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个思维“魔法棒”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八年级;心理健康课;思维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0-0076-03
  【作者简介】饶娟,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江苏丹阳,2123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思维是人类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基础。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不断提高的,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八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是: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但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能很好地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现状,设计了本节活动课,意在通过本课,让学生克服思维训练的畏难情绪,对思维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充分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发散思维。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思维“魔法”,即思维定势,以及思维定势对我们的影响。
  2.学会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3.培养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小游戏,请同学们有节奏地边说边击掌,1、2、3、4,2、2、3、4,蔬菜园里有什么?
  学生1:茄子。
  学生2:青菜。
  学生3:莴苣。
  学生4:白菜。
  请尽可能多的学生说出各种蔬菜的名称,但不得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蔬菜名。重复即为失败,游戏结束。
  教师:请说不出蔬菜名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学生:他们已经说了那么多,我一时想不出来了。
  教师:是呀,越到最后越是难说,老师今天就送你一根思维“魔法棒”。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想不到、没想到的思维困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初识思维“魔法”
  1.故事分享。
  PPT出示故事第一部分: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教师:小象为什么不能挣脱铁链呢?
  学生1:小象力气太小了。
  教师:是呀,小象力气太小了,还有别的原因吗?
  學生2:铁链太粗了。
  教师:小象力气太小了,铁链太粗了,所以小象此刻无法挣脱这条铁链。我们可以说小象确实是被铁链困住了。
  PPT出示故事第二部分:小象长成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它却不再挣扎。
  教师:大象已经有足够大的力气,为什么还是不能挣脱铁链呢?
  学生3:因为它认为自己不能挣脱铁链。
  教师:是呀,大象有足够的力气可以挣脱铁链,但是由于它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无法挣脱铁链的。我们可以说大象是被自己习惯性的想法困住了。那么,究竟什么是习惯性的想法呢?
  PPT出示:习惯性的想法即思维定势,套用老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某些时候思维定势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起床穿衣、刷牙、吃饭等,但是大多数时候思维定势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不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阻碍我们发挥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分享,让学生初步认识思维定势及其利弊。
  2.测一测。
  教师: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人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一个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学生:“你爸爸”是小孩的爷爷,“我爸爸”是公安局长,无解呀!
  教师:听起来似乎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也会被思维“魔法”——思维定势所困住,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升级我们的思维“魔法”。
  设计意图:从动物到人类都会有思维定势,通过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定势思维有时候会阻碍我们发挥想象,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升级思维“魔法”
  教师: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PPT出示图解1:公安局长=男性,小孩的爸爸=公安局长,公安局长的爸爸=小孩的爷爷。小孩所说的“你爸爸”即小孩的爷爷,“我爸爸”即公安局长,两人在家吵起来了,而公安局长在茶馆下棋,得出矛盾的关系。
  PPT出示图解2:如果我们这样思考:公安局长=女性。
  学生顿悟:两人是丈人和女婿的关系。
  教师:我们很容易地想到了二者的关系,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
  教师:对,改变看问题的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同学们,赶快升级你的思维“魔法”,我们一起牛刀小试一下。
  PPT出示问题:在一个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条小船,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两个成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条船过了河。
  教师: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学生1:每人游一半。
  教师:但是两个人都乘这条船过了河呀。
  学生2:有个孕妇。
  教师:两个成人,请继续思考。
  学生3:他们分别在河的两岸。
  教师:恭喜这位同学,你顺利完成了思维“魔法”的初步升级。其他同学请加速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到,遇到问题换个角度,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学生尝试突破定势思维,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树上有10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请问树上还有几只?请尽可能多地说出不同答案,并简单说明理由。
  学生1:1只,因为其他鸟儿飞走了。
  教师:也对。
  学生2:如果打死的鸟还挂在树上,其他鸟儿都飞走了,就是1只;如果打死的鸟儿掉地上,就是0只。
  教师:有道理。
  学生3:2只,因为被打死的那只鸟的妈妈是不会飞走的,她太伤心了,以至于没有力气飞了。
  教师:也有可能。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有如此多不同的答案呢?
  学生4:因为我们换了个角度看问题。
  学生5:我们发挥了想象,所以不一样。
  教师:是呀,因为我们充分发挥了想象,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恭喜各位同学完成了思维“魔法”的再次升级。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发挥想象后同一个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展示思维“魔法”
  体验活动:穿越一张纸。
  游戏规则:利用一把剪刀把一张A4纸剪出环形式样。剪出的环形式样必须完整无缺,纸张不能拆分、粘贴、打结或订起来,剪裁后仍要保持一个整体,要求全组成员能够从裁剪后的A4纸中穿过去。
  成功完成的小组上台展示,并分享感受。
  教师:面对问题时我们要学会换一种方式,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思考,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品质和发散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是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發展性问题进行积极的辅导,从而对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增强心理能量,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整合度来看,本节活动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符合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教师教学思维清晰,初识思维“魔法”、升级思维“魔法”、展示思维“魔法”,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重点突出。
  从参与度来看,每一次思维升级的活动设计,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高。尤其是“展示思维‘魔法’”环节,学生体验深刻,大家参与其中,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穿越一张A4纸。
  从情感度来看,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积极关注学生的反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本节心理活动课仍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课堂40分钟的限制,在“展示思维‘魔法’”环节,没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展示和深度分享。可以进行课后延伸,让学生自由分享。
  【课堂点评】
  《送你一个思维“魔法棒”》是一节以思维训练为目的的心理活动课。在课堂一开始,教师通过“蔬菜园里有什么”的思维活动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和体验,训练他们突破思维定势,充分发挥想象力。整个课堂充满趣味性,无论是故事的选择,还是学生体验的设计,都科学合理、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性、启迪性。学生参与度很高,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下,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思维训练是一个过程,如果本节课在设计和开展时能关注训练的衔接(如有3次训练机会),有梯度地推进,这样效果会更好。第二,思维训练活动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展示的机会,在本课,因为时间的关系,部分学生没能反馈。如果活动能减少一个,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回应,让每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成果在班级里共享,也是激励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一个很好的环节。第三,在每一项活动或体验结束后,如果教师能和学生共同提炼、分享思维训练方面的规律,并且和日常的学科学习有所链接,学生将能获得更多的启发。
  (点评嘉宾:耿振美,江苏省丹阳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其他文献
【摘要】了解民歌在现代城市进程中的现状,分析城镇化民歌产生变化和影响的原因,在未来发展中针对民族文化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民歌使用;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绪论  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镇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4
【摘要】“古街老巷”是地域性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厚积淀,是代表性的文化艺术符号,更是古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变革浓缩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地域文化、商业、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曲水亭街的空间形态划分、建筑营造技艺两个方面阐述齐鲁古街巷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文化成因。  【关键词】古街老巷;空间形态;营造技艺  【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摘要】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爱,一些古迹名胜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本文以湘西的凤凰古城为对象,对其中较大的宗教文化遗存的位置分布、使用情况及利用进行了记录,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利用与价值。  【关键词】凤凰古城;宗教遗存;旅游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代社会中,宗教文化遗存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热点之一。所谓宗教文化遗存旅游是以宗教景观为依托,以宗教文
【摘要】驻马店地处黄淮平原的中部,自古为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这里属豫州。经测定“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尤在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从此,“天中”作为今驻马店的代称而名扬天下。  【关键词】豫州;天中;驻马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1.1 【文献标识码】A  驻马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8
【摘要】群众文化的进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也能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时俱进,文化创新是指导当下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群众文化是彰显文化新颖的载体,同时增强群众对自己生活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达到惠及群众的目的,让群众在文化中受益,以青海省海东市的文化发展为个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群众文化;审美;社会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群众文化在自然、社
一、情绪低落的小姑娘  初冬的一个晚自习,我在心理辅导室值班,忽然隐约听到了几声敲门声。我说:“谁呀?请进!”等了一会儿并没有人进来。我走过去打开门,看见一个小女孩站在门口,穿着单薄的校服,低着头。我把她请进辅导室,请她坐在沙发上。经过交流,我对小女孩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女孩叫小盼(化名),16周岁。父母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就离异了,小盼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在其5岁时再婚,继母开始
【摘要】古社会的儿童游戏研究,是史学研究和儿童史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但“依然停留在草创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古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游戏骑竹马、斗百草、踢毽子等项目的探究,认为现行“素质教育”应该“以史为鉴”,还原儿童游戏天性,让儿童回归童年的幸福与快乐。  【关键词】中古社会;儿童游戏;天性  【中图分类号】G898.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史学研究中,看不到儿童游戏的身影,听不到儿童游戏的声
【摘 要】福流作业指学科作业能引导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兴趣,给学生一定探索和发挥的空间,推动学生投入作业中,体验到愉悦、忘我等情绪和高度的兴奋感、充实感。基于生源水平,基于高考目标,基于过程发展,有必要创设福流作业,可从精选内容、精算时间、精思要点、精设反馈、精准分层等方面入手创设福流作业。  【关键词】高中语文;福流作业;愉悦忘我;高效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特点和首要任务,本文以浙江外国语学院葡萄牙语专业为例,試从商务葡萄牙语课程在应用型本科外语院校的定位、开设必要性、现状与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等方面,对商务葡萄牙语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探索,以此优化商务葡萄牙语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商务葡萄牙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电视作为传播媒介,日益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服务平台,利用媒体优势帮助百姓解决难题也成为电视媒体的责任。而“电视 相亲”这一媒体与生活的高度合作,使得其成为各大电视台的收视利器。在这类节目收视大潮中如何标新立异就变得格外关键,本文以苏州广电总台《幸福来敲门》为例,浅析相亲栏目制作中的收视热点。  【关键词】相亲栏目;苏州台;幸福来敲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相亲栏目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