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教的出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有不同的面貌,但是其根本的理论基础无非是 “缘起性空”理论,所谓缘起,就是时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所谓性空,就是说, 旨在要人保持一种“心静”的状态。本文通过讲述佛教的出世思想以及佛教出世思想与陶渊明的避世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个部分,来试着讨论一下佛教的出世思想。
  【关键词】起源 出世 缘起性空 心静 避世
  佛教的思想归为一句话便是: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佛家思想的“空”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主观思想意识的结果;佛家的出世思想是佛教的缘起性空的基本教义导出的。所谓佛家的出世思想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即超脱人世凡尘,不入六道轮回,超凡入圣。总的来说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其理论和实践的详细要求。
  一、佛教的出世思想
  佛教的主要纲要即“缘起性空”,一切皆因缘起,佛教将缘起法看作是催生一切的基本法则,诸法都是因缘而生,而这个缘却是无常的,缘起的最高境界就是“性空”,证得自性空,则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出世,终证得阿罗汉果。
  佛教因为缘起的间断相续,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因缘而循环不息,万物流转,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众生之苦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则佛教产生了离心,决定要从痛苦中彻底解脱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出世。在有情方面出的是包括三恶道、人道、天道、阿修罗道在内的六道众生界,在时间方面出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在空间和无情方面出的是欲、色、无色三界。出离这些因素,即是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流转。
  如《金刚经》中所言: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危惧,命危於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於爱者,无忧亦无怖。众生因为有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有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都舍弃情爱,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爱念下去除一分,道念便无法增长一分。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慧化导情爱,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间的真爱。最后不要对自己满意,人生时时都会有遗憾,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所以要对自己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这才是积极出世的思想。
  二、佛教“出世”思想与陶渊明的“避世”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妙
  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三次出仕为官,三次归园隐逸,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一首诗中,看出诗人的避世之心与佛教的“出世”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饮酒》主要描绘了诗人,脱离俗世纷扰,归隐田园,这与佛教中的出世一样,都关键在于自己的“心”。在《坛经》中,五祖弘忍在看到神秀的偈之后,对神秀说:“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即以直见不生不灭的心性为无上菩提,而此无上菩提即是大乘出世间道的终极目标,即觉悟成佛。慧能半夜听五祖讲《金刚经》而大悟心性的时候,所作之悟道偈,其中便有“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不生灭”说的是缘起,是为生死。涅槃和生死统一于自性,自性当即涅槃、当相即生死,涅槃生死,性相不二。若能如实知见此涅槃、生死不二的心性,即是成佛。当初,慧能能从岭南不远万里到黄梅见五祖,“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到此夜,彻悟心性,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由此看来,陶渊明的避世思想和佛教中出世的思想都不是要求人一定要隐居到红尘之外,而是说要找寻到自己的心。各色各样的人也经受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也有人失意而孤独于枫桥夜泊。在这样的时候,人就得保持一个“静心”,若你的心静了,昨日的爱恨噌痴,不过是过眼云烟。也正如陶渊明里面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若放下了一切,俗事自然不会来打扰。由此见得,出世并非一定要隐居山林,并非一定要去寺庙里做僧侣,只要你的心是放下了,那么什么都不能打扰你。无欲无念,则万物不可打扰。
  三、结语
  佛法的总的宗旨就是净化心灵的,要修心。佛就要求人们能有一种出世的心境,所谓出世,意味着摆脱世间情欲与社会普遍追求的功利对人的自由的束缚,正如佛语所言:超凡入圣。佛语中言: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缘起缘灭皆有因果,无人能够控制,人无法改变外在的事务,唯有控制自己的内心,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是佛教的出世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化已经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这种思想也将继续发展下去,这种思想到底是对是错,还需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由人们来见证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怀平 . 《归去来兮辞》隐逸情结的文图置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3,30(3).
  [2]傅映兰. 《坛经》的出世思想[J].宜春学院学报. 2012,34(7).
  [3]丁小平. 佛教的出世思想[J]. 宗教学研究,2009.
其他文献
集体舞这一各国大众都喜爱的群众文化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娱乐性、群众性、参与性,使得人们在简单的动作练习,丰富的队形变化中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体态的,非语言的交流。在幼儿园的韵律活动中,集体舞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难组织的一种形式。与一般音乐教育活动相比较,集体舞教学活动在组织过程中有它独特的教学特点。  在我们实践的集体舞教学中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的音乐、记忆舞蹈动作、掌握动作顺序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多重压力,发生心理问题的几率远远超过其他学生类人群,此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重塑自信心  高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肩负未来建设使命的大学生摇篮,高校的教育工作尤显重要。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其了解最深,因此肩负着高校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及重塑自信心等此类重中之重的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课堂评价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给予学生启发性、引导性及激励性的课堂评价,进而让学生可以积极投入課堂学习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课堂的评价艺术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阳光评价;评价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6-017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促使学生由自我学习转变为小组学习,既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也促进了良好数学学习思维的传递,因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展开探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将从小学数学中选取一些教学内容,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谈一谈如何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以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为视角,探讨我国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体育教学改革思路,为构建针对我国普通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体育 改革  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体育课程的共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体育课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大学体
【摘 要】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苏教版第一学段数学教材为例,通过探究问题意识的理论内涵,分析核心素养和问题意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数学问题缺失的主要原因,以此提出增强问题意识、提升核心素养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问题意识;核心素养;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5-0031-02  【Abstract】P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实验教学。生物实验教学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在发现实验结果、概括结论中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本文就实验教学中的“学”与“悟”,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与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有效课堂;科学思维;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2-0064-0
【摘 要】教学海报作为教学工具,运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既能直观呈现儿童科学研究思维历程,又能用于科学数据整合,发展儿童科学研究思维。本文探索教学海报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运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教学海报;课堂预热;教学助力;交流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8-0074-02  【Abstract】
一、学分制与选修课  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它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  我院目前开展的学分制教学,每学期有一半的时间,是专门开设多层次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打破了专业、年级和班级的限制,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课程跨度、专业理论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兴趣爱好、专业辅修发展等情况,选择课程和老师。
一、图文配置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近10年来,各位学者对于图像和文字的搭配的研究络绎不绝。周宪指出,在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进程中,似乎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那便是图像对文字的“征服”。首先我们来认知一下图文配置的含义。“图”是指图形。尹定邦在《图形与意义》指出“所谓图形,指的是图而成形,正是这里所说的认为地创造的图像。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指为科学和技术、设计和艺术,以及为社会其他需求服务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