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袋料小孔栽培技术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l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袋料小孔栽培生产的黑木耳与锻木耳相似,但优于锻木耳。产品单片、无根、色泽黑,市场价格比大朵高30%~50%,销路好。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菌种的选择
  小孔栽培的菌种应选择出耳早且齐、木耳片黑厚、圈边、呈碗状、单片、耐高温高湿、不宜烂耳的品种。
  二、菌袋选择及装袋
  小孔袋料栽培出耳时最怕袋料分离,因为小孔栽培打孔时,孔径较小,如果袋料分离,所生长的耳芽很容易被塑料挡住,长不出袋外。因此,要选用原材料优质、袋薄且拉力强的菌袋,这样菌袋与菌丝亲合力好,袋料不易分离,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菌袋拉力强,培养料才能装得紧,菌袋才不易破损。菌袋的正确选择是袋料小孔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装袋最好用防爆袋装袋机,要装得上下一样紧。
  三、改进制袋封口方法
  用颈圈、棉塞制作的菌袋,上部菌丝水分散失多且易老化,袋料易分离,影响出耳。采用免颈圈或菌棒制菌法便能避免上述问题。
  免颈圈法:装袋时,要在菌袋中间打孔,将菌料上面的塑料袋顶入中间的孔中,然后用棉塞将孔堵严。
  菌棒法:与免颈圈法相似,只是将菌棒插入中间的孔中,倒置筐中灭菌。
  这两种制菌方法接菌时均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放入中间孔中,然后用消毒后的棉塞将孔口堵严。制菌的关键技术在于将上部剩余的菌袋整齐、均匀的插入中间的孔中,严防打折、起皱、不均匀等造成袋口松散,以避免接菌、发菌时杂菌污染。
  四、小孔袋料栽培养菌摆放方式
  小孔袋料栽培养菌时要立袋、单层或双层摆放,这样袋料不易变形和分离。其他同常规。
  五、孔径、孔数及打孔器的选择
  1.孔径
  从栽培效果看,用直径0.4~0.5厘米的钢针刺孔,产出的木耳耳型好,一碰即掉,采摘时双手一撸即可,不用割根,不用撕,省工;用直径0.6~1.0厘米的钢筋磨成三棱锥打孔的木耳根部略大,但风险小。
  2.孔数
  经试验,16.5厘米×33厘米菌袋装到18厘米高即可,以每袋80~120个孔为宜。
  3.打孔器的选择
  初试验者可采取孔径略大的打孔方法。用彩钢板制成的钢笔尖式的打孔器,刺成月牙形的孔,这种孔出耳快。
  六、管理方法
  1.催芽管理
  室内催芽时,温度控制在20℃以下,防止热伤,为了增加湿度可向地面洒水,或用电饭锅、加湿器增加湿度,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上。早晨通风20~30分钟,待耳芽绝大多数长出孔外再分床。
  2.浇水管理
  前期勤浇、少浇,以保湿为主,使耳芽尽快出齐;中期应注意干湿交替,可以干2~3天,以根干为好,再细水勤浇,浇足水2~3天;后期水量不要过大,防止流耳和掉耳。
  3.采摘晾晒
  木耳长至3~4厘米时要及时采摘。孔径选择合适时,木耳一碰即掉,不用割根、撕片。晴天一天即可晒干,省时、省工、省晒台。一般采摘后,木耳根部仍保存完好,可以继续浇水管理12~15天,可采摘第二潮耳,第三潮耳要在立秋后浇水,耳质黑厚,品质更佳。
  七、其他管理措施
  与袋料栽培春耳技术相同。
  黑龙江省东宁县农广校
   张庆岭
  
其他文献
无扇叶风扇是在特定环境下,通过马达将空气吸入风扇的基座里,然后经过气旋加速,进入上方的圆环空腔内部,再从圆环空腔的细缝中高速吹出。无叶风扇的细缝结构是根据康达效应设计的。康达效应是指当流体顺着物体的凸出表面流动时,有向物体吸附的趋向,并沿着物体表面继续前进。当内部空气吹出时,由于贴着圆环表面的空气流速大,造成其压强比后方以及上下左右的空气压强小,使周边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的
在重庆市垫江县五洞镇龙滩村,有一个有趣现象——  2004—2013年,该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3800元,用了整整10年。  而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陡增至近6000元。  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村里来了个‘正处级’村支书。”村民汪国旗道出“玄机”。  向“穷根”宣战  2013年11月,五洞镇龙滩村村支“两委”换届。  班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对这个发展滞后的农业村来
秀才找到大师,告诉大师他一直在贩卖布匹,去年在邻县又开设了一个店面,售卖的布料质地很好,门面也在县里繁华地段,总之什么都和我们县里的其他店面差不多,可生意就是一直很冷清。   大师沉思片刻,带着他来到山脚下。山脚下通向后山有两条路,一条路看上去荆棘不多,道路平实,而另一条则荆棘满地,几乎看不见路。大师问秀才:“施主,这两条路只有一条通向后山,你看是哪条?”秀才认真观察了一下,略有所思地回答:“当
一、冬油菜    1.育苗移栽华北、关中地区育苗播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期在10月上旬。苗床播量为7.5~11.5 公斤/公顷,密度105万~120万株/公顷,播深2厘米。出苗后2~3叶间,定苗并追肥、灌水、除草和防病虫等。移栽密度为,甘蓝型油菜18万株/ 公顷左右,白菜型油菜20万~25万株/公顷。深栽至苗最下叶叶柄基部,覆土要紧实,栽后及时浇定苗水。移栽时,要求苗龄40天左右,绿叶6~8
我曾在蘇州读过四年大学,距今已十几年过去了。去年秋季,因出差得以再度踏上苏州东山。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却又有人说苏州的天堂在东山。  坐上大巴车,沿着环岛公路驶入东山,眺望着空灵浩渺的太湖和绵延起伏的浅山,心情十分愉悦。这个季节的苏州很美,桂花开了,而且金桂、银桂一起开,微微秋风送来满车桂花香。  东山是个典型的江南古镇,是伸展于太湖东面的一座长条形半岛,因其在太湖洞山和庭山以东而得名
我父亲认为我不如他,争论了将近20年,每次吃饭就吵架,直到前几年我对他说,我把儿子养到了一米八,你把我养成这个样子,你看是你本事大,还是我本事大?  我们的孩子永远超越我们。假如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我不知道我们对未来还会有信心吗?孩子是我们的产品,一个老板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的时候,你怎么相信这个产品会走出去?  (摘自《商界》 马 云/文)
梦想来自实践。现实生活的实践和感悟才能锻炼出理性的翅膀,成熟的背后才有美的到来。董娜就是一个让梦插上美丽翅膀,让美丽变成现实的女孩。她是一名大学生,在农村创业中把小小的黄粉虫做成了一项大产业。  董娜出生在山东省曹县韩集镇吴岔口村一个农民家庭,4年大学生活不但让她饱学知识,也造就了她自主、自强的优良品质。大学毕业后,她也曾想留在充满诱惑的大都市,然而,艰难的就业环境一次次让她碰壁。面对人生十字路口
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随着农业和农村社会服务体系迅速发展,新兴职业不断涌现,提高从业人员技能,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迫在眉睫,如何使农村劳动力又快又好地成为农民创业、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是农民培训主阵地的农广校教师群体应该深思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兔业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养兔历史悠久,不少地方也有消费兔肉的习惯。通过近几年来的兔肉年、兔肉加工年的宣传活动,兔肉消费已由南方逐步扩展到北方和西北部,大大拓展了城镇消费者对兔肉营养特色的认知度,开始出现了兔肉消费的可喜局面。  但是,我国的兔肉加工业在肉类工业中还只是一支年轻的生力军,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兔肉
“有多少双眼睛在黑暗里渴求光明,就有多少人牵扯你的神经;你是光明的天使,带着七彩世界,走近盲人的视野;每一双复明的眼睛,无不浸透你止于至善的大医精诚。”这是“2005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共产党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主任、西南眼科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阴正勤的受奖词。    “中国的盲人更需要我”    1976年,从内江市卫生学校毕业的阴正勤,被分配到自贡市荣县医院当了一名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