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有蓝 夹缬在中国的最后遗留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30日,浙江省乐清市白石镇中雁村的陈松尧喜滋滋地打开了花板,一股草本清香直沁肺肠,搁置了十几年,又见蓝夹缬(xie)!
  1997年10月,台湾的“汉声”杂志采编一行寻遍了中国,只在苍南宜山镇八岱村找到了一家仍在生产的小作坊,业主是薛功廊,75岁的许康算师傅在断断续续地生产着,会操作的也只有他一个人。
  现在,中国已知的仍在生产蓝夹缬的人中,可能也只有他和薛功廊了。
  陈松尧为夹缬世家,第四代传人,恢复夹缬并不难。对于第一条染布,他并不满意,因没染的白底部分有丝丝渗蓝。当我去采访时,他正在和儿子捣鼓第三批。一层层地抽开,他笑了:“看,蓝白分明了吧!再换成粗的土布,就没问题啦。”
  过了几天,再打电话过去,他说自己正在重修染缸,把现在刚修好的打掉然后再砌一个矮点的,以便上面的空间多出来一部分,可以装木杠,不再使用电动葫芦吊染布版组,因为这样不精确。再次造访时是我和老友张琴,他在院子的竹架上高高地晾起蓝夹缬,和对面的玉甄峰遥相呼应:“没问题了,可以开工正式生产了。”
  
  传奇夹缬
  彩色夹缬,国内外已绝制作,只在博物馆、艺术馆等寻得蛛丝马迹,它们静静地昭显着盛唐的风采及宋朝的遗存。
  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三件释迦牟尼佛像夹缬作品,敦煌彩塑菩萨、天女的衣饰也为夹缬,北京故宫博物馆也收藏有明定陵发现的八宝纹夹缬绢。令人惊讶的是,在日本的正仓院博物馆和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伯特美术馆都藏有中国的夹缬,前者为日本“奈良时代”中光明皇后捐奉,大部分为中国唐代作品。正仓院为东大寺院租税交纳和信徒捐献礼品仓库,现已设立博物馆。鉴真原是中国唐代扬州大明寺的高僧,741年已经55岁的他,为了将戒律传入日本,决心远渡重洋。在五次尝试均失败后,鉴真仍不气馁,终于在第六次时踏上了日本的土地。754年(天平胜宝六年)到达奈良,在东大寺设戒坛,为圣武天皇及其下400余人授戒。756年(天平胜宝八年),圣武天皇去世后的四十九天忌日,光明皇后将他的630余件遗物奉献给大佛,其中包含了来自中国的若干件夹缬屏风。
  这些屏风,全为彩色,其精美程度不亚丝绸,图案有大象、盘羊、寿带鸟、喜鹊、鸳鸯、树木、花卉及花纹,美轮美奂。唐朝中期,日本屡派使者、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两国文化交流甚密,但夹缬屏风是如何流入日本的却无文字记载,也很难考证。其中一幅花树鸳鸯夹缬褥面却是精雅绝伦,其为对称结构,蓝红相间,制作精美,活泼而不失沉稳,从中可见大唐自由、活泼和开放的风貌。
  夹缬始于何时?《二仪实录》中记载:“缬,秦汉间始有。”在中国的诗词中也有诸多记载:“扬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李贺《蝴蝶舞》中的“醉眼缬”便指的是用夹缬做的屏风。 而在他的另一首《恼公》中也提及夹缬:“弄珠惊汉燕,烧蜜引胡蜂。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数钱教姹女,买药问巴賨。”白居易也赞:“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北齐《魏书》中却记载了一个因买卖夹缬而获官的人:“荧阳郑云谄事长秋卿刘腾,货腾紫缬四百匹,得为安州刺吏。”
  夹缬最盛是在唐代,最初在民间,后传入宫廷。
  宋代王谠的《唐语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宫中有一柳氏婕妤,其妹赵氏“因婕妤生日”,特别赶制了一批夹缬送到宫中祝贺,后又由婕妤献于王皇后。“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乃为至贱所服。”这一被当作生日礼物上贡的夹缬,竟在宫中被宠,赛过绸缎。
  至宋代,“尊重缬”依旧。《清异录》载:“显德中创行尊重缬,淡墨体花深黄。工部郎陈昌达好缘饰,家贫,货琴剑作缬帐一具。”也就是说,这位叫陈昌达的工部郎因为过于喜爱夹缬,竟然把自己的古琴和宝剑卖掉做了一床缬帐。
  
  印染方法
  缬,有花纹的纺织品。而夹缬,在《辞源》中的解释为:“夹缬,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样的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刘道广教授在他的《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中,对此工艺的过程有个简单的记述:“夹缬,是事先雕制出两块阴版,阴纹刻制较深,行如水渠,然后在两块木版中夹上织物,压紧,版侧不同部位有小孔,可以注入染液,染液进入版内沿着阴纹线条的‘渠道’逐渐延伸。一定时间后拆去木版,织物就印染成功了。”
  中国古代染缬分三种:蜡缬(蜡染)、绞缬(扎染)和夹缬(兰印),均以植物染料染就,它们又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又一贡献,是现代印染业的鼻祖。
  夹缬,即汉族地区的蓝印花布,浙南又称“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百子被”、“雕花被”和“状元被”等,多用于新婚被面、门帘床沿、头巾服饰等,题材为孩童、凤鱼、字符等。
  我们在对陈松尧进行了三次采访后,依照其制作过程记录如下:
  一.土布的准备:以棉质土布为最佳。取长10米、宽50厘米的干净棉布浸水、晾半干,等分折成40厘米长左右,做好记号,卷在竹棒上。
  二.染料的准备:将靛青染料分数次加入染缸,搅拌均匀,使靛青发酵,缸水温度以15℃—20℃为宜。同时以石灰或蛎灰调节靛青水的酸碱度,口感碱辣为入灰适量,清淡、微酸表明不足,沉淀6-8小时后,待缸水呈碧绿色,即可浸染(多次浸染后,药力疲软,颜色稀薄,可补充新靛,每次三至五公斤)。
  三.棉土布装于雕板:对照棉布上的“蓝点”与雕版边缘对齐,将土布依次铺排于17块雕板之间,然后用钢筋楔实,固定。为防粘连,用竹签穿起,均匀分开。
  四.入缸染色:利用杠杆吊雕板组入缸,每浸染十五分钟吊起,和空气接触氧化,再浸染,如此反复七次。
  五.雕版入灰:起出雕版,以水冲净残液,红布包裹,埋入草木灰七个小时(此程序为陈松尧的独创)
  六.卸布晾晒:将布从雕板上取下,搭于竹竿上,然后扛到竹架上晾干即可。
  自19岁开始,陈松尧便开始随父亲制作蓝夹缬,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传人。太公、爷爷和父亲都以此为生。一般是代为加工,从凌晨2点开始,一直忙活到夜里10点才就寝,两套版一天能染六天,每条的加工费为五六元,永强、永嘉都跑来加工,那可是新婚儿女的必备品啊!
  一直到了1997年,由于洋布的时兴,土夹缬没落了,再也不见一个人来染布,陈松尧也就关门歇业。
  
  深秋打靛
  11月12日,乐清市城北乡里章村,晚稻已入仓。阳光暖暖地照在黄宣法银发上,形成一圈光环,与周围的老屋一起寂寞地留在这深山里。路边一日杂店,如笼子大,零星的矿泉水、香肠、牙膏、毛巾等摆杂架上。过午2点了,他才端着饭碗,在路上和两个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
  三年前,我曾和好友范道敏一起拍摄过他打靛,那时他的身体还硬朗许多,现在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他带我到田里看靛青。一石灰砌就的大缸埋入地下,里面沤制着蓝靛叶。“今年只有两缸了,以后还要少。”接着他又补充一句:“现在买的人少啊。弄这个,哪有钞票赚!”我问他“现在什么价?”“去年只有两百多的(百斤),只卖了千二的钞票。”他说这话时很失望。“那是我种的百蓝根。”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小片的绿色,像簸箕这么大。此时深秋,梯田里一片萧瑟,晚稻割了,树木干黄干黄。
  黄宣法的靛青是全程自制,包括蓝靛都是自己种的,然后是自己沤制,打靛,然后再坐等生意上门。令人惊异的是,只这么两缸,竟销到全国各地,如北京、宁波和温州。
  在化学染料一统天下的工业时代,只有那些苛刻的国际染品才必须用这植物染料,因为无污染,环保,无副作用。
  约半年后,黄宣法给我捎来了一条夹缬被,说是人家结婚的压箱底老货,我十分感激。2006年12月,我在筹备浙江省第一个生育文化馆时,忍痛捐做展品,至今仍后悔。那是一床老夹缬,蓝白分明,鲜而厚实,我没舍得用过。如今捐出,实在不情愿!我经常想,哪天把它再偷回来。
  四年后,我又访黄宣法,这次是为张琴而来,她现在北京做传统印染的研究工作。我帮她拍摄电视纪录片,供在蓝夹缬展馆放映。
  以下是黄宣法制作蓝靛(靛青)的流程:
   蓝草春天下种,秋天采摘,再到制出蓝靛需要经过采摘、下坑、搅浆、打花、出靛、上缸、储藏等工序,历时20天左右。
  一.采叶:10月底11月初即可采摘,所有的叶子都可使用。
  二.沤制:将蓝草叶堆入一个1.5米见方的坑里,加水沤制。热时三四天,冷时七天许,每天翻两遍。
  三.打花:将腐叶翻入另一个大坑,直径约2.6米、深1.2米,新旧叶按照10:2的比例置入180—200公斤。加石灰搅拌,用耧耙不停地搪揣,开始出现蓝色、紫色的泡沫,并越来越大。
  四.出靛:放置15-20个小时后,除去碎叶,用滤筛过去杂质,即得到靛青。一般每公斤靛草叶得靛青9.6两。
  利用天然染料为织物施色,中国古代称为“彰施”。蓝草含靛素,经过沤制,可得到靛蓝。其植株多药用,即板蓝根。它在水中和锦织物相遇,再在空气中氧化成靛蓝色,长久不褪色,此项技术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另外,植物染料还有茜草、紫草、荩草、栀子和皂斗等。
  《天工开物·彰施第三·蓝淀》载:“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这里的“茶蓝“即靛蓝,“淀”即靛青,并说明了“造淀”和储存方法:“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澄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在我国的贵州、川西和滇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仍在生产、使用,然而在浙江,尤其是我市却基本销声匿迹。
  城北乡的黄檀硐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它也曾因制作靛蓝富甲一方,现在随着工业染料的普及使用也不再生产了。从大量残留的的染料坑,可一窥当年的辉煌。
  
  难寻手工棉
  夹缬三要素:雕版、靛青和土布。
  为了恢复老夹缬,他花了不少的银子。陈松尧的靛青是订购的,价钱还要因行就市;雕版是在瑞安订做的,现在他的宅子里还存有一付老夹版,五六年前,藤桥的文物贩子出价5000大洋收购,被儿子拒绝了。十几年没有使用,这付老染版已现出斑驳的痕迹,还被虫蛀出了一个个的小洞。
  陈松尧最发愁的是粗土布无处可买,这种布早已下机,能织的都是六七十的老婆婆了。他找遍了整个中雁村,也只寻到一阿婆压箱底的几尺。首次试染时,他使用的是市场上买来的棉布,因为太薄,出现了丝丝渗蓝,晾干后的成品泛着亮光,没有了原本的味道。“换成手工纺织的棉布就行了。”陈松尧念叨着。
  看起来,手工棉一时难寻!
  12月初,张琴来,为他带来一块浙江柯桥布匹市场上买来的面布,厚实、均匀,又松软,是最恰当的代用品。“就是价钱太贵,这样蓝夹缬的成本就高多了。”陈松尧又犯愁了。“价钱高点没问题,其实最根本的是市场。”一同去的南向北老师这么说。她原是乐清市文物馆的馆长,现在退休在家,也是她鼓动陈松尧恢复蓝夹缬的,同时她还帮助陈家争取了一点资金。
  “技术上的问题都解决了,关键的是销路问题。现在大家都不用蓝夹缬了,卖到哪里去?如果没有人买,老陈也难以维持下去,他必然再次歇业。老夹缬也就在世界上消失了!”南老师这么说,她看起来很忧虑。
  是啊,凭着四代祖传的经验,做出质量上乘的蓝夹缬是件不难的事。难的是,无以为继。《汉声》在首次造访苍南的薛功廊时,看他和陈康算师傅一起出缸蓝夹缬时喜出望外,但薛扔出一句话:“这是最后一条夹缬了,以后不再做啦。”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原因也是民间不再使用这种夹缬被面。为了延续蓝夹缬,《汉声》自费订购了千条蓝夹缬到台湾,但那也是临时解渴。薛家染坊也难以挽回颓废之势。
  陈家老夹缬又会遭遇怎样的命运呢?……
  
  Tips:
   交通
  乘动车从杭州至乐清,然后从乐清乘汽车到中雁村。这里也是中雁荡山核心景区玉甄峰所在地。
   住宿
  白石街道办事处有旅馆供游人住宿。
   美食
  温州鱼丸、蛤蜊豆腐汤、米丝粉面、雁荡烙饼、鹅头颈、炒年糕等。
  蓝夹缬、黄杨木雕、细纹刻纸、龙档首饰龙是乐清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文献
海外著名学者乔迅先生在《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一书中综合运用中国传统的研究理路、西方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学分析,以及社会诠释模式,着力探讨了早期现代性和艺术家
The present paperuses an empirical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class activities in students’grammar acquisi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认知无线电是可以感知外界通信环境的智能通信系统.认知无线电系统通过学习,不断地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并通过自适应地调整其自身内部的通信机理来达到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这样
当前,OFDM技术因其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而得到广泛运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DRM中短波数字声音广播,然后重点阐释了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最后基于DRM标准做了O
菠菜要快炒快出,避免叶酸被破坏防中风吃什么?人们会举出一堆比如香蕉、土豆及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等,有一样东西大家想不到,那就是菠菜。营养科专家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
每年一届的中职英语技能大赛不仅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而且对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中职英语赛况及教学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为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作为软实力、软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它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背后的动因,而且
人到老年,并不代表他的体力、脑力已经衰退到了万事不能的境地。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自叹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不愿做任何体力及脑力活动,终日无所事事,消磨时光;还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到了这一把岁数,该“享福”了,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也不干。当然,也有一些“孝顺”的儿孙,以为敬老就是让老人啥也别干,对老人伺候得无微不至,助长了老年人的懈怠颓废。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长寿都是不利的。  老
交通部为了推广钻孔灌注桩的先进经验,于今年6月20日至30日在河南省延津县盐场桥举办了钻孔灌注桩学习班,并委托内蒙交通厅于6月28日至7月6日在呼和浩特市郊桥梁工地也办了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