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耕 特立不独行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u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黄记煌董事长黄耕的办公室,衣着随意的黄耕正在与八个人喝茶聊天。在采访开始后,才知道这八个人都是黄记煌的高层,当时正在开会。相对于餐饮业从业人员大都衣装笔挺,这样的会议是个异数;相对于中餐“白菜百味,一菜一格”,黄记煌菜品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是个异数;相比其他同龄人,黄耕也是个异数。
  在生活中,黄耕是个时尚达人,52岁的他喜欢接触和探索新鲜事物。当微博盛行时,黄耕是最先那批玩微博的人,现在玩美食微博的人,没人不知道“黄记煌_黄耕”;当Ipad盛行时,黄耕又不计高成本,把Ipad点餐和二维码点餐引入黄记煌;现在,黄耕的目标是把DIY模式引入黄记煌,让顾客能够在餐厅享受做菜的乐趣。
  别人做加法,我做减法
  传统餐饮行业,一个厨师厨艺的好坏,决定着餐厅生意的好坏。黄记煌推行的却是不需要厨师的模式;传统餐饮行业,厨房的油烟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黄记煌推行的却是无油烟模式。这一切源于黄耕当年开店的经历。
  80年代末,黄耕从南方回到北京,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做火锅。在自己开店的过程中,黄耕发现了三个问题:教会徒弟气死师傅也累死师傅。徒弟学会了本领后留不住,学会了就跑;餐厅的菜品质量取决于厨师的情绪和水平;由于餐厅的油烟大,黄耕的店曾经受到扰民的警告;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的排烟设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换滤芯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效果不好,稍微更换不及时便可能引起火灾。
  为了解决上述困扰,黄耕开始做各种尝试。家中祖传的一道御膳焖菜——香辣汁鱼让他豁然开朗,这道菜无论谁做,只要按照原料配比标准来做,做出来的都是一个味。但是这道菜要焖制数个小时,口味又只有一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吗?带着这些疑问,黄耕一实验就是三年。对于这三年中实验的枯燥、失败、艰难,黄耕轻描淡写地带过:“失败了,丧气了,就出去玩,转转,回来一看,问题还没解决呢,于是接着干,没什么难的。”
  2002年底,黄记煌三汁焖锅研制成功。黄耕一次创新解决了桎梏餐饮发展的三个瓶颈,真正做到了:无厨师、无油烟、无原材料重复使用。
  《海底捞你学不会》出版之后,无论是餐饮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掀起了一股学习海底捞的热潮:把服务做到无处不在,顾客的要求要尽量满足。然而黄耕却提倡服务做减法,把顾客当家人。
  传统餐饮行业,大多以累加的服务取胜,强调“宾至如归”“人性化服务”。这些都需要很多的服务人员,同时增加了成本。随着用工荒的加剧和人力成本的提高,服务成本将越来越高。
  “我认为用工荒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服务员没有得到尊重和重视。服务员很多时候要看顾客的脸色,稍有不对就会招来投诉。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错了总要给人改正的机会。相互谅解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家人般的温馨的关系。大家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能够解决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同时,黄耕提出了服务做减法的理念。减法的第一步就是配置Ipad。“虽然前期的成本略有增加,但降低了服务员的劳动强度,还能节约顾客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长期使用。”
  第二步,则是即将推出的DIY模式。“黄记煌要做的DIY模式,是指顾客通过我们提供的各种焖锅的做法的视频文件或音频文件的指导,自己动手完成摆放底料、主料、添加调料和铲锅等动作,把服务员彻底解放出来。同时我们还会给顾客的成品进行打分,根据得分给予相应的折扣。做的越熟练,得分越高,折扣越高。”
  别人做多品牌,我只做黄记煌
  投资界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做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意思是说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为了降低这种满盘皆输的风险,最好进行多方面的投资。
  然而投资界还有这样一个原理,叫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这个篮子上,从而把把篮子砸了的风险降到最低。
  黄耕选择了后者。“我只会做餐饮,这辈子从事的工作只有餐饮,35年了没离开过这行。很多人说让我开私家菜、酒楼,我都没想过。我现在就专心致志地干一家,我觉得如果你要是有足够的信心把现在的项目发展好,你就没有发展其他项目的精力。”
  “现在很多公司又在做运动员,又在做裁判。而黄记煌只做裁判。我们只关注菜品的质量。其他的交给社会资源。我们跟福成合作用它们的牛肉,跟李锦记合作用它们的酱油。这方面他们比我们更专业。我们只提我们需要什么,剩下的他们来提供。公司是一个平台,只需要把这个平台维护好,就像唱戏一样,什么样的角儿都可以在这儿唱。有名的多唱,没名的少唱。”
  现在的黄耕,仍然在不断改善着黄记煌的口味,由最初的一种汁料三种口味发展到现在有六种汁料十几种口味。“很多人说黄记煌的调味汁汁料的口味很独特,因为我把这个看得很重。有些餐厅在南方市场很火爆,北方就一般,有些在北方发展得很好,却就是打不开南方市场。这是因为口感不大众。为了让黄记煌的口感更加大众化,我现在还在做不断的尝试。研制的时候形式上好控制,比如说每道菜都放什么东西、放多少,这个我经过了很多次的实验。比如说焖鸡翅,火力大小、焖制时间都是固定下来的。各种食材焖制成熟时间不同,选什么品种,各种食材要放多少量、切成什么形状才能保证所产生的水蒸气使各种食材能在同一时间成熟,都经过反复试验论证。我对餐饮的执着是我能把事做好的最关键因素。”
  餐饮发展无外乎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认知阶段,这个阶段大概需要2-3年。产品被广大顾客认知并还能具备发展潜力,这时候,就进入到规范化运营管理阶段。就是说,在前期产品认知阶段的时候,单线经营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改进,坚持好的,否定不好的。规范化的行为意味着从家族形式或者个人表现形式,迈入到公司运营形式,不断地用公司化的行为约束你自己的行为和整体的行为。再通过几年的演变,不断地发展再不断地坚持与否定,大概到8-10年就进入到了品牌的初期建设阶段。到了品牌建设阶段,品牌实际上就是你成长的积累,是被人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自己品牌的特点。   如今的黄记煌,正在进入到品牌建设的第3年。为此,一年365天,黄耕有300天都用在了各地奔波上。他要把更多的加盟店改成直营店,从而为进入资本市场打下基础。“我告诉加盟商我想做什么,我又实实在在地在做什么。只有你用开放的心态对待人,人家才能用好的心态对待你。”
  食品安全不等于没有添加剂
  食品安全,在近几年以迅猛之势,攻占了消费者的眼球。从最早的苏丹红到毒奶粉再到塑化剂,食品安全涉及各个领域。然而由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神经绷得太紧,从而导致了只要有一点不安全,就乱棍打死的局面。
  黄记煌品牌自创建之初就将产品质量安全视为企业的生命,建立了立体化的管理加盟连锁体系,减少了供应链中各种不可控的环节,生产上严格要求一定要生产高出国际行业标准的产品。同时,黄记煌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也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一大利器。
  把自己做到最好之后,黄耕更希望消费者能够摆正心态,不要带着放大镜去看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不等于没有添加剂。原材料以外任何东西都是添加剂,酱油、醋、盐,这些都是。很多人只认为味精、鸡精是添加剂,其实比较其他人工合成的添加剂,这两种都是从天然食材中提取。我更主张有什么添加剂都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去选择,这才是真正吃得放心。”
  味精,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公司发现并申请专利,最初是从海带中提取的。现代的味精商业化生产是通过淀粉、甜菜、甘蔗或糖蜜培养基发酵生产的。而鸡精是以新鲜鸡肉、鸡骨、鸡蛋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增鲜、增香的调味料。“鸡精、味精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中,人类的寿命并没有因此而缩短。客观上说,鸡精、味精在使用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味觉,只是要注意使用的量和时间,不应该视鸡精味精为洪水猛兽。”
  “有的专家说人一天摄入盐不应该高于多少克,但人和人不一样。没有绝对一样的人。要看人处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所以说应该每个人都应该适量适度,而不应该死卡标准,一刀切。”
  后记:
  采访当中,有两件小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是黄耕的哥哥在管理工厂的时候,会把员工工资分成两笔:一笔发给员工做零花钱,工厂给员工提供了齐全的生活用品和设施,员工自己要消费的生活费用很低;其余的全部打在卡里。卡统一由他来保管。他还会教育员工要节约,因为工厂员工大多是年轻人,他怕这个社会的诱惑太大,会让员工迷失。他希望每个员工过年都是能带着一笔钱回家的,把自己自食其力的所得交给父母,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另一个则是,虽然黄耕以两三天跑一个地方的速度巡店,也经常出国,但是回到北京,他还是会带一点地方特色的礼品给员工。“给工厂里这个月的优秀员工,要奖励才能有进步。”
  黄记煌连续3年举办以家为主题的加盟商大会:“相亲相爱一家人”、“家,合心,核力”、“家和万事兴”。家这个概念,不止在黄记煌和加盟商之间,它已经渗透在了整个黄记煌集团之中。
  编辑 刘金金
其他文献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理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众所周知,文学及其文学创造者,大多都是从自我所热爱的民族精神和生存经验出发,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和世界的认知。藏族文学正是因为根植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才呈现出其文学个性与创作的特质。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西北部。这里地理位置特殊
期刊
在全球化的今天,有没有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有没有一个能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并与之融合的愿望的地方?如果你在寻找答案,有一本书,你一定要看一看。  羌族女作家杨素筠在她最新出版的作品《原乡》里,向读者展示了她的故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传递了来自这片土地上的乡音:自然、亲切、浪漫,让人难忘。  嘉绒,意思是“农耕的山谷”。这是一片从成都平原向西北方、由平原向山脉的过渡带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角落为那些逝去的似水流年所保留,也许是某个车站,也许是某座校园,也许只是一条宁静的小路,连接着让你心动的一段故事……而本期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在时间坐标的远端,因为某种机缘见证了一家饭馆的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并在无数次的一粥一饭之间,与这些餐馆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从某种意义上说,餐馆也是一个小舞台,上演着人生的相聚分离、悲欢沉浮,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与餐馆发生联系:满月酒、高考
期刊
我对面的王清一头微卷的及肩短发,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她戴着眼镜,说话声音轻而温婉,偶尔还会为自己的不善言辞流露出一丝拘束和歉意。这个女老板既不像阿庆嫂,也不像佟湘玉,更像是一位斯文的老师或学者。就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用了10年的时间把一家陕西风味的饭馆在京城经营得风生水起。  2004年初,王清在一位陕西朋友的鼓励下,在京城朝内南小街开了一家名为“秦唐府”的陕西小馆子。10年前,陕西小吃在北京还
期刊
本文标题中支离破碎的几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和景物,只有集中到一个名叫花雷的北京爷们的身上,才会活灵活现地播映出一位餐饮人筚路蓝缕、艰难创业到势如破竹、成功登顶的原生态的“生活连续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位于北京东直门海运仓胡同的一家全国性日报担任编辑工作。那时候,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社长、总编辑及资历较深的部门主任的工资也就百元上下,比我们这些普通的编辑、记者所挣的六七十元
期刊
“我喜欢大地的栅栏,它是构筑在我童年生活中最温暖的家园。”文友杨素筠曾经和我去若尔盖巴西片区采访民间艺人的途中,看到半山腰用柳枝和荆棘搭建的牛圈深情地说。她久久停留在初夏绚丽的阳光下,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令她心旌摇荡的椭圆形栅栏。至此,我记住了她心中最柔软的记忆源自儿时的梦想。那一天,我们满载而归,不仅邂逅美景、野猪、森林和水磨,还得到了求吉嘎哇寨老支书泽旺仁真的热情接待。他用一整天的时间给我们讲述
期刊
铁棍山药烧鲍鱼  主料:鲍鱼10只。  配料:铁棍山药50克、西班牙火腿20克。  调料:精盐2克、蚝油5克、鲍鱼酱5克、鲍鱼汁5克、老汤50克、大葱20克。  点缀:蓝绣球化、茴香。  做法:  1 将活鲍鱼浣净去壳,然后放在鲍鱼汤里煲制2个小时备用;  2 将铁棍山药上锅蒸熟取出,然后去皮备用,大葱炸制备用;  3 将煲制好的鲍鱼放入调好的汤中,加山药炸大葱,小火慢炖烧制汤汁浓时即可;  4
期刊
2016年12月我跟素筠去汶川参加阿坝州重点作品改稿会,路过梭磨马塘村时素筠说,走,我带你去看看马塘村。于是我跟着她在那个名叫马塘的美丽村庄里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山坡、灌木、草坪、车辙,溪水、薄霜、浅雪、凌花,还有阳光初照的菜地、栅栏、牛羊、建筑都让我们流连。素筠说,什么时候我们休假到村上來住上几晚,听雪,听雨,听风吹过村子的声音……  那次改稿会上我就杨素筠的散文集《行走在嘉绒羌地》作了题为《乡村
期刊
说到北京的西餐,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里屯、国贸这些西餐店集聚的地方。但有这样一家店,别出心裁地把店开到了天通苑,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用这家店董事长王爱强的话说:“别人的鸡肋,就是我的商机。”这家店就是艾尚香浓。  走进艾尚香浓,你会被一阵香浓的气息包围,轻柔的音乐飘荡在广阔的用餐大厅。艾尚香浓的就餐环境像极了在美剧中的餐厅,长长的方正的用餐大厅中,巴洛克式的水晶灯吊顶,排列有序的座位
期刊
也许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说,毛泽东三个字已经成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符号,而毛家饭店则把人们对于这位历史伟人丰功伟绩的怀念和敬仰,用另外一种方式纪念和传承了下来。毛家饭店和毛家菜,正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通过餐饮的形式,牢牢地将消费者吸引。  毛家饭店与毛家文化  毛家饭店原处毛泽东同志故居对面,由曾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汤瑞仁女士于1987年创办。韶山毛家饭店总店的店名由原中央领导王首道同志亲笔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