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职业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u0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界定
  职业类型的划分
  葛明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学生父亲的职业选项分为:1.机关干部;2.教师或医生;3.公司企业;4.商业服务;5.农民;6.警察或军人;7.其他。在屈娇娇等人的研究中的职业类型有: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2.专业技术人员;3.商业、服务业人员;4.办事人员、生产等相关操作人员;5.农民;6.军人;7.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与葛明荣的划分相似。在孙晓红的研究中将家长职业分为三大类: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此分类更便于组织和理解观察。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定义
  本文的青少年年龄定义在0~14岁。对于心理健康,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定义,本文采用教育辞典的定义:心理健康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一个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并具有协调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心理健康,它是保证一个人高效率地工作、学习和愉快生活的必要条件。根据此定义,本文将从智力因素、情绪、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阐述父亲的职业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亲职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父亲的职业通常反映了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阶级地位,而这三者影响着父亲的個人素质和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以军人职业为特例,韩向前等人曾对军事院校1261名学员进行测试,得出以下结论:父亲是军人的学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父亲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个体、下岗者的学员;父亲是干部的学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父亲是农民、个体、下岗者的学员;父亲是工人的学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父亲是农民者的学员。军人职业所具有的特质在军事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由此也可看出职业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亲的职业类型对青少年智力的影响
  父亲的职业类型对青少年智力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成绩上,根据孙小红在上海公立学校做的实证研究显示:在父母职业为稳定状态的前提下,父母从事管理类、知识技术类、普通职工类工作的学生,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他们在学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就语文、英语而言,父母为知识技术类工作的学生,其成绩要优于父母职业为普通职工类工作的学生。
  父亲的职业类型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
  伯恩斯坦认为,从事的职业较优越、具备的文化水平较高的父亲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方法教育子女,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自尊自信等品质方面愈发优秀;相反,对于那些职业地位较低的父亲而言,生活的不如意会让他们对儿童做出更多的强制与威胁行为,使幼儿的攻击性、不合群等性格特征渐渐展露出来,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也偏低。
  情绪因素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会影响青少年情绪的稳定性。在一个相对“满足”的环境状态下生长的孩子一般情绪稳定,较少出现如愤怒、耻辱、忧虑、嫉妒、内疚和悲哀等消极的情绪,更多地会涌现出高兴、爱、愉快、感激、快乐和自豪等积极情感体验。葛明荣将这种满足感、稳定的情绪解释为幸福感,并对山东省398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得出,当代中小学生的幸福感会因父亲职业的不同而不同,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警察或军人、教师或医生、公司企业、机关干部、商业服务人员、其他、农民。这种由父亲职业带来的物质生活上的满足感与精神生活上的满足感的比重也不相同,青少年对哪种生活的需求更高更是因人而异,需要家长通过对孩子日常生活、言行举止的观察得出结论。
  父亲的职业类型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社会认知的影响
  社会认知包含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的认知。Harbert指出,儿童多与父亲接触,有利于儿童今后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于父亲职业是普通职员的儿童来说,自我认知相对较弱,缺乏开放的环境,接触的事物相对匮乏,间接经验也较少,因此应增强其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孙瑜的研究表明,父亲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管理人员、社会技术人员的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无业人员的子女。
  社会行为认知
  社会行为是儿童在积极探索外部世界时表现出来的利他性、合群性、责任感、分享以及诚信、正直等行为趋向。在分享和利他性行为方面,王文江研究得出:“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修正自己的意见。”农民以及无业人员的子女仅仅占了18.6%,这表明农民把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劳作和奔波上,无暇顾及儿童的亲社会性教育。职业是医生的父亲,其要求儿童独立做决定,并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由此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适应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父亲职业为商业、服务业的儿童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容易产生拘束感,很容易就能适应环境变化,情感也容易外露,变化迅速。
  由此可见,不同职业的属性因为其职业特点有着天然的优势或劣势,这种影响对孩子来说是显著的或潜移默化的,但这些天然属性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固定的,有些可以被干预和影响。
  父亲职业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启示
  综上所述,结合中外的研究和实验证明,我们可以肯定父亲的职业类型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影响作用。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包含很多隐性因素,造就“职业身份”的因素也有很多,对职业者本人、家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由此,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正确地认识职业特点,发挥父亲的榜样作用
  从职业对社会发展的建设来说,三百六十行都有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职业特性的不同也影响着职业人员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在不能改变职业的情况下,父亲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特质,发挥职业的特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榜样作用,如农民吃苦耐劳的耕作精神、军人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同时,摈除对职业的刻板印象,对社会上的职业进行客观评价。父亲可以让青少年通过不同的职业体验,如志愿活动、参与学校或社会的职业体验等,或与身边的人交谈,或通过电视剧、电影、多媒体等传播渠道了解各种职业,让孩子多方面了解不同职业的属性及特性,全面感受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家庭为出发点,在教育上取长补短
  在教育方面,父亲在外即使有一百种职业,但对孩子来说只有一个身份,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以父亲的身份为出发点,给予爱心与教育是每个父亲都要承担的责任。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方面,父亲的职业特点表现为有其职业的属性,如从事商业、个体户、管理层的父亲工作较忙,给予孩子的陪伴较少,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和陪伴,虽然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要多注重孩子的精神需求是否缺失。对从事技术知识类工作的父亲而言,在给予孩子学业支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要防止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和精神压力。这就需要父亲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形成职业敏感度,一方面要发挥职业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由于职业属性带来的“矫枉过正”。
  父亲与母亲配合职业教育的影响
  在一个孩子的教育当中,父母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父母的关系和教养行为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程度。母亲在孩子面前对父亲职业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体现了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程度,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孩子对职业的看法。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面前总是抱怨父亲因为工作太忙而不顾家,只有事业,没有家庭,孩子将会把母亲的不满、自己的不开心、家庭的不幸福归咎于父亲的职业,不但会形成职业偏见,也会对父亲产生埋怨。如果母亲可以从正面解释,如父亲的职业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贡献、给社会带来了贡献,或父亲由于辛苦付出而疏于对家庭的照顾,要求孩子对父亲给予理解和体谅,孩子便能正确地理解父亲的职业及其职业行为。
  结语
  总之,虽然父亲的职业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父亲的职业类型决定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程度。父亲应及时地关注自己的职业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干预。一方面,父亲要正视自己在家庭中的父亲角色和职业角色关系;另一方面,母亲也要给予父亲理解和支持,并协助父亲教育孩子,树立孩子的价值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父母双方才能通过爱与教育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松落针病是一种松树上严重的叶部病害,自1927年朱美凤首次报导马尾松上由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引起的落针病以来,众多学者普遍认为松针散斑壳(L.p)即松落针病的
美丽校园不只是传播知识的殿堂,还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校园安全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频发,笔者认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事出有因,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特别是校园暴力的发生。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远离校园欺凌,为彭水一中莘莘学子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  校园欺凌现象成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在现实生
期刊
为探究绿原酸对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致病力的影响,采用食料给毒法对舞毒蛾2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对其幸存者发育历期、蛹重、成蛾率、性比进行统计分析。为更进一步研究绿原
特殊儿童是小学教育中受教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普通学生,特殊儿童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和耐心。素质教育实施以来,特殊儿童教育管理问题长久地困扰着一线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作为班级常规工作的引导组织者,在教学中要认识到特殊儿童的独特之处,在教学中,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开展教育管理。本文基于特殊儿童教育管理实践,从以下四方面探究有效实施特殊儿童管理的对应措施。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后续
期刊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更容易陷入负面的“同伴压力”的陷阱,害怕被同伴抛弃或者在同伴面前丢面子,冲动地做出一些为了让自己显得“合群”而违背道德要求以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的事情,最后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很大的麻烦,家庭教育显然在正确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应对这种负面的“同伴压力”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什么是“同伴压力”  “同伴压力”的事例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有时候你并未发觉,却可能迫于这种压力做了一些决定
期刊
为探索鲁中南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规律,在代表鲁中南山区的水土保持试验站(临朐县辛庄试验站、蒙阴县孟良崮试验站、曲阜市红山试验站、泰安水土保持试验站)收集10
当下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具有调控能力以及稳定的情绪等,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中职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思维最为活跃,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关键。  中职学生大都是从初中升学上来,中职学校以及生活的环境与初中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存在网瘾、早恋等。同时,当下社会的工作压力和竞争日益提高,学生在心理上也会存在
期刊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是我国速生树种之一,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建筑、造纸等行业。随着人工林面积的扩增,基因型越来越为单一。以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的危害越来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