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语感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此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一、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英语的习惯
  1. 使用英语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在使用语英的过程中尽量配合各种手势、表情等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感知语言。多用已操练过的句型和学生聊天,给学生讲故事,刺激学生多开口讲,多开口问,多开口聊,多开口唱,多开口背……在课余时间,教师应多与学生用英语沟通,尽可能地使用英语交谈,特别是多运用己学过的句型和话题,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多用英语,使得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着任何人都有开口说英语的欲望与习惯。此外,结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娱乐中多接触英语,在享乐中无意识地渗透英语。
  2. 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利用多词一义和一词多义来把握好学生对每一单词的正确认识。反复使用英语去作解释,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量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3. 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鼓励学生多运用这些积累到的词汇和句子写日记,每天写一篇日记,不限长短,这样既能巩固日期,星期,天气等词汇,又能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久而久之,不但学生的口英水平有所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也一定有很大的提高。
  二、扩阔学生接触英语的面
  1. 找一些较为简单的英语故事书或有关英语的妙小诗歌来阅读,这对学生培养语感,甚至培养英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
  2. 找一些英文诗歌、儿歌和流行歌来读一读,唱一唱,让学生在读读唱唱的过程中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学生多朗读一些英语小诗、绕口令等,可让他们在大量的朗读中体会出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感受英语的内在韵律,从而逐步培养出良好的英语语感。
  3. 多观看英语节目,特别是少儿频道和中央10台的《希望英语》,这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4. 我经常跟学生们讲,我们处在狮岭皮革城附近,经常会遇到一些外国人来到这里,外国人热情、好客、有礼、喜欢交朋友,如果遇到他们,我们要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进行交谈。这样既可以从中学习英语,又能借此了解西方人的语言文化,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我们的胆量。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此外,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的隐形教学,对学生进行“授之于鱼”,即直接将读音教给学生让其自行拼读,待学生的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将音标“授之于渔”,让学生自己找感觉去拼,拼错了不直接告诉学生是错的,而是鼓励学生再拼。其次,多对学生渗透中西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更重要地是引导他们“会学”。  〓〓一、利用科学规律,提高单词教学效果  〓〓利用拼读规律和联想记忆单词,利用派生词、兼类词、合成词、同类词、缩略词等归纳、总结词汇。利用拼读规律教单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的科学记忆和联想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例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文本的互动对话过程。  一、生本对话,激发灵感  语文阅读课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学生要读书。正如张田若教授所言“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阶段要强调朗读和诵读,通过读出声音来与文本对话,如果能做到感情朗读,那是与文本有较高层次的对话了。如
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电子
“交通信息系统”是随着智能运输系统发展而开设的课程。它是一门面向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主要讲授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中应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分析了课程特点和学生基
全息理论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观照世界的理论, 它存在于自然界、社会、思维范围内,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事实上,不管是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本身,还是德育素材,抑或是德育的大环境,都具有全息特征,因而将全息理论用于指导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工作, 对于该学科教学现状的改善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将有利于我们以高效的整体观和发展观进行全方位的品德教学深入研究。  一、全息理论与小学品德学科教学  1.全息理论
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设计实现了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直流电机数字实时控制系统,为数字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提供了教学实验平台。硬件驱动程序作为Simulink的一个模块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课堂,就要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感兴趣的元素入手。  一、用新奇的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  使用多媒体播放蚊子吸血的视频。视频代替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视频更有趣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学生一下子被这个视频吸引了,很专注地看蚊子吸血的过程,目睹蚊子的小小口器插入人的皮肤的过程。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蚊子的口器很容易插入人的皮肤,这是因为蚊子口器的力很大的缘故对吗?学生
在信息时代,计算思维是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就是像一个计算科学家一样思维。在计算思维学习过程中,一个人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的概念。使用“计算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编程”那是因为更多的是计算机科学而不是计算机编程。计算思维概念最初是在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领域中兴起的,是为了阐述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从事计算机专业研发有无必然关系。计算思维努力想表明其普适性,即计算思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