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音希声”说,是谓无声之乐方是至上之乐,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是老子从“道”这一形而上的本体出发,以为天下万物皆是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虚实结合,从而有声之乐非大音也,无声胜有声。
  关键词: 大音希声 无声之美 道 虚静 艺术
  苏东坡曰:“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济慈《希腊古瓮歌》也说:“Heard melodies are sweet,but those unheard are sweeter”(朱光潜译:听的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这仿佛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音乐的最高境界正是无声之乐,是在无声胜有声处,是千百年前老子所参悟的“大音希声”。
  一、古今对“大音希声”的阐释
  “大音希声”出现在《老子》四十一章中,全文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就其中“大音希声”而言,古人有以下几种典型的阐释:一、河上公《老子章句》站在先秦黄老思想和道教养生术、长生术思想的立场上,将“大音希声”解释为“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当爱气希言也”,颇有白居易“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既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的艺术意境;二、《韩非子》:“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皋,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这与河上公的说法较为相似,“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美妙的声音是长期凝聚力量的结果,所以平时罕有闻。三、王弼《<老子>指略》(辑佚)从魏晋玄学的角度出发,将“大音希声”解释为“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物品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按照王弼的解释,“大音”即是无声,所以才“听之不闻”。这些解释对后世人理解“大音希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汉代王充《论衡·自纪》说:“大羹必有淡味”,唐代司空图《诗品·含蓄》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清代鉴赏家李佐贤题黄公望《富春大岭图》说:“声希味淡,无迹可求,《诗品》所谓‘羚羊挂角’、‘香角渡河’者,其斯之谓欤。”等等。
  现在对“大音希声”的理解较为普遍的有四种:一、以蒋永青先生为代表,在其《“大音希声”辨》中,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声”指音乐的情感以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希声”主要指对音乐情感之声的超越;二、以李槐子先生为代表,认为“大音希声”是“与天地同和的音乐,是旋律简单的音乐”,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反而是稀疏的,将这里的“希”解释为如“希言自然”或“天下希能及之”中的“稀少”之义;三、以钱钟书先生为代表,他在《管锥编》说:“……强为之容,则陆机《连珠》:“繁会之音,生于绝弦”,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庶几乎。聆乐时每有听于无声之境,乐中音声之作与止,交织辅佐,相宣互衬……寂之与音,或为先声,或为遗响,当声之无,有声之用,是以有绝响阒响之静,亦有蕴响酝响之静,静故曰‘希声’,虽‘希声’而蕴响酝响,是谓‘大音’。乐止响息之时太久,则静之与声若长别久暌,疏阔遗忘,不复相关交接。《琵琶行》‘此时’二字最宜着眼,上文亦曰‘声暂歇’,正谓声与声之间隔必暂而非永,方能蓄孕‘大音’也。”这与老子本义相辅相成。四、以周武彦先生为代表,认为“大音希声”是指“仅有意象的无声的天乐”,“希”作“望”解,即不用耳朵去听,而是用眼睛去望那永恒的和谐的庞大的“天乐”。
  老子哲学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虚无色彩,“道”是其核心,体现了“本无末无”的宇宙本体论。《老子》第二十五章阐明了“道”的来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老子》第一章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曰:“有无相生”,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由是可见,“道”是天下万物的本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实质上就是天下万物的孳生规律和循环规律,是有与无的统一,是老子用形而上的思辨假定的宇宙万物生成发展的规律本体,因为“道”“不可名”、“常无名朴”,老子才“强字之曰道”,“道”超越了人类认知能力范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知的,是超验的。“道”还是无形无象的,是虚实结合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道”的本质是无,故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嗷,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俊”(《老子》十四章)。正是站在“道”这一宇宙本源的基础上,老子才有了“大音希声”一说,也是由此可知,“大音希声”实为无声胜有声。
  二、无声之乐的体悟方式
  既然“大音”是“希声”的,无声的,如何才能“聆听”呢?《老子》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即致虚守静,妙道自然。以虚静无为之心去感受外界的一切,使自己忘记周围,忘记自身的存在,物我合一,从而达到“大明”的境界。另《老子》第十章又名为“涤除玄览”,“涤除”即洗去尘埃污垢,洗去主观欲念、偏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纯净清明;“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河上公《老子河上公章句》注)只有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也才能听那无声之乐。   这种虚静无为的体悟方式也是庄子所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庄子还提倡“心斋”、“坐忘”,所谓“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滥觞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后世人也多提倡之。如晋人陆机《演连珠》三十五章曰:“臣闻弦有常音,故曲终则改;镜无蓄影,故触形则照。是以虚己应物,必究千变之容;挟情适事,不观万殊之妙。”即是说:弦有定音,故需要变调,否则宫调就不能适应商调的弦;而镜无留影,虚静一片,故可照万物,所以,虚心应物便可以穷究万物之形质,抱有成见而对待其他事物就不会得到它的妙处,因为成见已排斥了这个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守其神,专其一”;李世民《论笔法》曰:“绝虑凝神”;王维《绣如意轮象赞》“审象于净心,成形于纤手”;宋代宗炳《画山水序》曰:“圣人含道印物,贤者澄怀味象”,又《宋书·宗炳传》曰:“澄怀观道”等等。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对此也有很好的说明:“虚静的自身,是超时空而一无限隔的存在;故当其与物相接,也是超时空的而一无限隔的相接。有迎有将,即有限隔,不将不迎,应而不藏,这是自由的心。……驰心于知识的人,精心于此一物,即不能精心于彼一物,这即是不胜物。夺情于好恶的人,匿情于此一物,即会抗拒其他之物,这即是不胜物。”
  正因为道是万物之本体,道又是无形无象的,所以才不能对之作一般的视、听、感,唯有“心观”方能得之。苏轼“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说的便是心空了,心静了,才能化万境入我心,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代程颢《秋日偶成》)。这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相得益彰,王弼为此作注曰:“有之所始,以无为体,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庄子·天道》也有一段论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也,”“积”就是“蓄”,指存有的成见。不存成见,便无排斥异己的力量,故能成万物。正是在“无”中,以虚静的审美体验,抛弃思维和俗尘的负累,达到心灵的明净,才能得“大音”之妙。
  三、“大音希声”对艺术的影响
  “大音希声”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空无之美在艺术中的运用。空无是意境创造中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也是意境创造中最难求之境界。从儒家孔子曰“绘事后素”,到严羽《沧浪诗话》云:“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以形容盛唐诗人透彻玲珑、空明圆融的艺术境界,再到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所追求的“清空”妙境,以及宗白华先生的“空灵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中国艺术的一切造境”,黄宾宏先生的“话言实处易,虚处难,虚是内美”无不表明中国美学对一种空明灵透、物我两忘的至臻化境的追寻。
  老子所谓恍惚之象,似有若无等在中国古典艺术中俯拾皆是。例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云:“天阶小雨润如稣,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便是那种朦胧恍惚的空无之美。明代画家方密之自号“无道人”,他爱用秃笔,点染山水云烟,戏曰:“此何物,正‘无道人’得‘无’处也。”而“空灵论”对于中国诗画美学的影响,宗白华先生有一段很好的叙述:
  王船山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日:咫尺有万里之势。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高日甫论画歌曰:“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三人的话都是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虚空要素。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明人醉月子《新选挂枝儿》有《空书》一曲,道:“寄情书,泪滴在封皮上。奴亲手拆开看,只见纸半张,俏冤家哑谜鹘突账。话儿没半句,字句没半行。教我独对着空书也,白白的把你想。”这“无字”实在比“有字”更多情,更有意。清颜白德《霓裳续谱·寄生草》收曲“欲写情书,我可不识字。烦个人儿,使不的。无奈何画几个圈儿为表记。此封书唯有情人知此意:单圈是奴家,双圈是你。诉不尽的苦,一溜圈儿圈下去。”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吴天绪效张翼德据水断桥,先作欲叱咤之状,众倾耳听之,则唯张口努目,以手作势,不出一声,而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矣。”于无声处惊雷,“状其意,使声不出于吾口,而出于各人之心”,这才将张飞模仿的惟妙惟肖。另外,中国戏曲中有虚拟表演,扬鞭寓骑马,举杯寓饮酒,划浆寓行船,“二三步走遍天下,三五人百万雄兵”,虽然没有门、坡、岭、马、船、桥、酒、饭等东西,但观众完全可以以“在场”想象“不在场”,明白无中生有;中国书法中有“人知无墨处为虚,不知实处亦不离虚。即如笔着于纸有实有虚,笔始灵活,而况于境乎?更不知无墨处是实”,“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知其白,守其黑”,这些书法艺术中的虚实关系体现的便是空灵之境;中国绘画亦不离虚实之度,在藏与露,隐与显,有与无中展现空白之美。《淮南子》云:“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在一张空白纸中,画家可以任意挥洒意趣,广纳万境,任想象驰骋,任志情充盈。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论》提出“白画”之说,对空白在国画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了高度肯定。南宋四家的马远、夏圭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画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以大幅空白表现空濛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情,这种“边角之景”虽“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而孤山泛月而一人独坐”,但却可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玩味不尽的韵味,恰如清人恽正叔《南田论画》“有处恰似无,无处恰似有”。
  在西方,空无之美亦是被提倡的。据说罗莎·卢森堡在布累斯劳监狱里遇到一个女犯人,她如女王般高贵,爱神样美丽,可是漂亮的外表下却是卑劣、愚蠢、下流。这位女革命家就此感叹道:“米罗斯的维纳斯归根到底正是由于她不讲话,才得以在千百年中间保持她那最美丽的妇女的荣誉;但只要她一开口,说不定她的魅力就烟消云散了。”罗斯金描摹透纳名画《巴比伦》所说:“天际片云。其轮廓始则不可见,渐乃差许意会。然后不注目时才觉存在,稍一注目又消失无痕。”法国诗人马拉美曾在1867年5月14日的一封信中重申:“为得以道出真实,我坠入‘无’的幽谷之底。这里别无他物,只有‘美’——其绝无仅有的高尚称号——诗。”可见,“大音希声”那无声之美,那“声断气不断”,余音未尽、回音袅袅的美是为美之至上境界。
  参考文献:
  [1]蒋永青.“大音希声”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5.
  [2]李槐子.大音并非无声——也解“大音希声”[J].中国音乐,1992.
  [3]钱钟书.管锥编: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周武彦.揭开“大音希声”之谜[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围绕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这一主题,评孙立的长篇小说《远方的落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知青文学现实主义精神受到局限的,小说表现了“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来的灾难,塑造出了生的人物形象,并摒了个人情感,全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从而实现了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彻底回归 《远方的落日》  知青小说一向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物,例如,在王源《知青小说审美风格
摘 要: 叶芝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诗反映了英语诗歌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他一生的创作实践受多个人、多种文学流派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尼采哲学思想与叶芝创作思想之间的相似之处:尼采的“酒神艺术”与叶芝的创作思想;尼采的“强力意志说”对叶芝的影响和在他作品中的反映;尼采的哲学命题“上帝死了”和叶芝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  关键词: 尼采 哲学思想 叶芝
摘 要: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方便快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语文教学这座美丽的大观园中,又多了一股“信息技术”的和煦春风。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积极表达的愿望,能更完美地实现作文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信息技术,让作文课堂更生动,让学生表达更主动,让写作习惯更加生活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有效整合    随着现
摘 要: 《米》是苏童“新历史主义”系列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特定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五龙由流浪者到地方一霸的堕落生命历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种种形态,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以探究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存在 虚无 生命意识  《米》讲述了主人公五龙从逃亡贫民摆脱饥饿、打拼成为流氓头子的传奇人生,随着食欲的满足与性欲的渴求,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缠着乡村与都市的矛盾与冲突。五龙为“米”而
摘 要: 影片《秋之白华》是霍建起导演2011年的新作,不同于传统的革命题材影片,《秋之白华》以其唯美的画面风格,散文诗式的结构方式,营造了浓浓的江南意境,展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和妻子杨之华的情感经历和革命精神。对于主旋律电影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主旋律电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引导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 意象 人物 叙事 色彩  为庆祝建党90周年献映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秋之
摘 要: 小学生感到作文难,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这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打破现状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了解学生作文动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教学要重视计划训练,形成序列性、系统性。训练作文教学,计划是前提,训练是关键,计划要在“察儿童之能力”的基础上制订,训练以“行基本之练习”,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这样,作文难的状况一定会得到解决。  关键词
摘 要: 中国古诗是民族的文化精华,当代学生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而读懂古诗的标志是较准确地把握古诗的情感。作者结合古诗《春望》的教学实践,探讨较准确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情感的方法,如从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入手,初步掌握思想情感,由意象切入意境,把握情境;了解一些古诗抒情方法来理解诗人情感,等等。  关键词: 古诗 情感 把握方法 《春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是民族的文
摘 要: 所谓零度写作,即是在作品中,作家只是客观的描写,而不显露自己的立场。本文以苏童的两篇中篇小说,《南方的堕落》和《刺青时代》为例,分析苏童零度写作中的叙述视角背后的意图。  关键词: 零度写作 叙述者 苏童 《刺青时代》 《南方的堕落》  “零度写作”是由罗兰巴特提出来的,他说:“在脱离文学语言的同一种努力中还有另一种解决:即创造一种白色写作,它摆脱了特殊语言秩序中的一切束缚。……我们知道
摘 要: 对于幻想梦境的诠释,对于欲望的展现,对于阴暗的揭露,使得大卫·林奇的每一部电影都充斥着浓重的个人色彩,“林奇主义”也悄然诞生。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他在制作电影时对经典的尊重,对手法的创新,对叙述大而抽象情节的追求,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他个人的电影理念,正是这种追求创意的理念把开始时火光一闪的想法连在一起,在电光火石之间形成了一整块拼图。  关键词: 大卫·林奇 梦境 理念  一、
摘 要: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金色的耶路撒冷》中的女主角克拉拉被普遍认为是具有反传统意识的新一代英国知识女性,极具叛逆性格,并能够在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中为自己的幸福谋出路。这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克拉拉谋求个人出路行为的肯定,缺乏更深入的分析。实质上至小说结尾时,克拉拉已经深深陷入意志困境而无法自拔,如果没有走出意志困境,将无法真正感受生活的乐趣,而这也正是小说作者玛格丽特·德拉布尔要传递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