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乡村,我们悲喜不已

来源 :草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我跟素筠去汶川参加阿坝州重点作品改稿会,路过梭磨马塘村时素筠说,走,我带你去看看马塘村。于是我跟着她在那个名叫马塘的美丽村庄里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山坡、灌木、草坪、车辙,溪水、薄霜、浅雪、凌花,还有阳光初照的菜地、栅栏、牛羊、建筑都让我们流连。素筠说,什么时候我们休假到村上來住上几晚,听雪,听雨,听风吹过村子的声音……
  那次改稿会上我就杨素筠的散文集《行走在嘉绒羌地》作了题为《乡村的美丽忧伤》的发言,对素筠的散文作品作了一个粗浅的解读,由于是改稿会,批评自然要多于赞美,虽然那次改稿会上我被她的文字《一个人的森林》感动得泪流满面。
  雷子曾说马尔康是一个文脉灵动的地方,这当然得益于马尔康的阿来老师,阿来老师以他渊博的知识,优美的文笔,丰硕的创作成果从马尔康的乡村走向了省城,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或许马尔康真是文脉灵动,不谈阿来老师的光环,在马尔康我们也有一个文学小圈子,三五个文友常常聚在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乡村旅行,我们去看松岗镇莫斯都村的岩画与麦地,去马尔康镇看英波洛村的芍药花海,去卓克基镇看半山上种植的川红花在耀眼的阳光下更加耀眼,去脚木足乡孔龙村摘苹果。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素筠那间充满阳光与兰香的家中品茶聊天,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散文与小说,诗词与歌赋,生活与文学……甚至我们在她家里还探讨了马尔康市即将面世的第一本纯文学杂志《梭磨河文学》的品味与风格。
  虽然我们一直无缘像她说的那样去马塘住上几晚,一边写作一边听风吹过寨子的声音,虽然我一直没有看到她《行走在嘉绒羌地》散文集的出版,但她的作品却像雪片儿似的一篇篇向我飞来,《听见玉米生长的声音》《老去的茶堡克萨》《嘉绒人的葬礼》《云水之间的西索古寨》等等。在这些作品里,我读到的已经不单纯是村庄的美丽忧伤,更多的是更深层次、更动人心弦的乡愁。
  今年她的散文集《原乡》入选了由著名作家、编辑家、社会活动家赵晏彪担任主编的“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第一辑,与蒋子龙的《厚道》、郑彦英的《乡野》、胡冬林的《山林》、赵丰的《河流记》、吉布鹰升的《自然课》一道书写“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美丽家园”,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用文学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乡》能与蒋子龙、郑彦英这样的文学大咖的作品一起收录于生态文学书系,是赵晏彪老师对她创作的认可,是学界对她作品的肯定,是文学对她乡愁的释怀。
  我把《原乡》与《行走在嘉绒羌地》比较了一下,《原乡》所选取的作品大多是素筠新创作的,《行走在嘉绒羌地》中的作品只选了几篇,我问她那些作品呢?她毫不犹豫地歪了一下头,摊开双手浅浅一笑说:枪毙了。她说得轻松,我却为她的勇气点赞。
  在文学创作中,散文无疑是最让人喜闻乐见的体裁。散文不同于小说,散文是每一个作家对自己心灵的描绘,思想的表达。作品如自己的孩子,要舍弃也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素筠交到我手上的《原乡》是她在A4纸上打的校印稿,用一个黄色的大长尾夹夹在一起。读完整部作品我只用了两天,算是一气呵成,在日渐浮躁的当下能静静地读一个人的作品,哪怕是朋友的作品也是不容易的,素筠的《原乡》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悲喜不已的乡愁深深地吸引了我。
  素筠站在嘉绒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作家的角度,写出了嘉绒这块土地所蕴藏的文化深度与历史厚度,不仅将绿水青山的大美自然风光呈现给我们,把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哈休文化呈现给我们,更把对老去的克萨民居、渐渐消失的村庄的忧虑传递给我们,让更多的人愿意来保护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的村庄,捡拾起正在逐渐瓦解的朴实的价值理念。
  如果说《行走在嘉绒羌地》表达了她对乡村的喜爱与忧伤,那么《原乡》则饱含了素筠更多的细腻与柔情,博学与多识。素筠对乡村的柔情,透过她的笔端细腻、真挚而成功地得以表达。
  《原乡》分为四个部分:漫步在嘉绒四季、故土嘉绒、云水之间、我听见记忆在生长。
  “漫步在嘉绒四季”,收录素筠的十二篇描写嘉绒地区自然风光的文章。
  “春天的峡谷是一派浓浓的绿意。这里的春天来得迟,每到三四月底你才会感觉到春意的到来。此时的峡谷内,溪水慢慢地从寒冬的沉睡中苏醒,水气开始从树底向树梢输送,枝条开始不停摆动,将水和营养输送到枝尖,树林变得嫩绿起来……”(《梭磨峡谷四季听音》)
  无论是《梭磨峡谷四季听音》还是《察柯的宁静》,无论是《岁月伴梨花》还是《夕格山上的雪》无一不描绘出嘉绒四季绝不相同的优美自然风光。素筠这些从容的文字让我读她的文章成为一种享受。如果说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们跟随他的从容不迫观察昆虫的世界,那么素筠对嘉绒自然风光的描绘让我们跟随她沉静地欣赏大自然,然后将自己的心交给大自然,与大自然融和在一起。
  “故土嘉绒”,共六篇作品。素筠的老家在茂县土门,出生在阿坝,童年在彭州,少年时代再回到阿坝。1985年素筠作为我的学姐毕业于四川省阿坝卫生学校,她跟我一样最初是学医的,因为晕血,每次都从手术台上倒下来,一毕业就改行分配到了马尔康县政府。自1985年到现在,时光真的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过了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让一个热爱乡村的小姑娘渐渐把马尔康当成了自己的故乡,三十三年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位作家,她深情地、真挚地、毫不掩饰地用她温暖的笔写下了《嘉绒农耕》《嘉绒人的锅庄》《嘉绒人的葬礼》,这些文字是对嘉绒人的生活日常的描写,对生命物本的追源,对生命升华的礼赞,对生命归于宁静的感悟,是无法摆脱的对乡村的钟爱,也是无法割断的对于人类的亲情。在这样的作品里,不仅是素筠个人对嘉绒情有独钟,事实上,也是对养育我们的土地、乡村、文化的情有独钟。
  “云水之间”,有《脚木足大地》《老去的茶堡克萨》《石旦真叔叔的小鸟》《云水之间的西索古寨》《让风吹过我的村子》《川西院子的思念》等作品。
  “他八十多岁,老了,也不想到处走了,就愿意回到自己的老村子里,待在自己已经熟悉了一生的日子里。每天都喜欢坐在经堂前,看一朵朵白云缓缓飘过村子,看云朵从村东山头飘到村西山头;看飞进村子每一只小鸟;看夏天雨水不停地落在土地里;看小鸟冬天离开村时雪花落下来。”(《石旦真叔叔的小鸟》)   “很多时候,刚过六十岁的阿让,就这样孤独地坐在夕阳下看着远方,直到月亮升到碉房的顶上……其实,我是多么盼望茶堡河谷的那些克萨碉房继续散发出泥土的芳香。多么期望,茶堡土地里永远生长着金黄的玉米和不朽的碉房。但愿原来由碉房、村庄、陶罐编织的故事中,只有人和当时的云去了,剩下的都在。”(《老去的茶堡克萨》)
  这两段文字是素筠对乡村描写的两个极短的桥段与感慨,在我看来也是最能体现素筠乡愁的文字。她用文字把我带到了石旦真叔叔的家里,听石旦真叔叔讲卡布基鸟、小红嘴鸟、布谷鸟、鸽子、乌鸦、黑马鸡、白马鸡、碽母鸡、嘎基鸟、啄木鸟、八古鸟;她用文字也把我带进了茶堡的克薩民居,听阿让讲茶堡克萨的故事。她用文字将自己的情感与石旦真叔叔、老阿让的情感流淌成一条河流,像曾经流淌出五千年哈休文明的茶堡河一样漫灌在我们内心。
  “昨夜的梦里,我梦见你坐在故乡那块肥美的土地边缘歇息,吹奏一只多孔的羌笛,阳光撒在你的背影,我用眼睛看着你,还有那块土地,那块肥美的黑土地。我闻着耕牛和铁犁翻开的泥味,你刚翻耕的黑土地还冒着泥土温润的芳香味。一窝窝土豆像可爱的小玉兔,躺在刚翻耕的泥土里,我弯腰去拾那一只只小土豆。”这一段文字是素筠《梦在多孔的羌笛里》的一个片断。在这个梦里,我看到的不仅是素筠的身影,也看到了海子的身影,卞之琳的身影,甚至还梭罗的、惠特曼的、泰戈尔的身影,看到了一切热爱生活的人们的身影。《梦在多孔的羌笛里》是《原乡》第四部分“我听见记忆在生长”中收录了七篇作品之一。
  “表面看来,马尔康雨声中的鸟鸣和经幡声,应该与自己心灵深处的故乡不着边际,但是,我知道,自己不管身离故乡多少年,外乡的雨声却总是会强烈地唤醒自己内心,那份无时无刻不袭来的乡愁。这雨中的鸟鸣,让我分不明,我是更爱听马尔康樟恰岭山上画眉鸟的声脆,还是更愿意用心怀想老家茂县土门雨声里满山惊叫的山雀声。或者更愿意认为书房窗外那这雨滴声,分明是想让我万分地怀念川西彭州那间有三百年历史老四合院子,我的阿婆阿公和我母亲的老家。”(《在雨中听故乡》)
  读到这样的句子,内心翻涌的真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除了生死,最让人意不休,情难禁的就是这化不开驱不散的乡愁了,这雨声如悲歌如泣如诉,那回想是远望如故人归来。
  《原乡》全书一共三十三篇作品,全是写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写乡村故土,写民俗文化。这些文字记录了素筠在嘉绒这块土地上行走的点滴,对人与事的记忆,对世态万千的感悟。文字清新明净,婉转细腻,情感真挚纯粹,准确地再现了嘉绒的风物人情,充满了质朴的乡村气息。表达了她对乡村与嘉绒原生态文化的理解,她的灵魂依附在乡村,乡村横陈在她的心里。
  她热爱乡村,却没有用“爱”字去张扬,她把嘉绒当作故土,却没有遗忘故乡。她用她的学养和文字告诉我们她对乡村的款款深情。正在消失的乡村,就是正在消失一种文化,她让读者更清晰地明白,乡村的保护与振兴是我们不二的选择。掩卷之余,想起第一次读《行走在嘉绒羌地》时曾经提出过的批评意见。而今读《原乡》,为素筠笔下的乡村悲喜不已。
其他文献
如果像李泽厚说的“哲学就是看世界的角度”,那么笔者则认为“诗歌就是爱世界的方式”。诚然,世界是不变的,而我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然,世界是可爱的,而我们常常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当我们把哲学的角度和诗歌的方式联系起来时,陡然发现一位叫罗开东的藏族青年诗人用独特的视角热爱着这个平凡的世界。  我和罗开东相识于2012年大巴山下的四川文理学院,一个“夜雨涨秋池”
期刊
一些限制,意识在淌流寻找  寻找。直到荒原寂静的安眠  房子的屋顶引向天空,空旷  看不见树木,伏地的草簇紧贴着  干涸的泥沙。如同死死地拽着柴达木  咸腥的肌肤摇曳  阒寂无人的山岗,透着灰泥和煤块燃烧之后的冷却  护送风走向依稀如梦的雪山。  天色与雪色的界线  所有绵密的山梁,堆放的柴火  听不见辽远的脉搏  难得相遇鸟羽的划过  柴达木的夏天  有风,但更奔放强大的  是太阳光与风的全覆盖
期刊
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当白林先生的长篇小说《边地》编辑成册,他在第一时间就送了我一本,于是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暂且不论这本书他的文学含金量有多高,首先,他的出版标志着九寨沟这一区域终于有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填补了九寨沟文学体裁上又一项空白,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跨越。作为九寨沟的文学爱好者和白林先生的倾慕者,我要郑重地向白林先生说一声:衷心的感谢您!  九寨沟在历史的
期刊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理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众所周知,文学及其文学创造者,大多都是从自我所热爱的民族精神和生存经验出发,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和世界的认知。藏族文学正是因为根植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才呈现出其文学个性与创作的特质。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西北部。这里地理位置特殊
期刊
在全球化的今天,有没有一个具体化的自然的概念?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有没有一个能满足人类接近自然并与之融合的愿望的地方?如果你在寻找答案,有一本书,你一定要看一看。  羌族女作家杨素筠在她最新出版的作品《原乡》里,向读者展示了她的故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传递了来自这片土地上的乡音:自然、亲切、浪漫,让人难忘。  嘉绒,意思是“农耕的山谷”。这是一片从成都平原向西北方、由平原向山脉的过渡带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角落为那些逝去的似水流年所保留,也许是某个车站,也许是某座校园,也许只是一条宁静的小路,连接着让你心动的一段故事……而本期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在时间坐标的远端,因为某种机缘见证了一家饭馆的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并在无数次的一粥一饭之间,与这些餐馆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从某种意义上说,餐馆也是一个小舞台,上演着人生的相聚分离、悲欢沉浮,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与餐馆发生联系:满月酒、高考
期刊
我对面的王清一头微卷的及肩短发,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她戴着眼镜,说话声音轻而温婉,偶尔还会为自己的不善言辞流露出一丝拘束和歉意。这个女老板既不像阿庆嫂,也不像佟湘玉,更像是一位斯文的老师或学者。就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用了10年的时间把一家陕西风味的饭馆在京城经营得风生水起。  2004年初,王清在一位陕西朋友的鼓励下,在京城朝内南小街开了一家名为“秦唐府”的陕西小馆子。10年前,陕西小吃在北京还
期刊
本文标题中支离破碎的几个毫不相干的概念和景物,只有集中到一个名叫花雷的北京爷们的身上,才会活灵活现地播映出一位餐饮人筚路蓝缕、艰难创业到势如破竹、成功登顶的原生态的“生活连续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位于北京东直门海运仓胡同的一家全国性日报担任编辑工作。那时候,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社长、总编辑及资历较深的部门主任的工资也就百元上下,比我们这些普通的编辑、记者所挣的六七十元
期刊
“我喜欢大地的栅栏,它是构筑在我童年生活中最温暖的家园。”文友杨素筠曾经和我去若尔盖巴西片区采访民间艺人的途中,看到半山腰用柳枝和荆棘搭建的牛圈深情地说。她久久停留在初夏绚丽的阳光下,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令她心旌摇荡的椭圆形栅栏。至此,我记住了她心中最柔软的记忆源自儿时的梦想。那一天,我们满载而归,不仅邂逅美景、野猪、森林和水磨,还得到了求吉嘎哇寨老支书泽旺仁真的热情接待。他用一整天的时间给我们讲述
期刊
铁棍山药烧鲍鱼  主料:鲍鱼10只。  配料:铁棍山药50克、西班牙火腿20克。  调料:精盐2克、蚝油5克、鲍鱼酱5克、鲍鱼汁5克、老汤50克、大葱20克。  点缀:蓝绣球化、茴香。  做法:  1 将活鲍鱼浣净去壳,然后放在鲍鱼汤里煲制2个小时备用;  2 将铁棍山药上锅蒸熟取出,然后去皮备用,大葱炸制备用;  3 将煲制好的鲍鱼放入调好的汤中,加山药炸大葱,小火慢炖烧制汤汁浓时即可;  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