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2202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就中小学生来说,积极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热爱学习,精力充沛,上进心强;对生活热爱,自尊自重,有强烈的责任心等等。相反,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如缺乏自信、悲观厌世、抑郁、焦虑、失眠、逃避、恐惧、烦躁和过多的内疚自责等。说明已经出现困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对学习对他人的严重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交织在一起,成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种现象的产生,总是有其原因。学困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从何而来?分析起来,其来源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为外在因素,一为个人因素。
  一、外在因素
  1、来自社会的困扰。
  日益进步的社会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如社会竞争力的增强,从某一角度看,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出现人对人的信任度在降低。同时,对人的 焦虑度在不断上升。这反映在学困生身上更是明显。他们总是觉得有人在不怀好意地注意自己,特别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果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心里就会感到紧张。他们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发现人家在背后议论他,他会感到讨厌。他们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了对方 ,就不想再干了。又如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枪杀、盗窃、拐骗、桥塌、火灾、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恐惧感。他们经常感到后面有人跟着自己。有些学困生害怕很多东西:害怕到高的地方去;害怕听到打雷声;害怕乘车穿过隧道或路过高桥;害怕黑暗,喜欢整夜开着灯睡觉。他们还常常做恶梦。
  2、来自学校的压力。
  (1)学业的压力。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学习上,他们无疑是一群落伍之雁。但是他们也有自尊,也怕难为情,也希望自己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于是,在学习上出现了种种焦虑情形。他们比别人更担心学习,在学习成绩不好时总是提心吊胆。他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之前,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甚至有人在夜里睡觉时,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2)考试的负担。在学校里,学困生最害怕的就是考试。他们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他们总是放心不下。他们也经常做考试考坏了的梦。在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心里总感到不快,担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同学间的竞争。长期的在学习上不如同学,使得学困生造成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自责。除了学习,他们在打排球、篮球、踢足球、拔河、广播操等体育比赛输了时,心里也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他们在参加集体比赛失败时,总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大家受到责备时,他们会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过错。和同学吵架以后,他们总是认为是自己的错。在别人笑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碰到为难的事情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难以应付。他们有时也后悔,那件事自己不做就好了。
  3、来自家庭的影响。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的家长能为孩子创设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更多促进孩子成长的因素。好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家长自己忙生意、忙工作、忙着赚钱,平时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游戏、娱乐,当然也就更少深入了解子女的内心活动。他们认为赚钱是他们的义务,至于其他就要看孩子自己的了。也有些家长文化不高却很能赚钱,他们认为有知识不一定会有钱,有钱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知识。于是,他们并不怎么重视知识,孩子能认些字也就差不多了。还有一部分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整日吵着要离婚,今天你出门,明天我不回家,这星期跟着妈妈过,下星期就跟着爸爸走。不安定的生活,没有温暖的日子,又怎么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呢?长期的压抑、单调、苦闷的家庭生活使这帮学习上自叹不如的学困生又在生活中形成了严重的不利于发展的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他们在同学笑时,也不会大笑。和大家在一起时,也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有时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又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平时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很害怕去人很多的地方。有时他们一个人在家时,又感到特别的孤独。经常会突然想哭,又想突然大声喊叫。他们有时也想过自己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甚至有学困生出现过“自己还是死了好”的念头。
  二、个人因素
  1、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
  由于遗传的因素和各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理解、性格等都因人而异,这也是造成学困生上述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
  2、学困生的自我概念差。
  影响自我概念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其一,自我评价的高低。学困生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自我肯定不足,也有一部分人的自我全靠别人来肯定,他的喜怒哀乐受制于别人对他的赞赏或贬损。许多学困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人家怎么做,他也跟着怎么做。他们往往不敢追求本身能够实现的生活目标,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其二,自我接受的程度。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现实,特别是对自身的缺陷能够宽容。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应该对自身的缺陷以及无法改变的生理特征(如相貌、身材、嗓音等)持宽容的态度。而部分学困生由于自己的懒散,不求上进,导致别人对他的疏远时,不加思索地认为是自己以上无法改变的缺点给自己抹了黑。于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这样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常常有挫折感,最后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其他文献
【摘 要】只有正确认识新课改,在剖析各种不良教学现象中,走出课改误区,探索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误区 对策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储备创新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修订讨论稿)》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发展,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的指导纲要指引下不断探索、尝试着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国际竞争与合作日益紧密,科技与人才竞争不断升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着,社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沉重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间渗入了儿童的领域,给儿童的身心健康蒙上了一层阴影。儿童的心灵是稚嫩的,脆弱的,承受能力也远不及成人。小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已不能不引起重视。  一、来自于家庭的压力  在造成儿童心理压力的诸因素中,家庭的影响是相当原始,相当大的。  1、期望
【摘 要】数学的学科特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选用相应的方法,包括课堂管理优化的策略和师生互动的提问机制,这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效率,作为教师,应明确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等,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并在有限的时间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意义 高效 开放 由低到高 要求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
一、人类学的学科特点    人类学与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拘泥于学科的视野,不受本学科的局限。能够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广阔的文化视野,结合多方面的现实与背景。站在分析、理解、关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摒弃单纯的学术领域的纠缠,把教育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首先,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人类学不是对教育现象作孤立的静态的分析,
【摘要】本文破析了小学英语教师中存在的读写课认识偏差现象,针对“Top- Down”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明确了教师在读写课中应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结合课堂实例论述了自上而下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读写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并提出了有效开展读写课应关注的几组关系。  【关键词】“Top- Down”教学模式 读写课 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课型根据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课、对话课和
摘要:听力理解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主动加工言语信息的过程。在接受这些语音符号时,言语接受者的大脑进行了复杂的解码处理,才理解了言语发出者的意图,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本文就是基于语境理论和语境与话与理解的关系来探讨语境对提高听力能力的启示。  关键词:语境 听力教学 英语听力    一、语境的发展与构成  从现代国外语境研究看,把语言环境这一概念加以扩展指出: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
【摘 要】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语文教学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学科之间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谈谈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渗透问题。实践证明:语文学习离不开历史,历史知识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 历史 学科 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变被动接受和
摘要:高考作文审题有技巧可言的,那就是牢记题目显性要求、理解题目关键词语、咀嚼文字背后信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等。  关键词:高考 作文审题 初探    要想做到切合题意,审题是关键。审题是弄清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寻找命题人给我们规定的表达范围;所以审题是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立意、构思,没有审题,一切都无从谈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语)。审题也是这样,要拨开浮云,见青山。拿着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点。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实验,不但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兴趣; 实验;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东西都需要改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