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校园欺凌 关注祖国的未来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校园不只是传播知识的殿堂,还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校园安全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频发,笔者认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事出有因,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特别是校园暴力的发生。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远离校园欺凌,为彭水一中莘莘学子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
  校园欺凌现象成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在现实生活中,初中生往往会在交往需要与是非善恶之间产生迷惘,引起心理冲突;在人生需要与人生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升学压力与学习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
  学生文化营养的失衡
  当前,有些学校依然盛行应试教育,学校、家长关心的只是考试成绩,所有德育、美育都沦为次要,学生只会读书、考试,教师很少有关怀学生品德的时间;某些影视片对欺凌、暴力场面的过度渲染也强化了某些学生的欺凌意识。
  教师关爱教育的欠缺
  有些教师不主动接近学困生,用满腔热情关爱他们,而是靠空洞的說教应对学生的欺凌,用简单生硬的办法压服他们,或者孤立、歧视他们,或者向家长告状,表面上看似乎有些效果,其实学生口服心不服,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埋怨的种子;有些学生由惧怕、压抑过渡到对抗,最后导致学生之间发生暴力事件。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家长们认为“好汉不吃眼前亏”,只有处处占上风,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从而出现了学生欺凌他人的现象。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们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准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共同为莘莘学子创建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乐园。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铲除校园欺凌特别是校园暴力
  内外联动
  为创建健康、安全的学习乐园,彭水一中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联系公安部门、城管整治校园的周边环境,取缔毒害莘莘学子成长的窝点,如黑网吧、娱乐场等,减少学生接触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机会;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和提升全校师生幸福感、安全感;聘请保家派出所所长宣讲《重庆市公安局服务学校29条措施》等;请彭水县人民医院为莘莘学子做免费体检,请彭水县羊头铺社区医生进驻校园内,为莘莘学子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给莘莘学子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乐园。
  培养学生健全心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针对彭水一中“个别”出现了心理波动和行为差异的“心理特殊”体质学生,德育处开展了对“心理特殊”体质学生的普查,建档造册,建立了“心理特殊”体质学生信息管理库。每学期,各班班主任要对本班的“心理特殊”学生情况展开详细的调查,收集“心理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详细地址、现住地址、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联系电话、知心朋友联系电话、知心朋友联系QQ、微信等信息,建立和完善“心理特殊”学生信息档案;在致远楼3楼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出版了心理辅导的专刊——《心语》;开设了心理辅导课;成立了心理咨询之家——“温馨悄悄话”办公室,安装了“温馨悄悄话”电话,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
  抓德育阵地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维护校园安全,人人可为。时刻做到哪里有莘莘学子的身影,哪里就有彭水一中的德育管理工作者,做到对学生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为了确保莘莘学子远离校园欺凌,为彭水一中莘莘学子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彭水一中在安全的管理上力争做到无时空的盲点:在空间上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在时间上实现监控室24小时派专人值班,一旦发现有校园欺凌的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赶到现场,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莘莘学子学得安全、睡得舒适,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教学质量的一时提高。
  培养莘莘学子自卫防卫能力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莘莘学子应该如何应对?第一,保持镇定,采取迂回战术,尽量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第二,必要时向路人呼救,用异常动作引起他人注意;第三,及时告诉教师、家长或者拨打“110”报警;第四,有能力将施暴者制服时,要勇敢地与其搏斗,而没有能力将施暴者制服时,应及时巧妙脱身;第五,避免激怒对方,暂时妥协,记住施暴者的外貌特征,事后报警。
  总之,关注校园欺凌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携手,关注校园欺凌,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能有效遏制学生之间的相互欺凌,莘莘学子就会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课程游戏化开展以来,我园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面审视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游戏化的探索实践,力图使每一处户外环境都是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每一个户外活动都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引领教师努力做到“以幼儿为本”“坚持儿童视角”。  通过探索回归幼儿本真的户外活动,从幼儿的视觉进行观察和思考,深度挖掘户外活动在教学中的丰富价值,使幼儿园户外活动“活”起来,还给孩子一个充满野趣的童
期刊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绘画感兴趣,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愿意画。针对这个问题,上美术课时,我尝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怎样才能让全班的学生都感到有趣呢?在每次导入新课时,我运用了多媒体,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教改的深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愈发显示出其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小学美术课
期刊
初中物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其知识点也比较基础,但在多数学生眼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难的学科,笔者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关。鉴于此,笔者尝试将心理学渗透在物理教学中,以此有效减轻学生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从“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习动力”“利用积极评价,获得成功体验”以及“培养良好习惯,形成积极人格”这
期刊
近些年,校园欺凌带来的社会影响使校园欺凌由一个教育性话题上升为社会性话题。因此,如何营造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想要有效解决校园欺凌事件,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卫意识,建立防欺凌制度;加强心理疏导,关注弱势群体;维护校园安全,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恐慌,于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便得到了整个社会的热切关注。虽然
期刊
近些年,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落实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使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教学工作中的不足,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之外,如何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緒与消极心理,也成了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教学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中的决策者与指导者,在课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将丰富的文化知识养分输送给学生,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期刊
近些年来,屡禁不止的校园欺凌事件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甚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了威胁.想要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出现,我们就必须有目的地优化家庭教育,有计划地展开心理
期刊
松落针病是一种松树上严重的叶部病害,自1927年朱美凤首次报导马尾松上由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引起的落针病以来,众多学者普遍认为松针散斑壳(L.p)即松落针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