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探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如何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都是教师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传统道德s法治教学中,教师们均以传统灌输教学法为核心,要求学生被动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很难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德育教育的内容来自于生活,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应关注教学s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着重针对回归生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回归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传统教育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学生被动的听课,学习積极性不高,同时采用单调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准确理解教学内容。都说德育教育是来自于生活的,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其与生活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运用。为此,本文尝试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如何回归生活进行阐述。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德育都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但是在落实中却面临着很多问题,虽然新课改下教学模式都得到了改进,但是德育教育上始终存在着问题,重智轻德思想始终根深蒂固。德育与法制教学一直都是由学校完成的,但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从家庭教育开始形成的,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因此父母更应注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过于溺爱孩子,主动引导孩子做家务、尊老爱幼等。此外,德育法制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材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引入一些生活元素,以提升学生对道德法制问题的判断力,深入生活中对课堂上的教育进行实践应用,但是纵观目前的实际情况,课堂教育明显与生活脱离开了,多数教师过于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成绩,忽视了生活中的考核与践行,教学内容变得非常刻板、单调。
  二、回归生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听课,与教师、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很难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同时这种生硬的讲解获得的成效也十分有限,所以,要想使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到生活之中,就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方法,将生活元素引入进来,尝试应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规则在哪里》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对规则的意义加以认识,并体会其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区别,完成规则意义的讲解之后,为学生举出一些例子:一是迟到早退,二是违法公共治安条例,三是打架斗殴致伤,并问学生上面的例子中哪一条为违规行为。这种生活例子引入到课堂上以后,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规则的概念及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
  (2)营造出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质,为课堂教学提供保证,同时教学环境与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还要在校园内营造出和谐的校园风气。首先,从提升教师素质上来说,教师应充分关注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积累,并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和整理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事例和素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尽可能多的为学生讲解一些生活实例,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其次,从营造校园环境与氛围上来看,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达到其目的,例如在宣传栏上粘贴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标语,利用板报引导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内容,或者在校园一角设立道德与法治光荣事例园地等等,利用图片或文字的方式将道德与法治的实践事例展示给学生们,以起到塑造榜样力量的重要作用。
  (3)践行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灌输上,明显忽视了行为实践内容,因此理论与实践二者的结合成了一纸空谈。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过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教学中,笔者深入落实活动主题“班级生活放大镜”、“大家一起来约定”以及“把‘约定’做成文明棋”,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活动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班级中各种遵守或不遵守规则的情境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与普遍性,通过课程的生活化回归,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潜移默化之中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影响下,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明显忽视了道德教育,存在着教育方法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明显脱节,使得学生们理论知识有余,明显缺乏实践应用能力。这种情况下,必须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践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显花.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0):74-75.
  [2]陈连章.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91-92.
  [3]黄雅芳.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华夏教师,2017 (04):13.
  [4]史淑超.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9):116-117.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深化小学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就此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渗透德育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与形的科学,每一个数学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公式定理都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这个客观事实导致抽象思维发展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与困难更多。随着大力推进素质
期刊
摘要:《让生命感动生命》一文是以《生命生命》一课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为例,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课后的反思深刻透彻,课后的评析引经据典,极为精彩。  关键词:生命 教学 学生  “以人为本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比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重视隐性g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重视小学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入注目的亮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现代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社会对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昀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而数学知识结构又具有逻辑性,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便需采取措施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有效性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数学作为小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的改革也一直是小学教师和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而老师和家长们所在意的仅仅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形式的不断改革深化,对小学美术的教学也提出7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小学课堂模式,并且结合生态化的教学环境,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不一样的小学美术课堂。本篇文章将围绕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态课堂的构建,探讨如何打造更加有效、高质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虽然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已经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在农村美术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
期刊
摘要:小学学困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智力正常的学生,但是与较为优秀学生相比较,他们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训练和学习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略显不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学困生智力还没有开发完全,因此无法满足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进行改善。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 心理健康状况 良好习惯  在如今社会高速发展时代,很多父母为了生活常年奔波在外,无力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
期刊
摘要:中国有甸古话:“凡事预烈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我们的《数学自主生长》课堂教学中,这糟准备就是“预习”。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核心环节。  关键字:师生互动 预习 课堂教学  一、预习即(自学)是提高数学自主生长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环节  课前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就其内容来讲,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给心理健康教育以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发现班级学困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多、更严重,对于他们教育、疏导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发展。关注并转化这个群体,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只有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 健康教育 习惯培养  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困素,还取决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教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们未来一生的发展,对于后进生来说影响更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后进生 转化  在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后进生的数量也会随之有所增加。做好后进生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既是主任又是记者。学生都是朗诵者和表演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生动的方式阅读表演,在地板上跳舞,进入情境,老师要求学生谈论阅读的经验。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任何阶段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基础阶段,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着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