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英语差异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本化策略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以来,我一直注意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大面积的提升了课堂效率,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班级的差异合作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合作氛围越来越浓厚。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入课堂现场的,因而课堂现场的学情是动态的,但同时也是各异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学情并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呢?首先,我认为有三种方法可以帮我们有效的明了学情。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查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如:看学生怎样在课本上注解,怎样记笔记,怎样改错,观察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情绪等。学生自己在进行阅读、巩固练习等独立活动时,要着重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以了解学生们是否乐学,是否在听,是否思考,是否有疑。如学生眼神空洞、神情漠然时,就说明他已不在状态,对教师的教学兴趣不浓;学生神采飞扬、眉飞色舞时,说明其学习兴趣正浓,思考方法与结论成竹在胸;学生面露迷茫、不知所措时,说明他已进入思维盲区,在用他的无声语言向老师提出抗议或发出求援信号了。
  教师还可以倾听学生的发言,交流,讨论等,从中进一步了解。在无教师参与的学生合作探究中,教师要不断巡视走进每一个活动小组,看学生表情,听学生讨论来确定该组是否需要帮助。巡视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合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同时聆听其对问题本身的探究状况是错误的,不完善的,还是精彩准确的?以便于后期组织教学。
  最后,教师可以单独与某些同学谈话,了解其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及体会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应避免面向全班同学提问:“Is there any question you don’t understand?”这样问的话,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是优秀生提出问题,当众讨论并解决。这对优秀生会有很大帮助,但其他学生可能并没有受益,因为他们可能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就浪费了学习时间。如讲述鲁教版八下Unit Six时,有学生问:“在One thing that is not expensive in France, however, is the wine!这个句子中,that后为什么用‘is’?”这样高深的问题即使讲了,也只有学优生能听懂,其他人仍是一头雾水。
  如果是学困生发问,那么他提出的问题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可能是白白浪费时间。还是在鲁教版八下Unit Six这一单元中,学生发问:“It’s usually convenient to take the underground train to most places.句中为什么要用‘to take ’而不是‘taking或take’?”这样的问题对于学优生和中等生而言简直太小儿科,不值一提了。
  由此看来,“Is there any question you don’t understand?”这类具有较强的模糊性、简单化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问题不是了解学情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慎提,教师应该多走到学生中间去,将精力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巡视、对学生学习情态的了解、对学情差异的把握上。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练习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巡视和了解课堂现场中的学情,并以此给予有效的课堂学习指导。
  教师的课堂指导分为三种形式: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指导;针对全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全体指导。在进行指导之前,应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分析的时间,与此同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之间,把握和分析现场的学情,以及问题存在的程度与范围,以此确定是个别问题还是共性问题。为了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在具体指导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生进行的深思熟虑,掌握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先不要讲问题的本身,而是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先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然后让学生进行自学,对于难度较大的共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范围的自由讨论,待学生把问题弄得基本解决或接近解决时,教师可以花少量的时间,画龙点睛地讲解问题的本身,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促进学生解决问题。在时间分配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要少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在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全班指导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小组讨论或者全班讨论,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的运用有关的认识条件,借助于教师的方法引导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但在一节课中频繁地组织小组活动,在学生还没有做出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轻易组织学生谈论某一个问题,只能使讨论流于形式,看起来学生活跃,七嘴八舌的在对话,实际上收效甚微。因此,对于重要的且学生普遍反映个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学生各自做了充分的思考准备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总之,关注差异课堂教学过程的学情并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老师自己在不断地课堂中慢慢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并从教学 实际出发,通过教学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学英语 教学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资源;中学英语教学;整 合、优化教学  21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 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式,英语教学应以更快 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 的多媒体教学
期刊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读”在当今信息时代日益显出重要,人们需要更加有效而广泛的阅读,以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储备丰富的资讯,使自己在工作、学习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主要途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由《英语课程标准》五级有关“读”方面的要求可见,在中学进行阅读能力训练,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教给学生一种自学英语的方法,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创新思维是摆脱旧的思路,采取非习惯性的思维方法,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思维,从而产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 ; 创新思维 ; 培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什么是创新思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创新思维
期刊
简言之,课堂有效性就是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内,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锻炼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农村初中而言,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话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  1 吃透历史课标  历史课程
期刊
鲁迅说过:“教育扎根于爱”。从教多年,我深深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我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是我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1 对孩子充满爱心  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也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时,他们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会越发地信任和接近老师,老师的教育也就越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这种在互动中凝成的情感就成为
期刊
在数学王国中,怎样让小学生在抽象复杂的数字中找到规律,喜欢上数学,喜欢研究数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这其中起着绝对的引领作用,要及时总结出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多采用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题多式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已逐步提高学生解题、习题的能力。  在四年级“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单元中,我向学生介绍了利用加减乘除法中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如:利用a-b-c=a-(b+c)
期刊
【摘要】教师应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着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 具体做法: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要适时、恰当的进行巩固与反思,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效课堂 ; 综合素质 ;课堂设计 ; 教学任务 ;学习氛围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当今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陈旧老化的教育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一些小学语文课中的无效教学依然存在,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有效的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呢?结合那些原因,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提出几点教学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重点的深化,难点的突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教师根据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创新资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设计教学,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初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
期刊
反思是现代教育也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隐含着三个基本信念: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更是教学研究者。因此对教师而言,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难以提高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反思来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与失的研究。反思性教学研究具有教师个体独立思考的特性,并且所思考的内容多为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这种个体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