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根”的香韵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i248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和发展之“根”,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感悟汉字的魅力,体味“根”之香韵,既是识字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识字的最终目标。
  一、 寻“根”闻香:觅寻汉字魅力的起源
  1. 字理闻香。历史悠久的汉字,历经祖先们智慧的创造与完善,成为优美的表意文字,其“根”之背后,是值得探寻的“字理之香”。
  “字理识字”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追根溯源地讲清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汉字知识,把字理知识和文本阅读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建立起儿童的感性认识,从而产生对汉字的心理认同感。如,教学《世界多美呀》一课时,其中“美”字的字形是汉字书写上的难点。可以运用字理解析:“古人大多喜欢用兽角作装饰物来打扮自己。你瞧,‘美’字多像一个古代人,把羊角戴在自己的头上呀,他们觉得这样很美。”浅显生动的语言,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知晓字义,记住字形,更让汉字灵动地活跃于课堂之中,彰显出自己的魅力。再如,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在生字“休”的理解上,可以通过展示字源解析:“把‘休’字分开看,咱们都认识这两部分,古人用一个人靠在树木下的样子来表示休息的意思。”
  “字理识字”仿佛带着儿童,经历一次汉字的寻根之旅,将一个个方块字,化作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一幅幅朴素的画。在儿童求知天性的激发下,去接受汉字字理的熏陶,感悟字理馨香。
  2. 字根闻香。古人造字多用象形造字法。同时,象形字也是汉字这个庞大家族的“根”。我们祖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巧妙叠加,创造出新字。近代,字根理论常常运用于快速识字教学中,教师以一字为根,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辨认、识读、思考,调动生活经验,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汉字或词语。在发散的思维火花中,碰撞出汉字原始的魅力。如,教学苏教版一下《识字4》,以学生熟悉又亲近的常用字“也”为字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需要教师过多解析,学生也能轻松意会:“也”与三点水搭配,表示与水有关;与单人旁搭配,则表示人;与提土旁搭配,表示与土地相关;与马搭配“奔驰”,即快的意思。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识字,在学生初闻“字根之香”后,我更希望此香能弥散在他们幼小的心房,因此布置课后作业,自主寻找类似“也”字的字根,仿照课文编成口诀,制作成识字小卡片。然而,当看到同学们交上的作业时,惊喜不绝。附几则所编作品:
  青:有水就干净,有日天气好,有目看得见,有言懂礼貌。
  丁:有口声音响,有目眼不离,有火亮堂堂,有金使劲钻。
  少:有水却很干,有口要生气,有手照着写,有火把菜烧。
  包:有手靠紧紧,有火轰隆隆,有足想逃走,有口大声喊。
  二、 探“根”识香:探索汉字魅力的呈现
  1. 音韵识香。汉字一字一音,四声平仄,阴阳上去,造就了汉字独特的音韵美。把常用字词,围绕着一定的中心和故事情节,编成句式整齐、合辙押韵、通俗有趣、短小精悍的韵文,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如,苏教版一上《识字2》,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着小学生每天早晨的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编成琅琅上口的一组韵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押韵,培养语感。然而,这是教科书给我们的现成“韵语”。笔者认为,凭借韵语识字更需要在教师机动灵活的引导下,穿插体现在日常识字中,芬芳汉字的“音韵之香”。一上《练习5》中,“学用字词句”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意在使学生认识一些表示姓氏的汉字,丰富自己语言的积累。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书上原本的问答形式,变更成直接体现姓氏的三字韵语排列,将班级学生的姓氏一一展列,学生朗读起来更加富有激情。韵语形式代替问答形式,不仅增强了汉字的韵感,而且有的放矢,直指“多识字”的目标。
  可见,教者长此以往在日常识字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韵语小文,使学生乐于接受这类韵语的陶冶,让儿童在韵语识字中更加切实嗅闻到汉字的“音韵之香”。
  2. 形义识香。方块汉字也具有结构的层次性,表现为:笔画组成了部件,部件构成了整字,因此,部件成了构字的基本单位。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抓住某一个学生已经熟悉的部件,通过“加部件”“减部件”“换部件”“拆部件”等方法,来展现汉字多变的形义之美。同时,还能起到辨析字形的作用。如,教学一下《识字1》中生字“春”,许多同学会在书写“春”字时,将下面的“日”字旁错书成“目”,又或者将“春”的上半部分与“看”字上半部分混淆。我引导同学们通过分析部件,将“春”字分解成“三”“人”“日”,继而记住“春天天气好,三人晒日光”。再如,教学“渴”与“喝”字时,许多同学易混淆使用两个字。同理,我引导同学们思考辨析三点水和口字旁,这两个部件各代表什么意思,继而引出“口渴找水,张口喝水”。
  通过部件的分析,方块字仿佛成了同学们手中的积木,他们纷纷乐于搭建自己的汉字积木。部件的变换,又使儿童插上魔术的翅膀,在辨析部件中区分字形,在改换部件中识得新字,感受汉字的百变面孔。如此,让儿童无拘无束地游历于教者慧心组建的这一弥漫“形义之香”的汉字王国。
  3. 释义识香。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时常感到困惑,低年级学生有限的识字量,无法表达出纷繁复杂的汉字意义。于是,出现许多错用同音字的现象,究其缘由,在于低年级学生很少从字形上判别字义,并加以运用。在教学二上《识字2》中生字时,遇到了两个同偏旁的字“神”和“礼”,因此,笔者理所当然地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教学,但本课并不要求掌握“示”字旁,作为课外小知识的一点补充,我解释了“礻”在古代是“示”的变体,形似一张古代祭祀时的贡桌,即为祭天之义,凡以此为义的字,多与鬼神、祭祀等宗教活动有关。而在之后的一次练习中,令我收获了偶然的惊喜。一道选字填空题中:“驻”与“祝”,两个字皆未学过,然而,在“祝福”“停驻”的填空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将“祝”字填选正确。   实践也证明,向学生渗透部件意义,鼓励他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大胆“见形思义”。当同学们获得这样的“小成功”后,识字情趣高涨,更着迷于主动判别生字的字义。如,“宀”的字与住所有关,“页”的字与脑袋有关,“饣”的字与食物有关……久而久之,上升成一种快速理解文字的能力。以识一个,带一串,发挥出儿童的识字潜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班上学生充满智慧的小脑袋,正不遗余力地探索、领悟汉字之“义香”。
  三、 琢“根”品香:雕琢汉字魅力的变式
  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惯例,先正音,再分析字形、笔顺,最后组词运用,必然会框限了汉字的魅力。在教学中,教者应该以多元化的手段,塑造出汉字的“立体感”,给予儿童除音、形、义之外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1. 读字品香。汉字作为一种语素文字,可以单独地被看作一个词,自由使用,灵活搭配。因此,“字”也应同“词”一样,同等享有朗读的权利。如,教学生字“轻”与“重”的时候,正音不仅仅是强调“ing”“ong”后鼻音,还应该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的不同感情色彩,启发学生从音量的高低,音色的浑柔,发音的快慢等各个方面来读好这两个字。实践中,学生很快能体会到:“轻”字应用稍低的音量,稍缓的语速读出飘浮感;而“重”字则要读出低沉短促之感。再如,“哭”和“笑”字,应分别读得深沉、轻快。
  通过读字来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培养最基础的语感。但需要明确,不是所有的汉字都适合以读来品,教者应该在实际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汉字来读出兴味,丰富学生对汉字——这一表象符号背后的情感体验,使儿童生发对汉字魅力的倾慕。
  2. 互动品香。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在识字课堂上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将带给汉字魅力以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同学们的情感体验,在互动中开展各类识字小游戏。如,相互交流认识的广告牌、建筑物、品牌名,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家庭实物贴等等。笔者在一上时曾带领学生,制作班级的环境名卡,贴在教室各个角落。如,“图书角、卫生角、讲台、开关、电风扇、黑板”等等。实践发现,初入学的他们,对于这些生字很快就不再陌生,原因正是调动了学校生活的经验,在互动游戏中轻松识字,将汉字魅力润物无声地植入学生幼小的心田。
  汉字,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作为语文教师,要带领儿童觅寻汉字起源的悠远意趣,并且结合汉字的特性,各有侧重地探索汉字音形义等多方面的妙趣,用多元化的手段,激发兴趣,让儿童真正喜欢识字,主动识字,做幸福的“品香人”,感悟中华汉字无穷无尽之魅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科利华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改革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全民教育转变,高校承担着社会教育功能,而高校图书馆拥有的大量信息资源也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起到文献信息资源集散地和信息资
管理的根本在于追求满足需要的效益。通过对已有资源的重新整合,发挥其最大潜能,获取最大的效用。海关作为政府部门,其管理必须追求效益。  海关统计是海关四大任务之一,海关统
世界卫生组织在(WHO)2002年正式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理念,已经日渐成为应对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理论、政策和发展战略。“健康、参与和保障”作为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着重强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发展的中心。此外,北京市在招投标的管理上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机制不断进行完善,电子评标系统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应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流动人口的与日俱增以及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犯罪问题的增加。从流动人口数量上而言,中国很多经济中心城市
我是《新闻通讯》(原《新华日报通讯》)多年来的忠实读者,长期的阅读,真使我获益非浅。她扶掖我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作为一个读者,我要向《新闻通讯》表示衷心的感
南斯拉夫著名新闻工作者莫舍·比亚德有一句名言,说新闻记者是“万能的无知者”,这是很有见地的警策之言。记者每天接触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对这些事物要迅速而又正确地作出
在设定中,麦迪逊原先只是一名市井之徒,从事不法勾当.但当自身族群面临灭亡的时候,其正义之心终于醒觉,现在作为保卫家园的战士,她会为族群奋战.这款手办在ORI众多作品中风格
本次E2046带来的是《天元突破红莲之眼》中登场主角机体——经过SD化的可爱版红莲之眼.rn涂装色彩忠实还原了原作的配色风格,细节丰富,分色干脆利落,漆面质感工整平滑.盔甲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