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为核心的心理学,它重在揭示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并能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言语行为做出某种解释。笔者认为,认知心理学有许多现存理论与观点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主要理论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
  皮亚杰等建构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Brunner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认知心理学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外语教学角度出发,当代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明显趋势是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变化的规律来探讨其语言知识和认知技能获得的心理机制,揭示外语教学与认知发展的交互作用。笔者将从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强调英语教学中概念的驱动作用。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主张认知接受说。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认知结构直接参与了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它不仅决定了新的学习能否产生,而且决定了新知识的保持和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式学习;一种是理解性学习。前者是在意义上无联系的孤立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理解,单靠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后者为认知学习,其特点是能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以及其内在的联系。认知心理学认为,理解性学习比机械式学习更有成效。学生如果要想掌握某方面的知识,就必须使新的知识同他们已有的知识相适应,也就是同他们原有的认知模式相适应。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使新、旧概念不断反复出现,这样就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概念驱动作用,在比较中尽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2.强调英语教学中教材的情景特征。认知心理学认为,将教材中某一材料的相关情景以程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加以说明,随后要求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情景的不同特征,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尽快地理解和感知教材。强调教学的情景特征,实际上就是强调符号信息的加工。认知学习论的分支--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应事物的内容、性质、特点、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实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这种在实践中所得的知识易于让学生掌握吸收,理解也深刻,且不易遗忘;而仅仅是聆听教师对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样所得知识效果不佳。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常生活实践所遇到的真实的场景,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和真实情境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3.强调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认知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就要注意研究学习主体的认知过程,研究他们是如何对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和使用的。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是后天发展的刺激和反应。学习英语关键是要充分运用大脑的特殊机制和功能,对英语语言的信息和规律形成认知,并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的分析理解来掌握语言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组织与结构上,尽量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做到先易后难,由浅人深,层层递进给学生以引导。
  4.强调英语教学中学生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两种。具有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人,在认知活动中倾向于以外在的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即知觉对象或象征性表象是什么样就看作是什么样。这些人往往自我概念较差,因而在负强化(批评)时,学习效果会显着下降。具有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人,在认知活动中则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考虑到同一教学方式对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以便根据不同类型的认知方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例如,在教授英语单词时,低年级的学生易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呈现实物教授新词,学生易接受且记忆深刻;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教给他们归纳、联想等方法,让其自己归纳、整理、记忆。这样,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使其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经相互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等。
  认知心理学理论对于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着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作为教师,应有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
其他文献
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策略、体现艺术,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逐渐
高职院校导师制是在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学生管理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教学和教育管理模式,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作用,总结了高职
【摘要】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英语不仅是我国沟通国际的主要语言,也是我国对其他国家历史了解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对待英语教学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中,即学生的答题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因此,在大学教学中,英语的写作技巧和能力也是一个重点的培养方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技巧 能力培养  一、大学英语写作技巧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通常我们学习英语需要掌握四个基
一、引言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实验)》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提出了要求,高中毕业生的口语技能标准为:能在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与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根据熟悉的话题,稍做准备后,有条理地做简短的发言;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英语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其中,对口语表达能力的一般要求为:能
所谓三步阅读就是将文章分三次阅读,由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层层深入文本,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层次的任务并要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The so-called three-step reading is th
【摘要】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并将之渗入课堂。而教师则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从而将最新的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促使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 渗透 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语言的作用得到突显。国际化交流的增多,让英语习得者的实际交流机会增多。语言交流,就是文化的交流,要提高英语交际水平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英语作为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发生深刻变化。双语教学便是教育改革下的一种发展热潮。我校的双语训练是辅助双语教学的一项特色活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着重分析了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取积极互动式的英语学习方式,创造积极有效、
【摘要】“寓教于乐”是新课改提倡的重要教学理念。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乐”,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全面激发,也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而游戏就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受到乐趣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引“活”课堂教学。为此,教师要将英语学习与游戏融合起来,最大化活化英语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 游戏教学 活力课堂  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