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识字教学的一些认识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iori1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关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搞好识字教学。省时高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切实地增强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续产生兴趣时才会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才肯动脑筋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就容易记住;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空乏无味,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呢?
  1.教师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学生能在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编各种游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字,可以玩“摘桃子”游戏,将生字卡片制成桃子形,贴到黑板上,学生认识哪个就摘哪个。然后用摘下的生字练习组词、说话;学会在一起成新字,可让学生拿着生字卡片“找朋友”组成新字,等等。
  3.在趣味阅读中培养识字的兴趣。当学生学完拼音后,就可借助拼音进行慢慢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巩固和扩大识字量。这时,教师就可以开始向他们推荐一些有趣的拼音读物,在班上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读比赛。这样,学生既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4.多激励表扬,让学生爱学、乐学。不论哪个学生在识字学习中有进步,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教师都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爱上识字。
  二、识字教学要讲究宇理
  字理是指汉字的造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时如果能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解释字的结构和含义,将抽象的笔画符号还原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让学生在看到汉字时在内心产生富有意义的动态性的视像,从而让学生学习生字时能很快的分清字形、理解字义。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识字八》时,为了让学生认识“鸟”字旁和“隹”字旁,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小鸟的实物彩图,再出示“鸟”和“隹”的小篆字体。最后让学生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篆体各部位进行对照分析。由于小篆既保留了实物的特点,又与楷体比较接近,因此,学生很容易就将字的形与义联系起来,并能牢牢记住。
  三、注重识字方法的授予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要学生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具备自能识字的能力,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仍以《识字八》为例,在学习部首“鸟”和“隹”时,可引导学生用“看图法”识字;学习“雕”、“麻”时用加一加(如“周 隹=雕”)、减一减(如“嘛一口=麻”)、换一换(如“谁”字的换成“周”就成了“蘼”)的方法或编顺口溜的方法识字。在学习了“隹”字旁后,还可以让学生用字典查出带有“隹”字旁的字,进行拓展识字。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既讲究科学性,又富有趣味性;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独立识字的兴趣。
  四、要将识字教学有机地与读、写、结合起来
  识字教学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而应寓识于读,识读互促。通过自读、带读、练读、去拼音查读、齐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巩固识字效果。同时要求会写的汉字在识字后,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理清笔顺,描红仿影,练习书写。在学生认清字形、学会书写后,还应该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五、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儿童生活在汉字世界之中,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蕴藏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如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识字,在辨认各种电器、家具的过程中识字。上街时看店名、广告等识字。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对生活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建立事物、概念与符号之间的联系,发展他们的思维。例如在学完《识字八》后,可以布置学生在生活中再找一些带“鸟”字旁和“隹”字旁的字,并记下来,这道作业能很好地突破课堂时空的束缚,沟通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相对城市的信息技术教学,我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落伍的。与此同时,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问题。本人就近几年从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经历,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浅薄分析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 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 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
信息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加快了步伐,这门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中获取了一席之地,并引起了我们教师和教育者们的关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与实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抓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基础,但仅用简单的电脑技能操作讲解,这些根本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应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强调教师
【摘 要】本文主要对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重要性和当前对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的认识,接着,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三个阶段对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提出了一点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 导入 合作学习    当今社会,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学校纷纷开
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开放式教学恰恰符合这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以游戏进入所要教学的新课。游戏课的导入,既新奇又具有刺激性,能深深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简易方程时,我说:“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