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11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和经济复苏的缓慢,造成其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财经类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门类,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于高校各专业的平均就业率。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也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以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为例,探讨其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对今后就业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和经济复苏的缓慢,造成其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以甘肃省为例,2012年毕业生达11万人,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11.7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将达12.7万人,2015年毕业生人数将达13.5万人。另外,我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总量较小,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的新增就业岗位较为有限。加之2011年以来我省全面实行事业单位进人公开招考等改革,部分配套政策还在完善落实之中,致使事业单位接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财经类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门类,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也在不断地升温,又由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部队等单位都对财经类毕业生有一定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高校各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但是,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也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在这里,以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为例,分析其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对今后就业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由上表可知,兰州商学院 2013届毕业生金融工程的就业率为62.90%,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率为59.16%,保险专业的就业率为46.88%,而兰州商学院毕业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为46.98%。所以,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就业率明显高于全校各专业平均水平,而保险专业与全校各专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就业率虽然相对于其他专业较高,但由于毕业人数较多,未就业的人数规模同时也较大,这对毕业生本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从就业的行业来看,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单位基本上是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国考、省考等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党政机关部门;从就业地区结构来看,毕业生签约的工作地点基本上稳定在甘肃本省和毕业生的所在生源地。
  二、影响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2013届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部分毕业生尚未就业。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从毕业生自身方面分析:
  1、重实惠、求时尚、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愿望比较集中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银行系统等,毕业生在择业时重实惠、重自我、重利益,一定程度上盲从妄动,只想其利,不想其弊,只考虑大城市和沿海条件比较好,待遇高,却不考虑那里人才多、成才难,没有看到小地方、不发达地区人才成长迅速,更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势,一旦不能谋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抱定不达目的宁愿待业的决心,一次次做着不切实际的努力,这点在财经类毕业生表现的尤为突出。
  2、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
  部分财经类毕业生受到其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比较大,认为上了大学就要想办法捧到一个“铁饭碗”,旱涝保收,衣食无忧,这样就把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看的比较重,想一锤子定音,找个稳妥的工作。正是由于这种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使得这部分毕业生没有办法开拓视野,造成与许多单位的失之交臂。
  3、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求职技能欠佳
  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同学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差,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职场上比较紧张、胆怯,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错失了就业的良机。
  4、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水平并没有做到齐头并进
  财经类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也是难以就业的成因之一。这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出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在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
  (二)从社会需求分析
  由于近年来连续的扩招政策,这样导致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但每年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系统招录的人员较为稳定,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由于招聘单位的用人指标有限而毕业生难以找到相关的工作。以2013年为例,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11.7万多人,附加省外高校和往届尚未就业学生,总量达到18万多人,而当年,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基本上都保持其招聘计划。虽然销售类岗位需求旺盛,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强。
  (三)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
  1、对学历和毕业院校的要求过高。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和毕业院校的要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有的单位在实际招聘人员时,还是非常注重学历和毕业院校的,有的单位甚至限定毕业院校必须为“211”,“985”高校,部分工作岗位必须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定了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毕业院校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生。当今社会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从学校角度分析
  目前学校虽然有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等,但这些课程给学生讲授时较为理论,缺乏一定的实践性,部分学生也抱着对付一下的心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三、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相关建议
  2013届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部分毕业生由于实践能力、就业观念、工作经验等多方面因素还未能找到工作,所以,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加强金融模拟业务实训项目,大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根据金融类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银行、保险、证券等,可以分类设置若干仿真综合实训项目,让毕业生在校内分组扮演角色,完成各自的业务目标,从而在出校就业之前在学校进行一次仿真的业务模拟,这对于培养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都很有好处。例如,根据我国企业上市的要求和流程设置一个投资银行仿真业务模拟项目,对企业上市全过程进行演练:要求毕业生分别扮演拟发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证券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沿着企业股份制改组、上市辅导、申报发行材料、发改委核准、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等过程来模拟。通过毕业生的模拟与展示,指导教师全面考察学生对上市相关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让毕业生查漏补缺,从而为他们实际工作做好铺垫,提高就业成功率和求职竞争力。
  第二,从多方面入手,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行业部门也在不断拓宽。面对好多毕业生不太了解的工作岗位,大多数都会选择逃避与放弃,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改变这种观点,积极尝试一些新的岗位,不一定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引导毕业生从基础做起,走进基层一步步实践。
  第三,大力引导毕业生的创业,牢固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当今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局面,引导毕业生创业是促进毕业生就业,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引导其创业的过程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对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让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是针对毕业生放弃眼高手低的有效方式,毕业生可以在实践工作中积累宝贵经验,这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继续提出,关注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过程有更大的收获,在教学中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课程目标由“双基”变为“四基”,新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明确提出要求,既要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
我公司作为河北省“双三十”重点耗能企业,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强化合同能源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等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As a
锅炉房是一个能量转换的场所,它既是产能中心又是耗能场所.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锅炉房能耗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锅炉设备、锅妒辅机、热力管道、工质回收及锅炉房管理等方
【摘 要】生产的时间需要是科学发展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同样也是数学这门学科发展的不竭的源泉与动力,数学的概念间,学科间出现的分化与交叉,发展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若我们的数学教学遵循了数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抓住了其发展的本源,则我们的教育教学必有好的效果,反之相反。  本文着重探讨极限、导数与变化率这三个概念的引入及借用与转移教学在学生个性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素质;培养  一、变化率、
1.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必要性  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为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而制定并实施的量化指标与执行细则,其根本宗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大学生适用当前环境的根本途径。虽然高校能够积极组织开展测评工作,但却收效甚微。只有找准问题,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局面,充分发挥测评效能。  2.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测评重心偏离宗旨 
【摘 要】某核电厂循环水取排水工程通过在防波堤及陆域设计的柔性地下连续墙,使取、排水工程海域形成施工围堰,为后续工程创造干施工条件,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约了成本。着重介绍柔性地连墙的设计特点及克服在海域抛石堤上施工难度大和效率低所采取的主要施工工艺措施。  【关键词】柔性地连墙;某核电厂;抛石防波堤  1.工程概况  某核电厂拟建6台AP1000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夏季取、排水量为402m3/s(包
对现有搅拌机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改进升降机构增加导向装置、搅拌拐的搅拌形式、增加排风装置等,提高设备使用的稳定性、搅拌物科的均匀性、改善操作工人的操作环境.
供水管网是给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水经处理达到国家水质标准,通过供水管网输送后,有时在细菌学指标,浊度,铁锰含量,色度,有机物含量等方面超标,严重地影响了供水水质,发
期刊
加强大学生党员质量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风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是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环节。高校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大学生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高校党建工作者要认真调查研究
一、学科竞赛与培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中,教师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竞赛中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创造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模式的构建  1、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学科竞赛无论是考察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或技能,还是鼓励创新能力,其始终都离不开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而这些主要来自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