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田径运动理论知识,对短跑的动作周期划分为"后蹬"、"着地缓冲"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我们认为在着地缓冲阶段,脚着地点的远近取决于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脚着地时的冲量对维持身体平衡作用不大.运动员在后蹬阶段"屈蹬式"技术是伴随塑胶跑道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无论"以蹬带摆"或"以摆促蹬",都应强调蹬摆的协同作用,而不能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