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骨滑移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3年5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5~62岁,平均39.5岁,病程为5~32个月,平均17.2个月。其中肱骨2例,股骨2例,胫骨11例。骨缺损范围3.2~12.9 cm,平均7.6 cm。采用病灶骨段切除、Ilizarov技术骨段延长结合清创、灌洗引流、开放换药及VSD技术等治疗。观察外固定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患肢延长长度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按Paley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并应用Spearman秩检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随访6~28个月,平均16.4个月。15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患肢延长长度平均为7.6 cm。外固定时间6.2~12.5个月,平均7.4个月。平均外固定指数为36.8 d/cm(25.2~75.6 d/cm);骨搬运速度为15.7 d/cm(12.3~23.8 d/cm)。根据Paley治疗感染性骨不连改良评分标准评定功能结果:优13例,良2例,优秀率达86.7%。延长长度与骨愈合、功能恢复等级均呈负相关(P<0.05);外固定时间与功能恢复呈负相关(P<0.05)。[结论]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关键在于解决感染、皮肤软组织缺损和骨缺损、骨不连问题,而Ilizarov骨滑移技术不仅可安全有效控制感染、修复软组织及骨缺损,而且利用时间因素在三维空间逐渐牵拉刺激组织生长及塑形,纠正畸形,避免多次手术,且临床疗效优良,治疗过程较为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全文重点阐述了在国家现在施行的建设管理制度和移民管理体制监管下,水利水电工程中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时经常发生的问题。移民监理工作时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和研
<正>众所周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历来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消元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但是学生在解方程组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困惑,困惑于如何消元,先消哪一元.尤其对
为了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新课标背景下,对于小学美术绘画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通过美术绘画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内心世界会得到有效的陶冶,
注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将要注重乡村年轻教师的培养,注重培养乡村骨干教师,注重抓好继续教育;注重建设长效帮扶机制,确保乡村教师队
利用3-溴甲基-2,2’-二甲氧基亚甲氧基-1,1’-联萘和四硫富瓦烯四硫盐反应合成新的联萘基四硫富瓦烯衍生物,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发现其荧光能够可逆地增强和减弱,因此它是一个新
目的:建立络石藤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以评价络石藤药材的质量。方法:利用HPLC-VWD方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4批络石藤样品。色谱条件为: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
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成为广大地理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针对加强新课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合成了两个手性方酰胺基醇,与TiCl4(THF)2-Zn形成了手性配合物,并用来催化芳醛的不对称[口片]呐醇偶联反应,反应取得很高的化学产率和较高的光学收率,同时考察了芳醛结构和共还原剂
合成了10个2-取代苯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衍生物.并经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 NMR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
<正>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长期的追求目标之一。自2006年秋季浙江省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开始,我便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书为基础探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下面就此谈一