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形式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in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形式探究》从三方面阐述了设置课外作业形式对减轻学生负担,广开学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一、设置“趣味性”作业,在趣味性练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了学而不厌的目的。二、设置“阅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开发了学生智力,并培养了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也促进了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三、设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来发现解题的突破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关键词】课外作业形式;趣味性;阅读性;实践性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得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
  一、新课程背景下数学作业的特点
  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具体说来,数学课外作业有以下特点:
  生活性:“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数学课作业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综合性: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作业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
  趣味性: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挖掘,更能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二、我的教学尝试
  (一)趣味性作业——低年级画“数学画”
  孩子是天生的画家。利用這一点让刚从幼儿园入学的孩子从绘画开始走进数学,通俗的讲就是让孩子画“数学画。”如学生在学习了认识5后,我让学生回家去画一画有5的数字画,学生交上来的画画当中,五朵花、五只鸡、五座房子、我的一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不一而足。这种方法在孩子的天性和数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觉得数学知识是可表征的,是生活中的数学。
  (二)阅读性作业——中年级读“数学故事”
  兴趣要从感性走向理性,光靠外部的刺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课外的阅读中让孩子感受到数学自身的美,更要体验到攻克数学问题的那种难以言状的美滋滋。《小学生数学报》我每期必看,并将适合中年级学生的内容作个记号,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如学生在读完“一刀两断”这个故事后,在做类似锯木头的题目时,把这一形象的记忆用他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记忆方式,而这种记忆更有利于保存,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更容易被提取。
  (三)实践性的作业——高年级写“数学日记”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是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具体材料。翻开新课程标准理念,各版本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练习设计上都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征。教师可以对这类习题加以利用或改编,以便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的学习过程。如《运动场上的数学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怎样算出问题的结果的?把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写成数学日记。这样,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我的教学反思
  (一)长时作业:创设宽松的探究环境
  多次课外作业我是用长时作业的形式将课堂内的学习活动延伸到了课外。从初次布置探究任务到最后完成数学作文,前后约用时一个星期,其中还有一个双休日。期间,我还组织了小规模的检查和评价,允许学生汲取其他同学的成果,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这次探究活动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学生作文内容也越发丰富。从而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的兴趣。
  (二)教师参与: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总会遇到问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给予指导。例如,用三角尺画角,开始学生想的,只是将两个角的度数相加得到较大的角。我就和学生商量:“我如果想用三角尺画一个15度的角,该怎样画呢?”学生视野再次得到拓宽。
  (三)数学作文:呈现探究成果的方式
  如何让学生将探究的成果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呢?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采用了“数学日记”、“数学作文”、“数学小报”的形式。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书写数学作文,在“写作”的同时,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完整的或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体验发展为科学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探究的结果,有助于学生将教材上的数学通过书写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使学生的情感和能力都有所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加强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能有效寻找最佳培养途径,促进幼儿在智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成长,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的良好的基础和前提。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主要是从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策略进行深入化探析,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llb、CD54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HSP患儿及20例正常小儿
目的利用两种指标(波幅差异比率,潜伏期差异)比较分析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数据参数,确定两者判断儿童单眼视功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寻找一种可靠、有效的发现儿童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观念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模式的提出,使护理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它要求护士除了给予病人更多的帮助之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与日俱增,对通信线路维护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缆线路的维护主要是电缆气压维护,从气压监测数据中发现电缆故障时,应到现场查找漏气点.
介绍了相序自动控制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情况。
DSK-2000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采用连续信息与点式信息相结合的信息传输方式,实现一次模式曲线控制列车运行。本文介绍了一次模式曲线控车方式和LSK-2000型列控系统构成。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库尔特-JT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称Coulter-JT)对200例正常老年人(61-80岁)与200例正常成年人(30-50岁)进行静脉抗凝血血小板
目的了解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营养健康相关情况,为作好孕妇的营养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作产前检查的242名孕妇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用SSPS软件包进行百分率、方差、
【摘 要】人本主义的探究教学理论要求教学以探究为主,为此,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思考,参与到课堂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思考来完成教学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自主探究;情境;合作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得到张扬和升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