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对于学生美育培养的思考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则更是如此。作为班主任,应以多种教育手段出发,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仪态美、语言美和品德美,并使之具有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育;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84-01
  美育,不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让人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更让人拥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认为其专指“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则被认为是:“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对美育普遍不够重视。从课程设置上看,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舞蹈、音乐等都与美育密切相关。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更要关注到开展美育培养给班级管理带来的促进作用,应当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落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育培养。
  一、加强专业练习,提升外在形象美
  优美的姿态和风度是树立个人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有弹、唱、说、跳、画等专业课,每一项都对学习者的外在形态有一定的要求,如:站姿、坐姿、指法等,因此可以结合专业课的训练,从以下几个提升学生的外在形象美:
  1.仪态美
  古人云:“坐如松,站如钟,行如风”。弹琴要注意坐姿、指法;唱歌要注意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舞蹈则对体态美和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应该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以训练,让自己拥有端庄的仪态和优雅的气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2.语言美
  语言美是交际的必要手段,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效率和人际关系的协调。专业课中的口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职业素养也要求教师使用规范的教师语言。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语言修养,如: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说普通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和见习中提醒学生多观察和学习教师使用的语言。
  3.品德行为美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女生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学前教育专业绝大多数都是女生,往往会更关注外部形象,教师应当让其意识到品德行为的美远远高于表面的美,自尊、自爱、自律会为其赢得更多的尊重。因此作为未来的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对自身严格要求,要明白如果想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为幼儿做好表率作用,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拥有优良的品质。
  二、丰富文化素养,提升感知美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仅仅将美育停留在外在表象上,不如通过丰富学生的文化和修养,激发其内在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产生感知美、创造美的主观能动性。
  1.欣赏美
  学生要学会欣赏美,首先内心要有美的标准。中职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对美的标准也不一而足,因此极易受到不良外因的误导,导致想法和行为有所偏差,如:化妆、喜爱不符合学生身份的衣服和发型等。教师应当抓住文化课课堂,积极向学生传递什么是“美”,语文课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数学课让学生适应逻辑之美,英语课带给学生文化交流之美等。各科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自然美和人文美,通过图片、视频、实例和交流等让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发现美当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时,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和敏锐的观察力也能逐步形成。世上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学会探索,多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这会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将来的教育工作。
  3.创造美
  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以致用,发展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绘画比赛、主题墙设计比赛和幼儿园环境创设比赛等都让学生参与了美的创造。同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培育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为他们提供机遇和平台,让他们发掘自身的优势,有进一步的提升。此外,还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让他们养成自觉美化环境的能力和习惯。
  三、班主任在美育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美是德的象征,德是美的品质,二者是两个概念,却是一个实体。因此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德育和美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两者齐抓共管,以德树美,以美促德。
  1.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中应始终不忘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向学生诠释什么是美,什么是爱,让学生学习教师身上的仪态美、语言美和思想品德美,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这对于以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学生是一种最直观的教育。
  2.注重日常
  学习和进步贵在坚持。班主任工作虽然繁琐,但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应当做到样样落实,日日坚持。此外,美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从日常小事着手,开展美育,如: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课内外阅读及分享美文;鼓励学生平时多做力所能及对他人有益之事;定期评选班级优秀学生,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
  3.借助德育课和班会平台及实践活动
  学校也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因材施教,班主任应将对学生的美育渗透到平时的德育课和班会中,将“美育”和“德育”结合。以我校为例,学校开展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技能节、艺术节、美育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它们给了学生实际的审美体验,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欣赏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渗透了美育工作。
  4.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只有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才能给他们充分的学习动力和具体的努力方向。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则更应在学业、品德、能力上高标准、严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育的培养应当被赋予更高的重视,班主任应该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并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将学生的美育能力提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周德昌,江月孙.简明教育辞典.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2-01
  [3]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二叶或三叶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升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接受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且术前升主动脉(<45mm)均无明显扩张
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观察试验组在牵伸疗法结合头部电针治疗任务刺激下的脑功能区激活即时效应,以及与对照组单纯头部电针治疗脑功能区激活的
现有的公关关系类课程,关注点在于介绍公共关系的学科知识体系,对于公关活动中需要掌握的各种文案,缺乏打破知识体系的系统实践教学.结合选择性课改精神,笔者以公关关系活动
《今日美国》12月22日 突破数字化种族隔离 美国人口调查局调查显示,黑人及拉美人中,使用因特网的已达到29.3%的比率,较1998年12月的调查结果,涨幅度已超218%。此数据远远超过
目的:1.探讨中医特色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焦虑抑郁情绪、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度、门诊访问次数、依从性的影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与任课老师的联系者,是学校和学生家庭沟通的桥梁纽带。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指导和引领学生们朝着德智体美全面方向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班主任要提升完善自我,用爱心和爱护潜移默化的感召学生,发挥班级干部队伍的核心作用,引领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号召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增
摘要:学生在美术教学的中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职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职高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开展职高美术教学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有效创新职高美术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高美术;多媒体设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82-01  一、
介绍了一种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用于完成显微操作的微驱动机器人系统 ,包括其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该系统采用基于梯度方差方法恢复显微图像深度信息的显微视觉伺服控制策略以
摘要:中职地理课程是文科类、艺术类职业学校的一项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中职地理教材针对职业学校和专业特点展开教学,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性。对地理教材知识的整合将影响中职地理教学的效果。为了在中职地理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推广有效教学理念,笔者认为从中职地理教材入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本文以有效教学为目的,探讨了整合中职地理教材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地理;教材整合;有效教学;实施方法
艺术设计教育担负着培养新时代的高等设计人才的重任,如何建立一种新的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刻不容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对设计教育的发展就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它注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