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探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家校共育理念的提出使家校合作成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家校共育旨在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家校共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基于家校共育开展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在家校共育的背景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必须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并不断完善和优化班级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家校共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培养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局限于教室,对学生的管理不够全面,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家校共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班主任能够与家长进行合作,让家长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将管理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2.提供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管理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在家校共育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能够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掌握教育和学习的方法,使家长能够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提高管理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缺乏全面的了解,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使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1]。在家校共育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能够通过家长准确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二、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1.更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在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具有导向作用,其能够决定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向。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构建以家校共育为核心内容的管理理念,从而促进家校共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发挥。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对学校家校共育的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管理情况构建家校共育管理理念,使管理理念的更新能够符合学校的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日常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针对问题完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构建家校共育中的家长管理理念,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认识到家庭管理和班级管理之间的联系,明确家庭管理的工作范围,将家校共育理念渗透到家长的思想中,增强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管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管理沟通
   沟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沟通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2]。基于家校共育的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管理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首先,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性质和家庭住址等情况,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述,对家长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初步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目标。其次,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需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家庭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配合度。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分享自身的教育和管理经验,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提高家长对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家校共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3.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班级管理中的组成部分,其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基于家校共育下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全面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首先,班主任需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合作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班主任需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并结合家长的情况合理设计管理制度,让家长能够按照制度完成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引导家长主动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让家长明确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无缝对接式的班级管理机制。最后,班主任可以构建家校共育的交流平台,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为家校共育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家校共育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可以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沟通和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秋娟.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应用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0):81.
   [2]郭玲.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升[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9(8):62-63.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难度较大的一门學科,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容易被原来固有的知识结构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所影响,产生偏离学科本质的感性认知,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性思考。教师若想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在讲课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这一个因素。针对相异构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相异构想;小学数学;应用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给学生灌输一些新知识,却忽略学生本身存在的思维差异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班级中,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和负责者,应当基于班级实际情况切实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同时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发展,构建高效的班级管理体系。因此,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探析,阐明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优化策略,以期为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高效落实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班级的管理,需要每一位班主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小学阶段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促使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教育;学习主动性   一、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主动性的意义   (一)培养自信
摘 要: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自由竞争的氛围下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让学生在成人成才的路上成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让每个孩子都能争当“CEO”,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关键词:班级管理;CEO;服务意识;责任感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结合新时代管理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能争当“CEO”,培养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管理的班级氛围中,做新时代有担当的好少年。 
摘 要:实践永不止步,变革也永不止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改革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进,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才”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德”的培塑。因此,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注重将基础教育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基于立德树人视角开展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推动学生各项素质综合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一、小学语文课中春风化雨式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想观念,而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不断发展,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授教材知识,注重学生的智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德育。教师一定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英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门学科。教育要趁早,现今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小时期就开始注重英语教学,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对小学生的学习,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引导、监督,使孩子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出色的成绩。浅谈利用英语自然拼读法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小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家长和教师开始重视温暖型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赏识教育应运而生。基于赏识教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賞识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赏识教育应用于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性格   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思想意识处于懵懂的状态,其性格和品质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个过程
摘 要:小学生入学焦虑是指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升入小学后,因为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变化,在与父母分离时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同时还伴随着不愿上学、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出现身体疾病等现象。入学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小学生;入学焦虑;化解   一、入学焦虑现象   亲爱的小朋友,你好!祝贺你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从“幼儿园小朋友”变成“小学生”,你是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