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nm0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必要性
  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为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而制定并实施的量化指标与执行细则,其根本宗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大学生适用当前环境的根本途径。虽然高校能够积极组织开展测评工作,但却收效甚微。只有找准问题,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局面,充分发挥测评效能。
  2.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测评重心偏离宗旨
  高校在制定综合素质测评时,基本都能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但在实际组织实施测评过程中,却偏离了测评的重心。往往更加注重对有形价值的直接利用,而忽视无形价值的综合利用。在为数众多的老师和学生眼中,综合素质测评只是评奖、评优等的机会和依据,测评重心却无从体现。测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相对称的现象,制约了测评效能的发挥。
  2.2测评成绩违背客观
  客观的测评成绩是实现测评宗旨的基本保障。在测评时,学生抬高自己、差评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请客送礼、拉帮结派现象也时有发生,更有甚者竟为了获取某项加分而伙同他人捏造事实;作为老师,收受贿赂、颠倒黑白等事实也确实存在。存在瑕疵的测评成绩不但会误导舞弊学生,还会使好学生受到挫伤,致使“越评越假,越测越差”的现象出现。
  2.3测评指标忽视差异
  测评指标不仅是综合素质的评价尺度,更是提升向导,评价指标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高校虽然设置了较为全面的测评指标,但过分强调智育、忽视学生差异的现象却普遍存在,造成综合素质内在的全面化与个性化无法有机结合。这制约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忽视了专业特点和年级层次等的差异,违背了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致使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无法凸显。
  3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对策建议
  3.1以提升素质为重心,发挥测评综合效能
  高校在对测评作用的利用上,要以提升素质为重心,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出现。测评不只是奖惩的依据,还要成为学生了解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面宝镜,从而发现问题与差距,产生改进或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成为老师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发现教育管理问题的机会,从而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以人性化的奖罚机制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帮助综合素质低的学生积极进步,鼓励、支持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超越自我,从而形成你超我赶、争做高素质大学生的浓厚氛围,使得弱者变强、强者更强,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宗旨。
  3.2以公正心态为基础,科学完善测评方法
  测评心态和测评方法是影响测评成绩客观与否的关键因素。要确保测评成绩客观真实,就应该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端正师生测评心态。作为老师来说,不仅要以身作则,加强平时宣传、教育力度,还要设置复合型奖罚依据,避免因功利性而引发测评舞弊;作为学生而言,要提高自身修养,放眼未来,把测评成绩看成是了解、完善自我的难得机会,正确对待。二是要完善测评方法。抽象、概括的测评方法必定存在漏洞,在制定测评方法时,应该坚持行为化、具体化原则,提高实际可行性,降低舞弊概率。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深入落实,对于发现的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以示警戒。
  3.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测评指标
  高校在设置测评指标时,应以素质协调发展为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德育为核心,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高校要敢于打破“智育战”和“一刀切”的落后模式,大胆革新,合理设置指标的权重与内容,充分发挥指标的指挥棒作用。既要做到权重合理,体现出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性;又要实现内容有别,体现兼顾学生个性、专业、年级、层次等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出更多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青岛工学院董事长基金资助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研究”(校级教研项目编号:2013JY013)]
  (作者单位:青岛工学院;山东胶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其他文献
一、“微党课”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产生背景  在这个微信、微博各领风骚的新媒体时代,唯有不断地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地吸引更多的学生党员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党员参与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因此“微党课”应运而生。  二、“微党课”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特点  1.突出教育主题,做到“三坚持”。要有效实现“微党课”以小见大、知微见著的良好实效,一要坚持“微党课”姓党。党课内容紧紧抓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摘 要】本文主要就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处理的方法与建议,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问题;处理  1.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问题  目前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图纸基本上采用CAD绘制,安装专业设计虽然在绘制施工图前就对管道和设备的标高进行了初步规划,但在施工图出图前往往没有进行详细的校对,经常造成各专业施工图中管线标高、定位交叉严重,给工程质量管理、协调
【摘 要】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素质  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遗传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的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施加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的环境,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深。0-6岁的幼儿对父母的依赖大于一生中的任何时期,  他们往往从
近年来,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体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施985和211工程,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并重新确立了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在高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但与此同时,受各种因素干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与学科建设机制未能实现协调发展,致使二者逐渐脱节,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中甚至出现争人
华兴电力有限公司现有的9FA燃机(GE制造)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多轴机组,发电机的内部冷却是靠内部气体的对流将热量带走,而氢气的热传导系数和对流系数都比空气高,因此能更有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实践中发生了很大改变,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虽然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了社会的一定认可,但是,体验式教学方式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接下来就对这诸多问题进行概括。  一、高校体验式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课堂上缺乏学生的参与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合作的过程,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和合作来完成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这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继续提出,关注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过程有更大的收获,在教学中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课程目标由“双基”变为“四基”,新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明确提出要求,既要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
我公司作为河北省“双三十”重点耗能企业,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强化合同能源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等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As a
锅炉房是一个能量转换的场所,它既是产能中心又是耗能场所.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锅炉房能耗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锅炉设备、锅妒辅机、热力管道、工质回收及锅炉房管理等方
【摘 要】生产的时间需要是科学发展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同样也是数学这门学科发展的不竭的源泉与动力,数学的概念间,学科间出现的分化与交叉,发展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若我们的数学教学遵循了数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抓住了其发展的本源,则我们的教育教学必有好的效果,反之相反。  本文着重探讨极限、导数与变化率这三个概念的引入及借用与转移教学在学生个性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素质;培养  一、变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