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piaos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在《劝学》《师说》的学习任务群中,设计了四种学习性写作活动,即感知与梳理(概写行文思路)、鉴赏与运用(仿写名句事例)、探究与交流(补写文本结尾)、拓展与提升(评写思辨片段)等,让学生的读写活动深度融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读写融合;感知梳理;鉴赏运用;探究交流;拓展提升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学习任务群的介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写作不再是阅读的陪衬,而是日常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去学习(也叫“学习性写作”),以写作促进学习,从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文以《劝学》《师说》教学的读写融合为例,来谈一谈如何利用四次写作活动的推进,让学生循序渐进,进入深度学习的境地。当然,这些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的,即要把文本读通读熟,也要对字词句有足够的把握等。
   一、感知与梳理——概写行文思路
   阅读一篇(组)文章,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即写了什么,那就需要梳理一下该文的行文思路或画出思维导图,这是整体感知,是读写的第一步。因此,笔者在教学《劝学》与《师说》时,就先让学生进行行文思路的概要写作。完成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然后进行评点、补充、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荀子《劝学》(节选)行文思路,包括“中心论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内容(具体略);
   韩愈《师说》行文思路,包括“中心论点”“为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现状”“圣人无常师”“写作缘由”等内容(具体略)。
   经过这个活动,学生基本了解了两篇文章的写作脉络,包括文章内容与写作方法,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是我们进一步开展鉴赏、探究活动等深度学习活动的基础。
   二、鉴赏与运用——仿写名句事例
   《劝学》与《师说》不仅仅有关于“学习”的人文主题,也是一个常新的永不过时的话题。其中运用了比较典型精准的论证方法,对我们现代写作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1.鉴赏
   两文都成功的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先看《劝学》:我们知道荀子善于选用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进行设喻,有正面设喻、正反设喻、反复设喻等多种方式,设喻与说理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說理深入浅出,具有说服力。同时,《劝学》多用对比,有正反同举、正反对举之分,形式多样,句式整齐,而且,说理鲜明,有气势。
   如“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段。
   (1)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正);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正反同举
   (2)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反);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正反对举
   (3)专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反)。——正反对举
   再看《师说》。文章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后以教师的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标准;接着在第二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式,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围绕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三组对比: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面)
   (2)择师教之与自身耻师 (点)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线)
   不但在对比中显示论述的深度,更显示厚度与力度,而且,三组对比的角度不同,层层深入,相互补充。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是从古今社会的“面”上进行的比,作者以时间为轴,从纵向的角度进行了对比,表明“从师而问”的好处与“耻学于师”的后果,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圣”与“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对应了后面孔子的事例。第二组是家长“对其子”与孩子“于其身”之间的对比,是从一个家庭的“点”上的对比,说明当时流行“耻师”的不良风气,已经渗透到下一代身上,发出“惑矣”的感叹。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是从当时社会的不同的“线”之间进行的比,两条线,对应了前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从师标准,得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结论,“可怪”吗?——“怪”,但又在情理之中。三组对比分别从“面”“点”“线”上互相补充,以惊醒世人,使之明白从师学道的重要性。
   2.仿写
   在鉴赏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活动,可以加深对文本的了解程度。
   (1)仿照《劝学》中对比论证相关段落,写一个关于“学习”的名句(可分三组,一组写“积累”,一组写“坚持”,一组写“专心”;可用文言写,也可用现代汉语写),尽量做到句式整齐,对比规范。
   由学生先写,再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相互评点修改。来看一下张、包、林三位同学的答案。
   张——积累:积沙成堆,宝塔兴焉;集腋成皮,袍子成焉。(正)不积一瓦,无以至一屋;不积一木,无以成一林。(反)
   包——坚持:磨而舍之,锈针难断(反);磨而不舍,铁杵成针(正)。
   林——专心:龟虽无疾走之双腿,一步一步而胜,用心一也(正)。兔有一跃五步之功,呼呼一觉而失,用心躁也(反)。
   这些例子能根据相关成语、寓言故事等进行改编,内容贴切,当然,语言的表达上还可进一步完善。
   (2)仿照《师说》中对比论证的段落,写一个对比的例子,可用文言写,也可用现代汉语写。先自由写作,再交流,互相补充,修改完善。
   来欣赏一下姚同学的答案。    卫国孔文子,其出人也远矣,犹且虚心请教之;今之众人,其下孔文子也远矣,而耻学于人。是故高益高,下益下。
   (注:卫国大夫孔文子名圉(yǔ),非常勤奋好学,脑子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地方,他都能大方而且谦虚的请教,一点也不感到羞耻,因此,他被赐“文公”的称号。)
   这个学生能抓住孔圉不耻下问的典型事例,进行仿句,应该说选材精当,而且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比较熟练。
   这些活动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行文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心段落论证方法的鉴赏与重点句子的仿写,是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与研究的活动,也是调动他们知识积累的一次语言运用。
   三、探究与交流——补写文章结尾
   《劝学》与《师说》是古文中的名篇,对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有较好的示范作用,但毕竟与现在考场作文的要求有所不同;而以现代的标准来评价,难免会有漏洞,尤其像教材中的《劝学》篇是属于节选,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笔者觉得两文的结尾部分是可以商榷的。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补写文章结尾”的活动。
   1.补写结尾。从一般议论文结构来看,《劝学》从开头的“提出中心观点”到中间的三部分层层深入“论证观点”,那么,很明显选文还少了个结尾,即“总结全文观点”。笔者让学生根据上文的论述,补写一个结尾,能用文言文的尽量用,不能的可用现代汉语来写。写完后,进行交流,然后评点与修改。
   来看看王、黄、吴、丁四位同学较为不错的答案。
   王:是故,学不可以已。
   黄:是故,学无止境,勤则可达。
   吴: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丁: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逐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之后,笔者出示了《劝学》原文中紧接着上文的一句话:“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翻译: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好在哪。
   2.完善结尾。《师说》最后是写作缘由,说因为李蟠的“好古文”“六艺经传皆习通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而作文送给他。但按现在议论文的结构要求来看,最后也应进行点题收尾(小结文章),这需要适当修改一下,一句话就行。于是,笔者让学生结合全文内容,在文末补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完成后,先进行班级交流,再评点修改。
   来看看张、林、金、李四位同学较为准确的答案。
   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林:是故无古无今,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男无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金:是故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众人宜从师。
   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皆宜从师。
   这个补写文章结尾的活动,是一个探究文章结尾的读写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考场作文时要做到有始有终,结构完整,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中心观点的进一步概括与提升的基本能力。
   四、拓展与提升——评写思辨片段
   这个单元按学习任务群来看,是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个思辨性的写作活动。
   韩愈的“劝学篇”《进学解》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句,即“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因此,笔者选取上半句作为材料,拟写了一个写作活动题: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阐述你的看法。
   很显然,这道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即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只要你言之有理,表达合理即可。我们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思考,然后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在课堂上开展有序有礼的辩论,进行理性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课后将此作为作业,撰写修改一个思辨性的片段,有时间有能力的同学也可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下面是许、齐两位同学的不同思考。
   许同学:我同意韩愈的说法“业精于勤,荒于嬉”。纵观历史,没有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勤奋努力是分得开的;《师说》中说的圣人孔子如此,那个“好古文”的李蟠也如此,如果他不勤奋,怎么可能“六艺经传皆习通之”?《劝学》中告诉我们要想“学不可以已”必须拥有“积累、坚持、专心”的方法与态度,而这些无不建立在“勤奋”的基础上的?相反,那些天智聪慧却沉湎于嬉戏中的人们,有几人获得了成功?因此,我认为想要学业有成,必须舍弃“嬉”立足“勤”。
   齐同学:我觉得韩愈的观点有偏颇之处,“业精于勤”不假,但未必“荒于嬉”。“嬉”是玩乐玩耍的意思,“业荒于嬉”与“玩物丧志”意思差不多。“玩物”一定“丧志”吗?显然不。比尔·盖茨读大学时天天玩桥牌,但他没忘编程序的理想,他把玩桥牌当成是思维的训练与大脑的休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玩游戏,有人成了职业玩家,有人成了开发大咖;玩抖音,不少人玩出了新高度,新花样,成为自媒体达人。显然,玩樂、玩耍、玩物不足以导致学业荒废,关键是你心中是否装着“学业”。
   许同学的片段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论述充分。她既能选用文本中的典型事例,更能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法,并能多次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使论证具有说服力。而齐同学的观点比较辩证,他肯定了“业精于勤”,质疑“荒于嬉”,并选择“互联网+”时代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自己的看法,有较强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根据文本内容,选择适合学情的“学习性写作”活动,将读写活动深度融合,在学习任务与情境的层层推进中,引领学生的学习不断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让他们的课堂学习不但有效度,还有深度,并渐渐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鲍周生,浙江嘉兴高级中学;鲍一鲲,浙江嘉兴外国语学校]
   通知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持依法依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对线上机构实施审批,确保证照齐全、规范运营。坚持严格审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办学许可证,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线上方式从事有偿性学科类培训。 坚持协同治理,加强部门协调分工,简化工作程序。2021年底前完成对已备案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批工作,并同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在依法获得办学许可证及相关证照前,现有线上机构应暂停新的招生及收费行为。
  ——《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20日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然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结合课内外阅读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结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背景下,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根源不在于教法,而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在于发挥“教材”“教师”与“教法”之间的基础作用,在于语文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的生活化,为语文课程思政提供“生活化”路径。语文教学中,抓住一个基本点,把握两种关系,在言语实践中求真,处理好教材的“范式”与“变式”、生活的“入世”与“出世”,让语文课程思政成为“有米之炊”。  关键词
期刊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帮助文字精确记录语言的结构、停顿和语气,记录语言的性质和作用等。国家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而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人们为了更精准地表达,约定俗成了一些标点符号较为特殊的用法。特别是新高考试卷,强调解决问题的情境化,连续出现关于标点在语境中用法的命题。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未能讲清这些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中的特殊用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中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质疑、探究、批判的热情,不断拓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批判”,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批判”中不断发展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中国建筑的特征》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然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
期刊
摘要基于评价指南的语文教学实施路线是否正确,教学策略是否恰当,这需要实践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是检验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以评价指南和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为依据,制定学习评价量表,诊断教学,进而改进教学。文章从学习评价量表的制定、学习评价量表的应用及学习评价量表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习评价量表;制定;应用;意义  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从评价的
期刊
摘 要 “藏息相辅”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课标呼唤教师挖掘传统教学思想,从传统思想中吸收精华,把“藏息相辅”的思想融贯到语文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大语文课程观”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让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词 藏息相辅;大语文;语文教学  一、沧海拾遗珠——“藏息相辅”的思想分析  我国古代教育史上著述最早、内容最完备的教育理
期刊
摘 要 高考作文考什么,是我们研究高考,做好备考工作绕不开的话题。了解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是了解命题的起点,也是破题的密钥。笔者认为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是立德树人。基于此,本文以2021年高考全国卷和新高考卷四个作文题为研究对象,细析其价值取向并试图找到破题技巧与备考启示。以期提升高考作文备考工作效率。   关键词 高考作文;备考;价值取向;立德树人   “分析”与“整合”是构成周密逻辑的两种
期刊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质量。教师可从想象、思辨、迁移三条思维路径对传统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改进,让想象性思维外显化,让思辨性思维结构化,让迁移性思维情境化,设计以“学”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其对文本理解、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有效建构,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建构 ;语文学习活动;文本参与  一、语文学习活动反思  1.传统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推广,语文测评出现了三个新动向: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教考分离走向教考一致、从机械问答走向情境创设。发挥语文测评的导向功能,撬动语文教学变革的杠杆,有利于形成语文测评和语文教学的合力,推动语文学科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测评;素养本位;教考一致;情境创设  评价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纸笔测验作为当前被普遍采纳的主要课程评价方式,应当发
期刊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言”“文”分离,运用“三层六级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够整合文言文教学繁难杂乱现象,很好地解决“言”“文”分离的困境,辅以适宜的教学方法,能够整体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言”“文”分离;层六级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文言文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的一种文体,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都是历久传诵的经典名篇,是中国文化及文学的宝库。这些文言文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