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探究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加持之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如火如荼,而思维导图的合理融入为课堂教学组织构建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何有效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亟待教师的深入探索。现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以期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的推进,形成了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改革新思潮,将思维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传统教学模式与教育新需求之间的矛盾呈现扩大态势,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效用最大化成为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首要问题。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巴赞研发的一项高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维以可视化的表征形式展现出来,符合人的思维特点,不失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利载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色彩鲜明、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具体而言,第一,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是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再加工以及灵活运用的过程,理论知识是小学数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无疑增加了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难度。思维导图在逻辑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符合小学生逻辑思维特点的形式进行表达,帮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理解不同数学概念的性质与关联,形成深刻的理解与长时记忆。第二,有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小学数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推进过程,纵观教材知识布局呈现较强的关联性与递进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拆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授予学生,而小学生欠缺加工归纳的能力,导致学生所接受的数学知识呈现碎片化。思维导图具有强大的知识总结与梳理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洞悉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2.1借助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而言,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素养,但也是小学生的认知短板。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由高及低的有序发散思维,以提升数学思维的逻辑性与层次性,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幅提升。针对小学生的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较为薄弱,面对数学题目不知从何着手的问题。教师从思维导图的递进性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例如,关于圆的试题,小明要骑自行车由家到公园,已知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为65厘米,内直径为55厘米,自行车每分钟转动70圈,骑车15分钟能够到达目的地,问小明家到公园的距离。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题干的文字内容,捕捉有效信息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关键词,如外直径、内直径、转动。由此学生自然可以联想到圆的相关知识,明确解题方向。其次,在明确解题大方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将圆的知识模块以关键词的形式罗列出来,作为思维导图的第二分支。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需要求解的问题与长度相关,在思维导图第二层级中找出关于长度的知识点,即周长的相关知识模块再进行拓展梳理,有知识模块细分出具体的知识点,形成最终的解题思路。借助思维导图将解题的思考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学会层层剖析找出问题的核心所在,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所熟知的知识点,形成逻辑化的思考程序,将各类难题迎刃而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借助思维导图强化错题分析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加上小学生知识储备及思维能力的薄弱性,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如何通过有效的错题分析将错误转化为教学引导资源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而思维导图无疑给易错题的变废为宝提供了教学思路。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元易错题解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归纳造成错误的原因以及总结易错题的解题模式。首先,根据出错原因对于易错题型进行分类,形成思维导图的核心,并逐个进行易错点分析梳理。如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不清、欠缺解题思路、粗心造成的计算错误等,并对题目中出错的关键点进行标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问题所在,如基础知识不牢固可以划分出概念混淆、算理掌握不牢固等分支,而审题不清可以细分出題意理解错误、关键信息提炼不够全面等分支。借助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维特点,对出错原因尽可能地细化,精准到具体的细微知识点,便于有效解决易错题屡禁不止的问题。
  2.3借助思维导图完成复习巩固
  小学生的记忆呈现阶段性特点,难以通过一劳永逸实现长时记忆。因此,及时的复习梳理尤为必要。教师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归纳优势,带领学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构建系统化、层次化的知识体系。以分数相关知识的复习课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分数所学的知识模块,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以及分数除法,构建知识体系大框架。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模块进行知识梳理与归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模块,以单位“1”为核心,梳理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以及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等,引导学生回忆分数定义的感知过程,强化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教师围绕基础知识进行深化拓展。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模块,围绕算理进行经典题型的拓展,将分数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与再加工的能力,转变分散琐碎的传统知识认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教学改革的有力尝试,对于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思维导图作为一项新兴的学习工具,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接受度仍需要进一步的磨合,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教学策略,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茹佳.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0):95-96.
  [2]焦星.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科技风,2019(26):40.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训练数理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科目,对于学生而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只有通过特定的课堂学习方式,将抽象的课本知识点以适应小学生兴趣的形式进行讲授才能较容易掌握其要点。课堂中,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可以助力学生攻克疑难点,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从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入手,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给出一些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下信息技術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受技术引导的背后资源为支撑,数学教学有了更加有效地改善高中生学习效果,使其能力得到锻炼。此时教师应当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方法适用的理念、全员关注的态度,使信息技术以恰当的形式应用于概念、探究、复习等多个教学环节,而在此期间,可注意到信息技术会更进一步展现出应用潜力,包括对教学内容革新的帮助、对教学方法更新的帮助,以及对教学模式创新的帮助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电子书包、电子白板、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逐渐代替了原有的教育形式,给当前教学形式带来了巨大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智慧教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电子书包  小学数学智慧教室的构建与展开,带给了我们更多层面的思考,对于学生们的培养也更加的多元化和丰富化。小学数学智慧教
期刊
摘 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引进小组合作模式。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是比较复杂的,对初中生的思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组内来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在小组合作模式,完成数学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应用探析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一起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个基本的核心是以广大初中生作为自主学习活动中心,以广大初中生为主体,引导广大初中生积极参与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初中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的指导理念,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要真正正确地实现以指导教育学生人格成长的决定为指导教育教学中心,以指导教育学生成长决定为施教,就特别要在教育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行合一”、学习与合理玩教中的“知行合一”、学习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使用图形、线条、颜色等直观呈现关键词内在逻辑关系的一种图形。思维导图形状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进行,并且教学内容包括了复杂和抽象的内容,只有恰当的运用思维导图,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不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过程,在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环境,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抓住数学学习的关键点,不断在对知识来源进行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当能够挖掘生活中重要的数学元素,不断能够贴近生活,为学生构建形象直观的生活情境,在不断让学生进行生活与课堂相互迁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是比较有难度的这么一个学科,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由难而易,数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学校要提供更好的教学策略,好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不好的教学策略,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有厌学的心理,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策略展开论述,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策略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教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更强的概念性与抽象性;相对于初中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很多高中生都会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感到吃力。很多时候,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都是于高中阶段拉开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不能只顾及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还要推动学生的共同进步,此时合作学习法就成为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帮助学生明确意义,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和科学设计合作学习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同时它与教育的结合,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进行结合,使数学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明确的描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阔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