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型教师的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不仅能够在不断提升其本人的学科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还能使其在教学研究共同体中发挥作用,带动共同体的发展与提高。研究型教师及他们的教学研究成果还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引领、推动的作用,因而研究型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凭借自身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在学校“平台—模块”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搭建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平台。该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与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平台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型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宽厚扎实的基础;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则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在这里,具备研究创新潜质的免费师范生能够进入通往研究型教师的轨道。
  一、构建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平台中,必不可少的是教育教学与教育研究实践。因此,教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分析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要素可以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不仅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有着紧密的关联,还与教育教学研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承载着未来教师的情感态度培养、职业理想培养与师德培养等重要使命。为使免费师范生能从这一平台中获得教育研究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而能够进入通向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轨道,学校在以下方面探索构建了开放式的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
  1.改变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结构,大幅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在学校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比以往有较大的增长,占四年总学分的20%~25%;其中实践教学又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学分占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50%甚至更高。学生进入教育实践的时间进一步提前,与国家对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要求一致,也与国际教师职前培养的主流趋势相符。
  2.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多形式、分层次的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与非师范生的相比,增加了教育实践内容。
  (1)以面向各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免费师范生研究能力基础。
  这一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从事研究创新的学科基础、技能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其特点是全程渗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系统地开展科研实践,具体的课程形式为实验课程、专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实践教学体系中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分为“思维与技能训练层次”“系统科研训练层次”与“研究能力提高层次”。“思维与技能训练层次”是渗透在各类课程中的研究思维训练与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包括理论课堂上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的传授,各类课程论文与学年论文的撰写与研讨,各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中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研究性实验(如化学学院开设的“化学综合和设计实验”),以及各类专业实习中的研究活动(如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中的小专题研究)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完成研究工作的若干环节,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地体验研究创新的过程。在“系统科研训练层次”中,免费师范生和其他学生均可申请参加学校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北京市和教育部针对在校大学生设立的研究性学习项目,有计划地、系统地、全过程地接受科研训练。“研究能力提高层次”是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必须达到的层次。
  (2)利用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
  免费师范生是必须经过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的。这一体系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阶段融会贯通。这一体系的层次包括以下方面。
  学与思 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育科学等学科优势,广泛开发北京市教育研究资源、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海内外教育科学资源,从大学低年级开始,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和到中学参观等,为免费师范生的早期专业发展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学研究专家、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的讲座、报告等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并鼓励学生制订自身的职业规划。“学”“思”的过程,可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水平起点。
  初步实践 在学校的鼓励与支持下,学生在第二课堂有大量内容广泛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机会,如免费师范生素质大赛、农村支教、教育调研等。许多学生还在课外承担家教任务,积累与教育相关的实践经验。这一感知与初试的实践过程,能够很好地引导免费师范生步入教育实践的大门,看到万千气象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面临的挑战与责任,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技能实训 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理论学习中渗透实践。在各专业的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等课程中结合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侧重地开展初步的教学技能训练;二是开设专门的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在有经验的学科教学专家与优秀中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于微格教学设备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接受系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这个过程中也渗透了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为其参加教育实习奠定技能基础。
  教育见习 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展。通过观摩课堂实录的视频、远程观摩一线教学、现场观摩课堂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课堂观察,积累实践经验。观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观课后,则要求学生参与评价与反思,这种“观”和“思”的过程不仅起到了促进学生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技能提高的作用,还为其参与教育实习积累了初步经验。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为期一个学期,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七学期开展。免费师范生在中学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中学教师岗位的主要任务,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还要参与其他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工作。这是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的综合实习,是一种“实战”式的实践,旨在促进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
  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 旨在使学生完整地、系统地参与和经历科研过程,发展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免费师范生接受的科研训练及其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也可以是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还可以是涉及学科交叉的。学校鼓励免费师范生结合中学学科教学等问题选题,面向中学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鼓励免费师范生在条件允许时将与中学教育相关的选题放到中小学校去开展。
  二、用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未来的研究型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转化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培养免费师范生。近年来一直坚持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式已经进入了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之中,包括为名师、专家、教育家与优秀教师在校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如设置了多个系列的、不定期的讲座、学术报告等,这些活动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在实验课程、专业实习中,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学到技能,还可以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一大批专家教授深入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亲自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活动、毕业论文等,使学生能够系统地经历科研训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与交流的全部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研究创新意识与能力;学校积极开放实验室、研究基地,为学生提供研究创新所需的资源与环境。
  今后,在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方面,北京师范大学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在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形成新的优势。现在,随着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即将进入教育实习等综合实践环节,学校在实践教学模式上有了新的构想。
  1.参与式的教学见习
  在进入中学课堂前,免费师范生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将要听课的内容开展教学设计;在听课后,要对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同时进行自我反思。
  2.研究反思式的教育实习
  免费师范生在科学的实习标准、工作规范与框架、训练流程的指导下制订计划、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在每项内容与环节中,都由中学教师具体指导、传授经验,从而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评价反馈与修改完善。如由实习生、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组成实习研修小组,在课堂教学方面开展研究,不同成员之间开展“同课异构研究”,同一成员在平行班中进行“平行班反思研究”,利用视频与网络技术跨实习学校、甚至跨省区共享实习生实习作品,且由中学优秀指导教师点评、高校专家点评进行“反思交流研究”。
  3.纽带式的教科研项目
  学校在免费师范生培养中,积极拓展原有的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教育功能,倡导免费师范生的本科生科研项目面向中小学教学研究实践,与中小学密切结合,形成“科研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的教科研训练项目,使免费师范生在高校的教育学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实习学校的实际、结合教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开展研究,努力把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带入中小学教学研究,通过提升免费师范生在各层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质量,使项目最终形成纽带。一是联结各教学实践环节的纽带,以教学研究整合各层次各环节的实践训练;二是促进高校与中小学教师的密切合作、互惠互利的纽带,在为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最终形成一种开放式、高校与中小学互动式、有利于提高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王亦妮)
  
其他文献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领起环节,导语则是教师进行新课教学的“突破口”。教师通常在设计导语时煞费苦心,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而在课堂收束的
馆际互借是资源共享的一种形式。有些时候,读者的借阅需求不是一个图书馆所能全部达到的,因此,图书馆之间便产生了资源共享的需要。计算机能够对这种馆际之间的需要进行管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面图形里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初步学会
龙兴华夏,燕舞阳春.我们迎来了新千年的曙光.首先,我们向辛勤工作在科技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各位评审委员和从事科技奖励管理的同志们致以新千年的祝贺,致以新春的祝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内涵日益丰富。然而,尽管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图书馆的资料利用率并未得到大
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年前发布科技部第1号令、第2号令、第3号令,为实施,贯彻精神提供具体办法和运作措施.
一、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也开始普遍使用这一方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多种,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它首先需要采用一定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由教师给出一定的话题,学生通过查找课外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定的见解,先在小组成员之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