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衔接题的解答方略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是中考语文设置的一个能力测试点。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都出现了语句衔接题,这种题型考查的范围很广,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方法、事理逻辑等诸多方面,是综合检测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遇到这种题往往无从下手,或抓不到关键。下面,我结合一些具体的题目,对这种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技巧做一些整理。
  
  一、保持陈述对象的协调一致。主语作为一句话中被陈述的对象,承载着重要的信息。理清主语就能把握住语意的脉络。在一个相同的主语统领下,中间不能插入另一主语领起的话题,否则,整个句子就会语意凌乱、条理不清。例如: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C. 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此题考查主语、话题的一致。从题干看,“公安干警”是主语,那么,后一分句的主语也是公安干警,A和C都更换了主语,应当排除。B项的前一分句主语是“公安干警”,而后一分句却成了“全部赃物和赃款”是主语,所以此项也不当。只有D项自始自终主语未变。
  
  二、把握语法结构的对称统一。做题时要注意选择与上下文协调一致的句式。整齐的句式和统一的结构,可以增强语势,加强语言的连贯。例如: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谈?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__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__,杀人者终将覆灭。
  A. 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B. 人民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C. 人民异常悲愤意志坚民主自由D. 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根据语法结构,原句中“时局极端险恶” 构成方式为“名 副 形”,而答案D“人民生活痛苦”是“名十名十形”的结构,可先排除。同理,从原句中的“心不死”可排除C、D,C、D中“意志坚”、“斗志昂”与“心不死”不对称;从“和平可期”可以排除A,“争取民主”是动宾短语,与“和平可期”这个主谓短语不一致,所以本题最佳选项是B。
  
  三、注意语境中暗示的语言顺序及有关信息。在语句中可能对甲、乙等几个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行文时,就应该总是按照甲怎么样乙怎么样的顺序。例如: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甲校和乙校在体育比赛中各有自己的长项,
  A. 甲校的田径项目比乙校强,球类项目比乙校弱。B. 乙校的球类项目比甲校强,甲校的田径项目比乙校强。C. 甲校的田径项目比乙校强,乙校的球类项目比甲校强。D. 乙校的田径项目比甲校弱,球类项目比甲校强。
  题干项提到“甲校和乙校在体育比赛中各有自己的长项”,接下来应先后陈述“甲校” 和“乙校”的“长”,词序上应相照,故可排除B 、D,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与题干衔接合理。
  
  四、掌握语意对应法则。所谓“对应法则”就是在原文中找选项的对应点或对应项,运用排除法,确立正确项。 例如: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 )。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____________;江河溪流,____________;大海汪洋,___________;湖光粼粼,____________。
  A. 是抖动着的曲线 B. 是翻腾着的曲线 C. 是流动着的曲线 D. 是屹立着的曲线
  根据原文,可以想见“山、河、海、湖”的特点,推知与“崇山峻岭”对应的应是 D ,和“江河溪流”对应的是 C ,后两空较难,可比较“海洋”与“湖泊”波涛汹涌的程度,得知与“大海汪洋”对应的应是 B ,剩下的就是 A ,故顺序应为 DCBA。
  
  五、分析整个句组所表现出的意境和语句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说,在一个完整的语意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感情色彩是和谐一致的。我们在选择时应注意从以下几点着眼:意境是否协调,感情色彩是否相同,风格情调是否搭配。例如:
  为画线处选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____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题中“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A项“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谐,故A、D项要排除。C项虽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情理了,不能做答案。只有B项中“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意境和感情一致,故为正确答案。
  
  六、分析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逻辑事理的顺序一般包括:由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由主要到次要,由轻缓到重急,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例如: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安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工业基地和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____________,对于我们建设既有古都风貌,又具有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有着特殊意义。
  A. 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B.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C.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D.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
  选项中三个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保护”是针对现在环境而言,不能让现有环境继续变坏,这样才有“改善”的基础;“改善”是指在保护好的方面的基础上改掉不好的,使现在环境变得更好;“创造”只有在现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保护”和“改善”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故答案为B。
  以上谈了六种做衔接题的方法,但解题时需要融会贯通,视具体语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
  (作者单位:宝坻区郝各庄中学)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什么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它有哪些特点?怎样开放才能让语文教学
安阳实验中学位于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的东海之滨浙江省瑞安市。学校创建于2001年,是一所由瑞安市教育局直属管理、市新区建设管委会投资1.1亿元创办的公
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价值理念的逐渐丧失与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正值大学阶段的青年人,正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
拜读了肖老师的《花开花落何时了》,颇有启发。课件以自身的优势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课件制作水平也成了直接体现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经过实践,我认为怎样使用好课件才
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以成功塑造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而蜚声全世界 。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集中体现了她的强烈虚荣心,她出身低下,却向往着过高雅和奢华的上流社会生活。这一点,已成公论,毋需赘述。值得探讨的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其丈夫路瓦栽就不爱慕虚荣吗?且路瓦栽与玛蒂尔德相比,哪一个更虚荣呢?  首先,我们来看这次舞会的参加机会是怎么得来的。  当玛蒂尔德为不能过上豪华生活而苦恼时,是
政党参与行政引发的党内法规的行政法法源性问题,在传统一元法治规范体系视角下,存在国法形式上的排斥、代议制民主的质疑、"政党行政"困境等理论难题。然而,以二元法治规范
紧跟北京奥运的步伐,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在2008年9月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所拥有5.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和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现代、绿色校
2003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墨子的教学目标思想建立在其深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人性学基础之上,由此他提出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这一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启迪是因材施教。具体而言,一是需要进行分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高校图书馆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的“三农”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网络访问的方法对山东省17个市辖区的农业信息网进行了调查,发现各地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