《满庭芳》词,最适合的就是回忆儿时了。而今留在记忆中的童年就唯独剩下热闹的大鼓凉伞。  记忆中的大鼓凉伞,好像都是在迎神赛会或传统节日的时候才能看到。观看者围得水泄不通,表演者演得全神贯注。尤其是化了装的撑伞少女,更是频频在梦里摇曳招手,眉来眼去。少时,确实是被撑伞美女冲昏了头脑,更不知道大鼓凉伞
期刊
西溪是林语堂心目中最美好的溪流。  天宝大山就在西溪的边上。天宝大山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香蕉林。风打山上走下来,香蕉林立刻像绿色的大海起了波澜。对我来说,全国最好的香蕉有两种,一种就是天宝香蕉,另一种,是坂仔香蕉。天宝是林语堂的祖居地,坂仔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  大巴绕过天宝镇,一头埋进海一般的香蕉林里。一串串香蕉鼓鼓囊囊挂在香蕉树上,每棵香蕉树都骄傲得像头胎的孕妇。  香蕉树的叶子一片比一片阔大。
期刊
一个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漳州人,如今大家津津乐道的漳州城标志性景观之一威镇阁,在他的童年与少年的记忆中是缺失的。  另有一别名为八卦楼的威镇阁,其自明建成后,五百多年来,历经风雨,期间经过三毁三重建,然而,因为终究是漳州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地景,总是愈修愈阔大,愈建愈雄闳。  威镇阁初建于明代中后期。明代万历元年刊刻的《漳州府志》中有载:“隆庆元年,知府唐九德以城北山后偏僻,修窝铺三间,令百户
期刊
你是否曾想过,有这样的一个“诗情花色”和“浓情绿意”的环境,可以让你坐拥自然,看湖水与秋月交相融和,四海皆草木葱茏芬芳,自然风貌、人水相依的文化生活图景处处可见。当一个地方成为人们为之向往的游览观光区,是不是就足以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优美,有着与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优势。漳州就是这么一座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田园都市、生態之城”。“五湖”以水为脉,挖掘“绿城、水城”的历史内涵和生态活力;“四海
期刊
前段时间,新春贺岁片《流浪地球》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非常火爆!妻儿利用寒假尾巴,开心持着电影票,迫不及待地随波逐流去了。  望着她们一脸的的开心,我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守在小镇居委会文化站门前,等待那扇门开启……  “快来,快来!今晚7点半,隆重放映电视连续剧《霍元甲》!”街对面居委会门口的黑板上,刚刚写上两行粉笔字,邻家大哥就奔上前一看究竟,随即一脚踏上条椅,双手拱成喇叭状,大嗓门地向左邻右舍“
期刊
前一次走进浦南,是因为大唐松洲书院。这一次,近距离了解浦南,则是因为古傩。  傩,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苦难”的“难”,从字的构造上看,表达出人们在苦难中需要寻求解脱的愿望。起源于远古洪荒时期的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是融原始面具舞、祭祀、音乐、戏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多用于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王今栋在《傩的秘密》一书中说:“傩是一种声音、一种影子、一种民间群众的浪潮
期刊
漳州市区胜利路与新华东路有一个交叉口,胜利路两侧屹立的是现代时尚的楼台店面,新华东路北段是古早闽南味的骑楼门店,新华东路南段的古旧建筑早已拆建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建筑了。走到这个点上,你如果带着些许怀旧凭吊之意,东西南北对对眼,你会发现,这里似一鼎大锅,把现代时尚味与古早闽南味煮成一锅了,那是一种时空交错,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悲欣感觉。走进古称“岳口街”的新华东路北段,走进漳州历史,沿街寻常人家的古旧
期刊
1785年10月,福建闽县(今福州)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为了在河南推广红薯种植,拯救灾民,结果病逝于该省。乾隆帝闻讯,对其报国精神极为赞赏,赏给他国子监学政的职衔,以示嘉奖。这位福州老农便是陈世元。  陈世元的太祖父(五世祖)陈振龙是长乐县青桥村人(今长乐市鹤上镇青桥村),不到20岁便考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今天菲律宾)经商时,他发现当地高岗旷野,遍地青藤,家家户户种植红薯。它们
期刊
孟春已去,仲春将来。  欣欣然行走于二月的九龙江畔,似乎总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相继醒来了,让人生出一些说不清的期待。微雨似油,润开了桃枝柳枝上的一串串蓓蕾。树的枝条明显有了活性,风吹过,树也会点点头。阳光也是绿色的,江水在盎然的绿意中,添加了新鲜的自由。不知不觉中,圆山脚下的小草继续松动着身边的硬土,幼小的昆虫丰满着它的翅膀,无边的草浪也正在向远处汹涌。即便在暗夜里,春天还是勃勃生长着的。偶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