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中都是一门主要学科。数学教学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多是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中所占分值较大的一部分内容,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显著的。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年级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现状;策略
  在传统的数学考试或练习中,应用题通常都是作为最后一部分内容出现。应用题是通过大量文字传递题目信息,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题目的理解以及相应的数学知识对最后问题进行解答。因此,在对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单单讲解数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对思维进行培养,而思维也就是解题思路。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现状分析
  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考试的重要题型,其本身的难度很大,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很高。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不感兴趣,因为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用题的题型往往较为单一,教师会在课堂上以例题的形式对应用题进行讲解,而今后对于该知识点练习的应用题题型也基本上差不多,题型死板、解题思路固定,很难激发学生的应用题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固化思维,在遇到新的题型时独立思考能力较弱,问题百出。而很多学生在课下与教师互动也较少,无法主动、及时地向教师请教,师生关系欠佳。而且,数学应用题是所有数学题型中文字所占比例最大的题型,需要学生具备理解能力及阅读能力,许多高年级小学生在这方面确实能力较差,读不懂题目内容,找不到题目所要考察的重点,都是影响学生解题的关键。由此可见,要想解决该教学现状,教师和学生在该过程中都需要作出调整。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学生对于理科科目的兴趣普遍低于文科。例如数学在很多学生看来是一门枯燥、难度大的学科。学生在看到难度高的数学题时,所做出的反应不是下决心攻克它,而是害怕、畏惧,这也是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所在。而对于数学教学,在小学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热爱才会专注。这点需要教师的大力配合,教师可以一改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励学生去发现数学的魅力,或者在讲解例题时将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己思考更多、更好的解题方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最注重的是思路,教师直接将解题过程告知学生,肯定不如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好,让学生参与到探索中来,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其更加深入的了解解题思路,记忆程度也会增加。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中,字数较多的应用题十分常见,如何快速读题并读懂题也成为学生应用题学习好坏的衡量标准。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十分必要,虽然这些方面是学生课下积累的经验,也是平时在语文或者其他文科科目学习中所可以训练到的,但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也要着重训练。在解答一道应用题时,先通读题目,再对所给条件进行标注,根据所问问题在题中找寻相应已知条件,找准考点,才能明确出题者的考察目标。这些都是需要平常多加练习,教师系统的去指导。例如:现在有一根长10米的木料,木匠第一次截去该木料的3/10,第二次截去余下的1/2,问现在木料还剩多少米长?这道题的“陷阱”就是“截去余下”四字,有很多同学可能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截下的1/2是余下木桩的长度,而是直接将第二次截去的长度算为10[×]1/2,得出的结果为第二次截下5米,这样就导致了整道题目的出错。因此,学生在进行解题之前,一定要做到认真严谨的审题,对容易设置“陷阱”的地方多加留神,读懂题、读透题,找准其中的数量关系。
  (三)合理规划题目范围,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数学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其在具体的考察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基础。应用题作为最适合添加生活元素的题型,其设置一定要规划合理,注重“应用”。数学课本不会随时更新,但是平常的练习题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根据高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应用题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在解题时的代入感,让其将数学题看为一道实践操作题,拓宽自身的解题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应用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
  (四)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万变不离其宗”“换汤不换药”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分享的解题技巧。应用题只是穿着“迷惑外衣”的计算题,抛去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大篇幅的修饰,应用题就会变成一道计算题。因此,想要提升应用题的解答能力,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方法之一,只有搞懂了基础知识,才能拥有解答难题的武器。毕竟,任何数学题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上。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复习之前的数学理论,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之前学过的知识可能只是掌握了大概,例如一些公式,学生只记住了固定公式,忘记了如何推导,这些都需要再进行回顾。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到位,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应用题。
  (五)培养解题思维
  解答应用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良好的解题思路。在解答一道應用题时,学生要做的是分析题目,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解答。而对于数学应用题解题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师在前期要教会学生审题、理解题意等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固定的解题模板,后期要让学生自己理解解题过程。也可以借助其余方式解题,例如画图、列关系式、做辅助线等。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学生高效找寻解题思路的办法。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全是知识方面,更多是培养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在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现阶段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要想改进,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本文中所提到的方式可以运用到之后的应用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责编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时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佳时期,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起点。学前教育的成功开展,对于促进孩子生长发育,提高孩子身体素质,健全孩子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否被合理有效地创设利用,将直接影响着教育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实现。教师应该加大对区域环境创设的重视程度,为孩子的成长学习提供一个安全卫生、合理巧妙的活动区间。  关键词:区域环境创设;原则;特点;策略  良好的教
摘要:《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劳动技术课程的核心。而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所以劳技教育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外,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设计能力;培养  在《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目标评价方面,把 “能进行简单的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对技术的设计能力”作为教学过程
1.碧螞1号品种纯度因生产条件而不同,土壤肥沃湿润、茬口好、播种适时的条件下,纯度高;反之则低。2.栽培条件不良所引致的越冬死亡率高低,是影响田间纯度的主要因素。死亡率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生动形象地阐明“手脑并用”的意义,并指出“教育要手脑并用”。本文从目前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现状出发,论述了科技活动对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意义,最后就小学开展科技活动进行探讨与摸索。  关键词:科技活动;动手实践能力;小学生  一、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陶行知先生指出:“人有两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
红花草是我省种植面积很广的冬季绿肥作物,是早稻的一种主要肥料。种植红花草花工少,成本低,肥效大。群众说:“草子种三年,瘦田变肥田”,“红花草,肥田宝,增产粮食不可少。
1 11 192763 水稻崔竹松水稻高产技术粗髓的初步研究 I崔竹松水稻高产技术粗肺············································
摘要:新课标将“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动力,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就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兴趣;兴趣培养策略;感性认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教学就
音乐情绪指个体在音乐刺激下所诱发的情绪反应.它是韵律活动的关键经验之一,也是动作表现中内心和身体相辅相成的联系.如何通过韵律活动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我以大班韵律活动
我盟旱地小麦品种,由于多年种植,管理不周,混杂退化程度较为严重,轻的混杂率达10—20%,严重的则高达40—50%。即使是推广年限不长的水地良种,据调查,种籽纯度也只在90%以下。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技术部最近十年来以业务指导技术,技术辅助业务,使技术服务更贴近本集团的办报需求。以项目开发为突破口,先后应运而生了集团通讯电子簿、库管系统、新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