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小学语文、数学等知识性学科的区别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更加强调育人的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不应死记硬背式,而应是深度参与式学习。本文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案例为例,探讨三个让学生深度参与的方面——身体多感官、教学环节全过程、思维。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符合该课程立德树人的要求。
  【关键词】长征;学生;深度参与
  《红军不怕远征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九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的第三课时。伟大的红军战士不畏强敌、英勇抗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但对于当前生活在幸福年代的青少年来说,长征已是遥远且陌生的事情。本课不需要学生背诵大段有关长征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深度参与学习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内心认同并传承长征精神,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一、教学中让学生深度参与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模式,希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在课堂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深度参与则是指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参与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中,让学生深度参与对学生有利。学生是否真正学习到知识,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是否掌握了知识,还体现在能否将知识学以致用。比如,“填鸭式”教学模式一味地把知识灌输进学生的脑袋里,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对答如流,但是在日后遇到变式时却不会变通。而深度参与式学习是让学生主动去求知、解析和理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有利于将知识深刻巩固在学生脑海中,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爱思考、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再者,教学中让学生深度参与也对教师有利。虽然深度参与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但教师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深度参与学习、从哪些方面帮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都在不断学习、互相进步的過程。教师在帮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时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磨练,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远征难”的教学案例
  师:人们都说这二万五千里长征非常难,到底难在哪里呢?同学们在课前已经收集到了不少关于长征的资料,下面六个人为一小组,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课前探究结果。
  教师巡视聆听学生的小组讨论。
  师: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自己的探究成果,老师在巡视时听同学们将讨论结果大致分为三类——路难行、战斗多、缺衣少食。(板书)下面,同学们重新分为三大组,各组分别归纳出这三方面的“难”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等一下各组派一名代表来回答。
  教师巡视聆听学生的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各组代表发言。
  生1:长征难在路难行。红军战士们仅靠双腿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一路上翻雪山、过草地、跨江河,他们可不像我们如今游山玩水般轻松,他们面临的是恶劣的环境。
  生2:长征难在战斗多。红军的力量相对较弱,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穷追不舍,整个长征途中发生了600多次战斗。
  师:这两组同学讨论得很认真,课本中有一段数据印证了他们的观点,大家一起读一下。(课件展示数据)
  生齐读:在长征的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师:红军战士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除了上述两“难”之外,我们有请第三组的代表来继续发言。
  生3:长征难在缺衣少食。红军战士吃不饱,很多都是吃皮带、草根来充饥。红军战士穿不暖,靠着单薄的衣服来应对各种恶劣天气。有一些战士不是战死在战斗中,而是饿死、冻死在路上。
  师:是的,在长征途中,环境对红军战士的影响甚至大于战争对他们的影响。下面请C小组同学上来为我们演绎长征故事。
  C小组成员齐上台表演,生4扮演军需处长,生5扮演指挥员,小组其余成员扮演士兵。教师念旁白介绍故事背景,故事一开场,衣着单薄的生4就躺在地上假装被冻死。生5非常生气地跑出来,质问军需处长去哪了,为什么不给这位同志发棉衣。生6从行军队伍中站出来悲伤地告诉指挥员实情,原来被冻死的同志就是军需处长,他宁愿自己衣着单薄也要保证其他同志的需要。悲伤的气氛在队伍中蔓延开来,但是为了长征胜利,所有人只能重振精神,向军需处长鞠躬告别后继续前进。
  师:感谢C小组的精彩表演,请把掌声送给他们。看了他们组的表演,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7:我被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很敬佩他能做出这样的取舍。
  生8:我知道像军需处长一样牺牲的战士有很多,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现在也不会拥有这么幸福的生活。
  师:在长征途中,牺牲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现在的我们无法参与到长征中,但是我们可以听听长征亲历者对当时画面的描述,从中来体会。(播放视频)看完这个视频,你们觉得哪一个画面最让你印象深刻呢?
  生9:把人家粪便里未消化的青稞麦粒挑出来洗干净再吃。
  师:如果现在叫你们吃,你们愿意吃吗?
  生齐(摇头):不愿意。
  师:是的,我们现在生活富足,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充饥。可在当时那么困难的处境里,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即使处境这么困难,他们怕吗?
  生齐:不怕!
  师:长征难,但是难不倒红军战士。面对这样一支红军队伍,你有什么感想呢?或者他们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你敬佩呢?   生10:我很敬佩他们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我长大了也想当一名保家衛国的军人!
  生11:红军战士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了我,我要向他们学习。如果以后遇到困难,我一定不会轻言放弃,一定会迎难而上、坚持到底。
  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说到做到。下面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写下的慷慨激昂的诗篇——《七律·长征》。(课件展示诗篇)
  师生齐诵读《七律·长征》。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从中体会长征难和长征精神。
  (一)让学生身体多感官深入参与
  多感官教学是一种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感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并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图片和视频的听觉、视觉刺激使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能更直观地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表演环节,通过参与表演和观看表演两种形式,学生能动用多个身体感官来感受故事从而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感情。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比仅仅是课件展示故事的教学效果好。
  (二)让学生课前、课中全程深度参与
  主体参与式学习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一般分为课前参与、课中参与、课后参与三个步骤。学生在课前做好了有关长征的资料收集工作,这有利于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的进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课前探究成果以及课中思考成果。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当然,课后参与也非常重要,这要求学生在课外也要继续汲取长征的相关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学生只有深度参与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摒弃以往的“被动接受学习”,才能真正收获知识。
  (三)让学生思维深度参与
  教学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应该停留在仅仅是“教师问—学生答”,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各抒己见,将自己收集到的长征信息和对问题的理解讲述给他人听,同时还吸收了来自其他同学的知识和见解,最终将长征难的原因和体现通过合作的形式一起去分析和归纳。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体会到长征难和知道长征难的原因,更是要求学生要从中领悟到长征精神以及将长征精神运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在课堂中一步一步地跟着教师的节奏,最终在深度参与中,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由感性到理性,完成自主建构精神世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博伟.参与式学习与替代式学习对学生科学探究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先木西努·莫合德,王云峰,夏衣旦·莫合德.试论多感官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192-193.
  [3]刘丽萍.主体参与式学习法探讨[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2(2):14.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区域活动是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发挥幼儿的特长,尊重幼儿的个性,区域活动中规则的制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区域活动能否有序的开展,在制定和推进规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导入规则——执行规则——修改规则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区域活动;规则制定;规则推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的自主选择”, “要建立良好的常规,
【摘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顺利开展家庭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因此,作为家长应努力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以及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如何走好构建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呢?本文尝试运用教练式对话的沟通工具结合实例来谈一谈。  【关键词】教练式对话;良好亲子关系  家长和学生之间有着最亲密的关系。但是,今天的家长由于缺乏和学生沟通和处理情绪的技巧,觉得和学生无话可说;学生也不愿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品德课(新版教程材《品德与法治》)作为小学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教学途径,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等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成长。理清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德育范畴的共性与区别,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对发挥铸魂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校德育;思想品德课;铸魂育人;实效  国家教委明
【摘要】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是一个长期性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而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载体之一。要落实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合理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读说结合;读写迁移;体验创新;提高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努力创造,以为学生主动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中,学生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用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该语言应基于读取。在阅读教学中正确而充分地运用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挥想象力,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理解内容;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学生朗读的能力的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将逐步深化。”而
【摘要】合唱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今,合唱已成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文主要结合珠海市高新区云海幼儿园的合唱教学活动,研究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合唱游戏化教学策略,以提高幼儿园的合唱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合唱;游戏化;教学策略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让音乐没有门槛》的文章,通过讲述一名电工大叔会弹琴的故事,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主宰的时代,我们当跟上时代步伐,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让它助力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高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教学效果评价考核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丰富历
本报综合消息 8月16日,深圳市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全省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深圳市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强,深圳市副市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郑红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深圳市政
【摘要】“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我们很容易找出一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但许多教学实践告诫我们,要培养学生短暂的英语兴趣并不困难,但要使这种兴趣持之以恒并转化为学习上的推动力,就需要关注课堂内外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主渠道。  【关键词】小学英语;优化课堂模式;提高兴趣  小学生天真烂漫,好奇喜胜,可塑性很强,对英语学习更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幼儿深度学习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深度学习作为幼儿园课程内涵质量提升的关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的能力提升直接影响幼儿学习发展水平,因此,提高教师支持幼儿的能力提升对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主题活动为例,聚焦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能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